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9章 亡羊补牢犹未晚矣 (第2/3页)
“实不相瞒,我等并无打算”,方幽几乎是涨红着脸,才说出这句话。 记录的文吏却也不恼,他说道:“嗯,你们是短暂停留,还是打算常驻?” 方幽饶有兴致:“短驻如何,常驻又有什么说法?” 文吏很有耐心,嘴里道:“如果只是短驻,过了明日午时,这粥场便不再欢迎你们了,你们需要自谋生路”。 方幽急切地问道:“常驻呢?” “若是常驻的话,只要用心干活,保管缺不了你们的吃食!” “啊,还有这等好事,常驻,常驻!”孰优孰劣一目了然,方幽生怕对方反悔,急忙应诺下来。 “那好,如果是常驻的话,你们须得遵从号令” “那是自然!” “嗯,如果你们愿意,从今日起便听从国功曹指挥,他会告诉你们怎么做”。 国功曹也就是国渊,他对芝麻绿豆大的官职不以为意,只要能够帮到百姓,便是一介白丁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此番,听到文吏吩咐,方幽连连颌首,道:“愿意,愿意,只要能给一口吃食,让大家伙儿活下去,便是为都尉做牛做马也愿意!” 国渊吁了口气,道:“老丈不必如此,李都尉也不会让你们做牛做马,这城外天寒地冻的,要想熬过冬季,大家伙儿须得建所容身的房子”。 方幽松了口气,道:“这是题中之义,国功曹还有什么吩咐,不妨一并说出来”。 “其他的事情还等把房子建出来之后再说吧” “喏!” 有了方家村的乡民作为榜样,后续的流民很快就学会了排队取粥,期间,曾有青皮肆意妄为,试图抢夺他人的米粥,被东莱军卒发现之后,‘抽’刀斩杀于现场reads;。 喷出老远的血液告诉所有人,李贤手中也有刀枪,谁若是忤逆了他,很有可能横尸当场。 当然了,对于青皮的死去,乡民们非但没有任何同情之意,反而觉得军卒杀的大快人心。 流民辗转迁徙期间,青皮们仗着有一把子气力,很是夺了不少米粟。 如今,恶人自有恶人磨,军卒一刀斩了青皮之后,反而赢得不少乡民的好感。 强取豪夺的青皮死有余辜,不过,他们的死去也使得百姓们意识到,万事须得小心,不然的话,谁也不知道会不会被斩杀当场。 国渊知道杀‘鸡’儆猴有时候会过犹不及,他见众人神情有异,嘴里便说道:“大家伙儿放心,只要你们遵从号令,绝不会有人动你们一根汗‘毛’,这一点我在此保证!” 乡民将信将疑。 为了增加可信度,国渊只得扯起李贤的虎皮,道:“李贤李都尉已经让我全权负责流民安置事宜,你们只要卖力干活,其他时候尽管把心放到肚子里去”。 “喏!” 说罢,国渊便掏出军牌,道:“这是都尉给我令牌,有了它,军卒也得卖我几分颜面”。 短暂的接触下来,国渊的处事风格让人大为感动。 看得出,国渊是真的为民着想,愿意为流民做实事的人物。 听闻国渊便是流民的主事者,众人都是大喜过望,他们纷纷表示愿意听从国渊的号令。 没了后顾之忧,乡民们干起活来更加卖力。 在流民齐心合力的劳作下,一棵棵树木从山中运了出来。 简单的加工处理过后,流民们用木材建起了房舍。 人多力量大,没多久,一排房舍就有了大致的轮廓reads;。 间或有流民加入其中,刚开始,国渊一个人还可以照应的过来。 等到后来人丁增多之后,连管宁加入其中都有些忙不过来。 期间,对于兢兢业业、吃苦耐劳的乡民,国渊都使人记了下来,而针对偷‘jianian’耍滑之辈,第一次口头警告,第二次就驱逐出去了。 在这寒冬腊月的日子里,净身出户,等于被判了死刑、 在李贤的经营下,剧县已经成为流民的大本营,这里有着严格的人丁管理制度。 一旦发现外来者,村堡内的流民便会示警。 若是走投无路的寻常百姓也就罢了,乡民怜其可怜,说不定会给些吃食,可对于被驱逐出来的货‘色’,没有人会在意他们的死活。 剧县临近乐安国、兖州的地方有着大片的荒地,这一次,李贤打算用他们来屯田。 冬耕的季节已经过去了,不过这并不妨碍流民们翻垦土地。 今年把土地翻起来冻着,来年种上庄稼之后多数都能有个好收成。 建立起足够的房舍之后,国渊便带着流民开垦荒地,挖掘沟渠。 李贤建造的大水车国渊已经见识过了,在这偏离河流较远的地方,水车的重要‘性’毋容置疑。 在国渊看来,李贤想出的这以工代赈的方式很是妥当,即解决了流民空闲劳动力的问题,又不至于荒废了土地。 半个月的时间过去,国渊麾下已经有流民六千人,按照村落,国渊将其分成六个屯,每屯一千人,设屯长一人。 往日里,屯长便负责流民的日常管理工作。 六个民屯对外号称流民营,营房建造在距离剧县县城三十里开外的地方。 往北便是开垦出来的大片土地。 流民营外的高杆上,几个血淋淋的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