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4 大雨至,人心各不同 (第3/4页)
伏秋莲从箱子里寻出从镇上扯的上好棉布,翻过来掂过去的看,边看还边比划着,这布,是要先从哪里下剪刀呢? “姑娘您在那比划什么呢?”刘mama洗好碗回来,就看到伏秋莲拎了块棉布就在那里翻来复去的打量,才说了话,猛的脸色一变,扑过去,伸手抢过她手里的剪刀,“我的小姑奶奶,您这是做甚?” “mama,我还要问你呢,你这么激动做什么?那可是剪刀,小心伤了你。”她不过是想拿着剪刀在棉布上试试,从哪里开始剪才好,看刘mama刚才那样,好像她做了什么天大的事。 “我的小祖宗,您还问老奴,老奴还艳情着问您这是做什么呢,好好的您拿什么剪刀啊。”说着话刘mama便自责起来,“都怪老奴,之前缝那个小被子时没把剪刀给收起来——” “停,mama,你收剪刀做什么?” “您这会子有身子,不能用剪刀啊。用了这个,会不吉的。”刘mama跺脚,又是心疼又是生气,心头伏秋芝打小没了亲妈,不然,怎么会不知道这些规矩?可又恼自己,平日里什么都想到了,好好的竟把这么一桩给忘了。 站在屋子门口,双手合十,对着天空很是念了一番阿弥陀佛,菩萨保佑之类的话,又朝着地下狠狠的啐了好几口,方一脸忧色的转过头,“姑娘,您日后可不能再这样吓mama了,mama刚才魂都要被吓没了。” “……” 半响,她瞅着刘mama的脸色,小心的问,“要是动了剪刀,会怎样?” “孩子会出事的。这可是剪刀啊,可不得了,会惊了娃娃的魂儿——” “……”伏秋莲觉得很好笑,这孩子出不出生,生男还是生女,能由得了一次剪刀就能做主的?可看着刘mama到现在还是一脸后怕的样子,尽管心里不以为意,可她便也点点头,“mama您放心吧,日后我记下了。不动就是。” “我的好姑娘,这才是正理儿。” 伏秋莲抿唇一笑,拉着刘mama说起了别的事儿——她可没蠢到和这整个社会来对抗。 下午咪了会觉,不知不觉的便到了傍晚。伏秋莲起身下了床,刘mama正在一旁分检着丝线,看到伏秋莲醒过来忙笑着起身,“姑娘醒了?老奴扶您。” “mama若是累便歇歇,不过是些个肚兜之类,还有两个月时间呢,不急的。”伏秋莲笑着看向刘mama,“小孩子家家的,也用不着多少的衣裳,长的很快的,咱们慢慢来就好。” “姑娘您就别cao心这些了,您啊,只管着好吃好喝的,然后,把自己养的白白胖胖,给老奴生个胖乎乎的小主子出来就好。” “嗯,那就托刘mama的吉言了。” 伏秋莲和刘mama两人说这些话的时侯,都忘了有一个词叫做一语成箴,她们两个只想着伏秋莲肚子里的孩子要到八月份左右才出生,可却还忘了有一种情况,叫做是——早产。 这会主仆两人都没什么心理准备,一心在屋子里说笑,眼看着外头黑下来,刘mama帮着伏秋莲撑好灯,又给她端了碗水,“姑娘有什么吩咐就喊一声,老奴去煮饭。” “好啊,mama你去吧。” 伏秋莲知道现在不是逞强的时侯,让她大着个肚子去煮饭?周氏可以,钱氏也能做,或者,换成这个时侯的哪一个女人都可以。 可她却是万万做不来的。所以,这一会,她不知道有多感谢老天爷。让她一穿过来就给了她一个好父亲,好哥哥。 晚饭煮好,主仆两人坐在屋子里撑了灯,边说话边等着连清回家,只是,没一会外头便响起大房二女儿连霞的声音,“三婶,三婶在吗?” “在呢,霞子是吧,有什么事吗?”对于大房,对于周氏这个人,伏秋莲是说不上什么好感,但太恶的印象也没有,如今听到连霞的声音,毕竟是个孩子,她便笑着起了身,看到了站在门口的连霞,“霞子有事?” “三婶,我爹娘和叔他们说,今晚要通宵把三婶家的麦子收了,娘让我回来拿饭,又怕三婶你不知道,所以,便让我过来和三婶说一声。” “怎么好好的赶起了通宵?”伏秋莲有些诧异,这白天还没说呢,怎么好好的要晚上连轴转了?霞子一笑露出两个小酒窝,“三婶,爹他们都说明天怕是会有雨,所以便急着把你们家的麦子收起来,明个儿早上还要赶着去把我家和二叔家的压出来呢。” “成,我知道了。谢谢你啊霞子。” 连霞有些腼腆的笑了笑,又略带几分紧张的道,“三婶,我这就要去田里送饭,要不,我帮您把三叔的也捎去?” “那,会不会太重了?”又是瓮又是碗的,这孩子才十岁,能拿得了多少东西?连霞抿唇一笑,“三婶您小看我,我可是能扛着三十斤的东西走到镇上去呢。” “……” 伏秋莲没出声,旁边刘mama倒是开了口,“那就有劳你了,叫连霞是吧,老婆子这就去给你拿去啊。真是个好孩子。”她可不像伏秋莲,心里想这想那的,刘mama唯一的想法是,要是不让连霞把饭菜给连清带走,那姑娘准打发她送。
白天也就罢了,可这乌漆抹黑的。 她老婆子一个,倒是不怕走夜路的。 可让她把自家姑娘一人丢家里她不放心。 让连清饿一顿的话姑娘怕是会心疼。 连霞肯开这个口,可是再好不过。 把篮子放好,交到连霞手里,刘mama想了想回头把个火折子递到连霞手里,“今个儿晚上黑,去田里的路不是好走,路上小心些,拿着这个好走点。” “谢谢mama。谢谢三婶,我走了啊。”连霞笑着招招手,扭头出了院子,伏秋莲隐隐的听到外头有别一个女孩子说话的声音,知道是有连玉和她一块走,便多少放下了心。 其实也是她想多了,以着前世走夜路的经验来想如今,她现在身处的可是古代,若说夜不闭户,路不拾遗那是夸张了些,但最起码的,在三里屯村子附近方圆几十里的地界内,晚上劫道,寻花贼之类,的确是还没出现过。 而且农家的孩子早当家,胆肥儿,走个一刻钟左右的夜路对于连霞姐妹来言,那真的不算什么的。 “mama,白天不是晴的好好的,今晚会有雨吗,田里那些人怎么会知晓的?”又不是前世,有天气预报之类,那些人怎的这么相信? “老奴也不知道,不过老奴倒是听说过,说是有些有经验的老农啊,能看天气知晓明个儿的天气呢,姑娘您可别不信,有些人啊,下不下雨什么的说的可准了。” 再准,还能准得过天气预报? 不过伏秋莲聪明的没出声,只是笑着点点头,“这倒是挺有意思的,若是碰到这样的人,倒是可以好好的请教请教。” “也没什么的,不过是经验多罢了。”刘mama的话让伏秋莲一笑,这话说的,可不是字字说在了正理上? 晚上连清果然是没回来的。 因为心里有那么个念头,所以,伏秋莲便是连晚饭都用的少了些,刘mama劝了两回,便也由得她,待得伏秋莲歇下,刘mama看了看外头的天,想了想,合衣躺在了外屋的小床上。 半夜。咣当一声。震耳欲聋的雷声一道接着一道的劈下来,刘mama几乎是跳下床,赤了脚跑到伏秋莲的炕前头,籍着屋子一角的昏暗油灯,以及隔着窗子劈进来的一道又一道的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