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月弥补残阳憾_第二十三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 (第1/2页)

    如果说,古星城内和距离古星城不到五十公里的地方,一下子从表面上看变得安静祥和了许多,是罗泽谦带来的一部分改变。

    在其它地方,随着时间的推移,罗泽谦造成的影响变得越来越明显。

    1942年4月下旬,日本南方军第56师团攻占东南亚某国境内距离华夏滇省边境不远、一个名字叫la(第四声)戍的地方。

    随后,日本南方军第56师团分成两路,一路继续朝华夏滇省边境的方向进攻,另一路则迂回包抄华夏远征军主力的后路,试图切断华夏远征军返回国内最为便利的道路。

    如果按照现实世界的历史进程,华夏远征军主力不得不分成五路进行大撤退,特别是在翻越一个名字叫野人山的地方时,付出了损失好几万精锐官兵的惨重代价。

    但是在这个世界,由于罗泽谦通过新四军某师向山城方面提交了关于东南亚某国的详细资料,另外还有几条应对措施,使得华夏远征军的主力有很多被保存了下来。

    其中,华夏远征军第5军军部、新编第22师和新编第96师,在最高统帅部再三通过电报发来的命令催促下,硬着头皮朝刚刚被日军占领不久的密zhi(第一声)那发起了进攻。

    当时,占领密zhi(第一声)那这个地方的日军只有三千余人,哪怕是在当地人的支持下也没能挡住华夏远征军第5军新编第22师和新编第96师的全力进攻,被赶了出来。

    随后,华夏远征军第5军军部、新编第22师和新编第96师利用英军遗留在密zhi(第一声)那城内的大量物资,在“飞虎”航空队主力的配合下,硬是坚守到了雨季来临。

    华夏远征军第5军军部、新编第22师和新编第96师成功守住位于东南亚某国北部境内的密zhi(第一声)那这个地方,让华夏远征军的第一次出国作战没有以失败而告终。

    这样做直接导致的结果之一,是当时华夏对外的空中人员和物资运输通道,不需要冒险利用危险重重的“驼峰”这条航线,运输能力也是现实世界同一时期的两倍以上。

    而在滇省西部,因为山城方面一个姓胡的军官提前数年崭露头角,导致局面与现实世界同一时期相比也好了很多。

    这位姓胡的军官率领他的一个团兵力,先是奉命紧急赶到滇省西部靠近边界的地方,利用那里的地形和临时构筑起来的工事,挡住了日本南方军第56师团先头部队的进攻势头,为最高统帅部进行兵力调整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随后,他们又在“飞虎”航空队(一部)的配合下,牢牢守住了位于滇省西部、一个名字叫松山的战略要地,为大约两年后华夏远征军主力收复滇省西部这个作战行动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

    同样在这一年当中,华北、华东和华中地区的侵华日军主力调集重兵,针对各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发起了规模空前的“扫荡”和“清乡”行动。

    由于罗泽谦提前送出去的那些“礼物”,使得这个世界的各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在面对日寇“扫荡”和“清乡”的时候,手里多了一些相应的反制措施。

    其中:主力部队负责突围出去将敌人的后方搅乱,迫使敌人提前结束“扫荡”和“清乡”行动;留守根据地的地方武装则利用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和破袭战等战术,打击来犯之敌。

    尤其是华中地区的新四军某师根据地,所取得的战果更是令人瞩目。

    在1942年上半年,华中地区的侵华日军主力首先品尝到了这几种战术的威力。

    在日寇对猪婆山的一个村庄发起进攻的时候,奉命留守的独立支队利用已经建成的地道战体系,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就让进攻的日寇付出了死伤超过一个半小队大约九十人的代价。

    而日寇在进攻其它地方的村庄时,虽然付出的损失没有那么大,但是平均下来,每个村庄还是需要付出死伤超过半个小队大约三十人的代价。

    放在以前,日寇攻下一个村庄要是付出超过一个分队大约13人的伤亡代价,负责在前线指挥的日寇军官是绝对要品尝他们上司“赠送”的耳光。

    到了现在,如果攻下一个村庄要是付出的伤亡代价没有超过一个小队大约54人,负责在前线指挥的日寇军官就不用担心被他们上司追究责任。

    当然,这些伤亡数字里面,那些跟随日寇一起发起进攻的伪军官兵,则被交战双方很有默契的给忽略掉了。

    新四军某师主力部队在跳出敌人包围圈以后,往常很难对付的敌人据点,已经无法再给他们困扰。

    因此,华中地区的侵华日军占领区几乎成为了新四军某师主力部队的自家后花园,想走就走,想留就留。

    华中地区的侵华日军虽然实力比较雄厚,但是在换了一种打法的新四军某师面前,仍然感到兵力严重不足。

    这些所导致的后果,很快就显露出来了。

    1943年,华中地区的侵华日军主力先后发起了鄂西会战和常德会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