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_第268章 流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8章 流民 (第1/3页)

    c_t;初平四年冬月,曹‘cao’麾下地盘不增不减,依旧只有下鄄、东阿、范三座城池。【】,最新章节访问:.。

    不过,曹仁、曹休率领兵马回转之后,曹军实力有所增强。

    自打上一次败给吕布之后,曹‘cao’一直约束麾下,严禁各部出城挑衅。

    吕布麾下虽然已经没了并州铁骑,可数千骑军组成的兵马依旧不容小觑。

    反观曹军这边,原本曹‘cao’寄予厚望的虎豹骑折损严重,仅存数百骑。

    要知道,两千名虎豹骑是曹‘cao’战力最强的机动兵力,他们随着曹‘cao’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谁曾想,竟然败在了李贤之手。

    据说,李贤麾下也有了千余骑卒。

    先有击溃于禁之仇,后有击杀夏侯渊之恨,近来竟又把虎豹骑杀的折损大半。

    这李贤到底有何能耐?

    曹‘cao’对李贤的恨意直追吕布,已经超过了刘备、陶谦,成为曹‘cao’心中‘欲’除之而后快的人物。

    曹军龟速不出,大半个兖州便彻底落入吕布麾下。

    期间,吕布曾引领兵马强行攻打下鄄,却因为城高池深,粮秣不多的缘故退回了濮阳城。

    原本濮阳城堆积的粮秣足够大军所用了,只是吕布一直在穷兵黩武,强拉壮丁,这造成军卒数量膨胀过快,进而加剧了粮秣的消耗。

    陈宫为此劝说吕布,要让百姓休养生息,不可压榨过度。

    哪曾想,初掌大权的吕布得意忘形,嘴里道:“公台先生多虑了,不过是些泥‘腿’子百姓罢了,他们敢做什么?眼下曹‘cao’才是当前大敌,只要灭了曹‘cao’,我自然会对百姓好些”reads;。

    陈宫为之语塞,他明白,吕布表面上对其言听计从,可实际上却刚愎自用,一旦决定了的事情,绝不会轻易改变。

    吕布以为陈宫被自己说服了,当下喜道:“公台莫忧,明年开‘春’之季便是曹‘cao’人头落地之时,那时候,兖州、青州皆入我手,让百姓休养生息、轻徭薄赋,还不就是我一句话的事情吗?”

    陈宫表情淡然,嘴里道:“既然如此,那我在此预祝将军旗开得胜,大败曹‘cao’”。

    吕布大笑,轻易击败曹‘cao’之后,他觉得所谓的青州兵也不过如此,连带着,他对曹‘cao’都多了些小觑的心思。

    狡兔死,走狗烹。

    之前,吕布惶惶若丧家之犬的时候,如果不是陈宫鼓动三寸不烂之舌,蹿啜张邈迎接吕布为主,吕布说不定还在四处流‘浪’。

    那时候,吕布对陈宫奉若神明,绝无违背。

    可一旦站稳脚跟之后,吕布骨子里的狼‘性’就暴‘露’出来。

    三姓家奴的恶名不是百姓杜撰出来的,而是却有其事。

    尚未击败曹‘cao’之前,吕布还觉得陈宫有大用处,所以他依旧保持必要的恭谨,等到击败曹‘cao’之后,吕布顿时生出一股“不需要陈宫我也能赢”的想法。

    世上最可恨的事情莫过于过河拆桥,恩将仇报,眼下,曹‘cao’还没死,吕布就觉得陈宫有些可有可无了。

    陈宫何等的聪慧?吕布还没有把疏远的想法实施起来,他就有所察觉了。

    敬而远之!

    反正陈宫利用吕布已经成功将曹****了回来,虽然没能达成目的,依旧被曹‘cao’屠了徐州两城,可短时间之内,曹军已经没有机会再举刀屠戮了。

    其实陈宫与曹‘cao’之间并没有‘私’怨,陈宫之所以反叛曹‘cao’,就因为他反对曹‘cao’屠城的举措reads;。

    选吕布做主公,并不是因为吕布多强,而是因为吕布名头最为响亮。

    若是换成刘备,说不定大耳刘可以做的更好。

    不过,陈宫却不想将这诺大一分基业便宜了刘备,他生平最讨厌虚伪之人。

    偏偏刘备就是这样的人,陈宫哪里肯对其假以颜‘色’?

    吕布在兖州横征暴敛,百姓苦不堪言。[看本书最新章节请到棉花糖.]

    秋黄不接的年月,百姓手中仅有些过冬的粮秣。

    可为了完成上级摊派的定额任务,吕布麾下的军将便登‘门’入户,强抢粮秣,他们才不会在乎百姓的死活,只要能够完成大将军的任务,不曾短缺了他们自己的‘rou’食,便是饿死些百姓又有什么?

    参与强征粮秣事宜的军卒都是客军,他们跟随吕布出征,为的就是大口吃‘rou’、大口喝酒。

    眼下,有了奉旨劫掠的旨意,众人自然不想放过。

    刚开始,百姓们躲闪不及,只能倒霉认栽,可渐渐的,吕布的恶名传扬开来。

    兖州的百姓要么躲入曹军治下,要么开始往外地逃窜。

    相对于其他地方,前往北海国的流民数量最多。

    众所周知,北海国一直有收敛流民的先例,之前黄巾‘乱’青州的时候,就是北海国开仓放粮,这才救下了流离失所的数万百姓。

    兖州的乡民被吕布再三‘逼’迫,颇有些走投无路的感觉。

    此时,不知道是谁将李贤的名头抬了出来,乡民们便全部奔着剧县而来。

    第一批流民出现的时候,驻守在剧县的东莱军便把情况报于李贤知晓。

    李贤不敢怠慢,急忙召唤众人议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