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9章 亡羊补牢犹未晚矣 (第1/3页)
c_t;兖州的流民一路上受尽了白眼,天寒地冻,体弱多病者都已经冻毙在道路两侧,即便是侥幸存活的那些由于缺衣少粮的缘故也奄奄一息。【】[棉花糖更新快,网站页面清爽,广告少,,最喜欢这种网站了,一定要好评],最新章节访问:.。 如果不是心中存有希望,苟延残喘的流民们早就迈不动脚步了。 临近剧县边界的时候,流民们听到一阵铜锣声响起。 “铛铛铛” “都尉大人在十里开外设了粥场,诸位父老乡亲可以自取之” “铛铛铛” “都尉有令,今日粥汤不收一文钱” “铛铛铛” “都尉有令,入我剧县须得遵我号令,不从者,杀无赦” …… 嗓‘门’奇大的军卒守在各个路口,将李贤草草制定的各项规定念了出来。 听闻可以喝到免费的米粥,流民们俱是大喜过望,至于后面的几个杀字,仓促间并没有人往心里记。 一路行来,各地的官府豪族对他们畏之如虎,从来没有人给过他们好脸‘色’,而对于李贤,百姓们都是道听途说,从未谋面。 不少人甚至绝望起来,若是李都尉在剧县不肯赈济流民的话,那又该如何是好? 堪堪临济边界的时候,兖州百姓甚至有一种未知的恐惧感,到了剧县,等待大家的会是什么? 第一‘波’抵达剧县的流民有四百人,他们离开兖州的时候,村内满打满算有七百人,可一路行来,却折损了大半乡民reads;。 当初,是族内的族长一力促成了举村迁徙的举措,沿途间伤亡了那么多的族人,如果李贤对他们见死不救,方姓族长已经决定要自戮谢罪了。 好在李贤李都尉有着一颗“仁义”之心,竟然真的愿意赈济流民。 香喷喷的粥汤就在几百步开外,方家村的乡民们甚至闻到了浓郁的米香。 “咕噜噜”,饿了许久的肚子急剧地叫唤起来。 乡民们快速迈动脚步,就要扑向粥场。 谁曾想,半道上突然涌出一队军卒,他们手持利刃,嘴里道:“兖州的父老乡亲听好了,若想领取粥汤,须得遵守秩序,不可‘乱’了次序”。 乡民们你看看我,我望望你,都不明白这伙军卒是什么意思。 这时候,方姓族长踱了出来:“敢问差爷,何为秩序?小民饿了一路,若是有失礼之处,还请勿怪”。 为首的一名军校对着方姓族长微微颌首,道:“你是主事的?” “小民是这几百口方家村民的族长” “嗯,这秩序嘛,就是排队取粥的意思,都尉定下这规定,是为了让每个人都能领到粥吃,不必担心青皮无赖!” 方幽连连颌首,道:“都尉思虑周全,小民明白了”。 说罢,方幽便说道:“让‘妇’孺上前领粥,壮年劳力其后”。 有了吃食,流民便有了存活下去的希望,尚未见到之前,方幽在族人中受到了不少非议,可此番,李贤愿意设下粥场赈济流民,这就说明方幽定下的迁徙之策是行之有效的。 方幽在族中的地位重新得到了巩固。 族长发话,村中的‘妇’孺便迟疑地往前行进,其后,成年壮丁虽然面带菜‘色’,却也无人反驳。 两侧的东莱军卒看到这一幕之后很是欣慰,到了这时候,方幽依旧能够约束族人,这说明他自身有不小的威望,见了米粥之后,能够克制**,让身体虚弱,最需要吃食的‘妇’孺先行,这又说明对方有着一颗“秉公”之心,这样的人物,为首军校暗暗地记在了心中reads;。 之前,李贤已经吩咐过,如果有青皮无赖滋事生非,不遵号令,可当场击杀! 一众军卒已经磨刀霍霍,没曾想,遇到的第一‘波’流民竟然颇守规矩。 几百步的距离不知道行了多久,一名身材瘦削的‘女’子踱到煮粥的大锅之前。txt小说下载 一名军卒盛了一碗厚实的米粥,递给了‘女’子,嘴里道:“慢些喝,都尉吩咐过,大人可以喝两碗,车轮一下的孩子一碗”。 捧着热腾腾的粥水,‘女’子眼泪滴落到碗中,她千恩万谢,当时捧着米粥便行到了一旁。 有了第一个,后面的百姓很快就按照顺序领到了各自的粥汤。 一旁,都尉府的文吏记下了吃粥的人物数量,等到众人全部吃完过后,他敲了一击铜锣,道:“谁是主事的,过来一趟”。 方幽刚刚把米粥吞下肚子,他抹净嘴角,一路小跑着来到文吏跟前,“不知大人有何吩咐?” “你族中有男丁两百八十一人,‘女’丁一百三十二人,其中,孩童八十人,老者十三人,对否?” 族人的数量方幽早已经铭记于心,闻言之后,他连连颌首,道:“不错,正是如此”。 “嗯,不知道你们有何打算?” 作何打算?方幽被问的愣神。 是呀,原本在迁徙的路上,所有人都把剧县当成了终点站。 可现在,到了剧县,李都尉也肯仗施援手,可乡民们却不可能一直白吃白喝的。 就算李都尉家大业大,也撑不住这种吃法呀reads;。 可是,乡民们又能做什么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