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2/2页)
报处人员跟共同参与行动的新四军某师地方武装或者游击队人员,都对所缴获的物资进行瓜分。 日寇使用的武器,除了迫击炮和掷弹筒以外,都归共同参与行动的新四军某师地方武装或者游击队所有。 像迫击炮、掷弹筒、伪军使用的武器以及那些生活物资,则按照事先约定好的分配方案来实行。 看到情报处和行动队大口吃rou,军统古星站的其它处、队、组都忍不住了。 反正有罗泽谦白纸黑字写的命令,军统总部怪罪下来也是这位罗大站长在前面顶着,这种手快能够吃到rou、手慢连汤都喝不着的机会,还不赶紧抓住。 于是,华中一带的大部分侵华日军占领区顿时硝烟四起,负责警备工作的侵华日军相关机构,几乎每天晚上都能接到告急或者求援的电话。 有些据点是当天被攻克,有些据点是当天没有被攻克但负责救援的日寇和伪军却损失惨重。 按照汪伪政保局某个高级官员的话来讲:一个星期有七天,他们(指军统古星站和新四军某师地方武装以及游击队)星期一星期二拔除据点,星期三星期四打冷枪放冷炮,星期五星期六破坏铁路和公路,剩下的那个星期天就算是给我们放假了。 至于在古星城内,罗泽谦“掌控”下的军统古星站,倒是老老实实的贯彻“润物细无声”这个准则,以搜集情报为主,极少开展袭击或者破坏一类的行动。 倒是在汪伪政保局的内部,军统古星站秘密组建起了一个“政保组”。 这个所谓的军统古星站政保组,组长是杜矶,副组长是康范二,组员大多数是上次军统古星区出事以后被捕投降的军统人员。 在这些人的努力下,之前被李邦藩(柳叶一郎)秘密策反并且返回了军统古星站的内jianian,身份全部暴露了出来。 这些内jianian的身份分别是:军统古星站郊外组的组长陈则民、副组长董正、成员苏思明;军统古星站情报处的成员艾贵海、程青山、廖振宇;军统古星站行动队的成员萧少清。 而原先一些遭到怀疑的人,比如说军统古星站行动队的成员乔智延,则被完全洗清了嫌疑。 按照“公鸡”之前的说法,每个内jianian在被放出来之前,必须枪杀两个被捕的军统人员,而且还要拍照留念作为要挟的把柄。 换句话来讲,那二十一个名义上已经被汪伪政保局释放了的军统人员,除了这七个被李邦藩(柳叶一郎)给策反的内jianian,其余十四个人已经变成了这七个内jianian的投名状、遭到了枪杀。 其中,陈则民在活人潭会议刚刚结束的时候,就找机会向罗泽谦坦诚了自己曾经被汪伪政保局逮捕过以及被迫枪杀了两个同僚的这段经历。 对于陈则民,罗泽谦是用好话安抚了一番,然后亲自将对方送走。 除了这些以外,罗泽谦没有再采取其它的措施,就当这件事情没有发生过一样。 毕竟在古昌县城的时候,罗泽谦已经说过“以前的事情不再追究”这句话,陈则民也通过亲手枪杀了一个受伤的日寇来表明决心。 更何况,除了陈则民以外,其他六个人直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坦诚他们曾经被汪伪政保局逮捕过以及被迫枪杀了两个同僚的这段经历。 无论是出于不能出尔反尔,还是想树立起一个榜样来,都让罗泽谦必须做出不再追究陈则民的决定。 找出李邦藩(柳叶一郎)安插在军统古星站内部的jianian细,只是军统古星站政保组所取得的成绩之一。 在瓦解汪伪政保局人员的意志方面,他们做的同样可圈可点,让汪伪政保局内部出现了不少平时只求混日子、得过且过的人。 这样做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汪伪政保局在后来的搜集情报、逮捕抗战人员行动上面,很少取得成绩。 为此,李邦藩(柳叶一郎)进行了好几次整顿,试图将这种风气扭转过来,但结果无一例外都收效甚微,最后只能放弃。 于是乎,军统古星站与汪伪政保局的关系,就从原来的不死不休变成了现在的不尴不尬,甚至开始有了一点默契。 到后来,李邦藩(柳叶一郎)也就彻底看来了。 只要军统古星站的人不在古星城内或者距离古星城不到五十公里的范围内搞破坏,李邦藩(柳叶一郎)最多就是将所获得的情报通报给古星日军宪兵本队的特高课,其余的事情他就不再去管。 引用朱慕云的话来讲:“如果军统古星站的人出现在古星城内,我们应该立刻抓起来进行拷问。但是如果他们在别的地方闹事,与咱们有何干系?难不成他们袭击石头城,咱们还得派人去石头城帮忙?” 好罢,李邦藩(柳叶一郎)承认朱慕云说的这番话,有那么一点道理,但更多是为了尽量不去惹麻烦找借口。 毕竟这些麻烦暂时还不是(汪伪)政保局的,他们没有要过早的揽在自己身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