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月弥补残阳憾_第二十三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 (第2/2页)


    军统古星站的大部分人员配合新四军某师的地方武装和游击队,发起了针对华中地区侵华日军主力后勤补给线的伏击、破坏行动。

    新四军某师主力则趁着华中地区的侵华日军主力大量被调往前线,在敌人的后方到处折腾。

    这直接导致日寇不得不非常仓促的结束了这两场会战,将前线的主力部队大量抽调回来,用来稳住后方的局势。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这个世界的鄂西会战和常德会战,与现实世界相比都有所区别。

    其中,这个世界的鄂西会战,让日寇没有足够的兵力和时间再对一个名字叫石牌的地方发起进攻,石牌保卫战也就没有爆发。

    而这个世界的常德会战,常德没有一度被日寇占领,那位奉命坚守常德的华夏军队第74军第51师姓余的师长,也没有因为在最后关头突围而被撤职查办。

    1944年,华中地区的侵华日军主力再次先后发起了长衡会战和桂柳会战。

    日寇兵力严重不足的后果表现得更加明显。

    在这个世界,日寇攻陷衡阳花了大约54天的时间,攻陷桂林花了超过一个月的时间,所付出人员伤亡和武器弹药损失的代价,跟现实世界相比足足增加了将近一倍。

    衡阳保卫战期间,军统古星站的大部分人员再次配合新四军某师的地方武装和游击队,发起了针对华中地区侵华日军主力后勤补给线的伏击、破坏行动。

    衡阳保卫战能够多持续七天,这些人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桂林保卫战之所以打了这么久,仍然跟山城方面一个提前数年崭露头角、姓胡的军官有关。

    在日寇第6方面军刚刚攻下全州的时候,这位姓胡的军官奉命带领他的部下——刚刚扩编的一个轻型步兵师,乘坐飞机抵达桂林,与这里的桂军地方部队进行合作,共同守卫这座美丽的城市。

    这位姓胡的军官,不愧是在现实世界1947年莱阳攻城战当中让PLA(这个军队的英文缩写)吃了大亏的那位防御专家。

    同样,这位姓胡的军官也让这个世界的桂林城,变成了让日寇第6方面军吃了大亏的“伤心之地”。

    按照参与了这场会战的日军指挥官事后给他们大本营提交的报告,上面写着:此战当中,我军(指侵华日军第6方面军)总共阵亡1万3千9百余人,伤1万9千1百余人,失踪300余人。在阵亡人员里面,有1位旅团长级别的少将、9位大佐级别的联队长、31位中佐级别的大队长、近100位中队长和小队长------

    而守卫桂林这座城市的华夏军队,总共战死一万三千余人,伤病与战死者大致相等。

    桂林保卫战,为山城方面调集兵力增援柳州赢得了宝贵时间。

    攻占了桂林之后,元气大伤的日寇第6方面军,根本就没有力量再向此时重兵云集的柳州城发起进攻,再加上后方又一次被新四军某师主力部队给搅乱,被迫分批撤回。

    而华南地区的日寇,在没有得到日寇第6方面军配合的条件下,同样没有能力单独向柳州城发起进攻,只能进行就地防守。

    值得一提的是,在桂林即将陷落的时候,这位姓胡的军官带着不到300人的兵力突围了出来。

    日寇第6方面军绝大部分兵力撤走之后还不到一个星期,又是这位姓胡的军官亲自带着不到300人的手下,配合其他华夏军队收复了桂林这座在当时几乎变成了一片废墟的城市。

    只不过回到山城以后,这位姓胡的军官因为“指挥不力”,遭到撤职查办,甚至还坐了好几年的冷板凳,最后留下来成为PLA(这个军队的英文缩写)最高军事学校当中一位非常有名气的教员。

    柳州没有失守,桂林失而复得,使得华夏第七战区和第九战区与国统区大后方的陆地通道并没有被切断,这为后来的“赣江大捷”奠定了重要基础。

    1945年,华中地区的侵华日军主力发起了湘西会战和深度参与了赣江追击战。

    在这个世界,日寇发起湘西会战之后不久,新四军某师主力部队就从根据地出发,一路攻城略地,兵锋直指古星城。

    为了保住古星这个位于华中地区的最大城市,日寇不得不冒险从前线抽调主力部队。

    结果在回防的途中,大量日寇遭到华、美联合空军战机的轰炸扫射,付出了死伤数万人的代价。

    最后经过统计,日寇仅阵亡人数就超过了两万,伤病和失踪人数加起来更是突破了四万。

    而在同一年七、八月份进行的赣江追击战当中,参与这场战役的日寇四个师团更是像落水狗一样,被装备精良的华夏军队痛揍一顿,仅死亡人数就超过了一万六千人。

    当然,参与这场战役的华夏军队,也付出了伤亡两万余人的代价。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个世界的赣江追击战,为这场历时十四年的抗日战争划上了一个看起来还算圆满的句号。

    1945年8月15日,日本方面宣布无条件投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