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二章 重炮时代 七 (第1/2页)
以下是:为你提供的小说正文,敬请欣赏!“嘭!-” 一千多米外,几块青砖磊起的目标应声而倒,良久,轰隆声犹在山谷中回响。 这是在山中营地的shè击场,周晓峰带着几位客人过来试枪,巴雷特M82A1的威力,让大家目瞪口呆。 “好枪!” “好枪法!” “威力惊人,真是军国利器啊。” “咦?这枪,怎么没有什么硝烟?” “......” 众人各有看法,落在内行眼中,枪与炮在许多方面是互通的,枪管、机构、发shè药.....以至弹形。 “这就是当年周家先祖召集工匠研制出来的重型步枪,只可惜,因为秘密工坊遭遇意外,许多工艺失传了。” 当初打捞出来的武器现在都已经被周博等人按照周晓峰的安排抹掉了印记,他也不怕别人拆穿。 “吾历代先辈以复兴我中华为己任,本王继承先人遗志,力图光复,望诸位大力助我,让先人技艺重现于世间!” “有如此神器,何虑满清不能推翻,中华不能光复?臣愿倾尽全力,摸索出此种火药制造之法,为楚军所用。” “好,徐先生有如此志气,本王定当大力支持,如新火药能得制成,孤何吝名爵赏赐?” 三为本国学者中年纪最小的徐寿现年不过三十余岁,正是年富力强有所成就的年纪,加之对于化学工业的兴趣,他第一个发现了这款枪特别之处,那就是发shè药威力巨大,但产生的硝烟却不明显,这绝对是一种新式火药。 徐寿也是江苏人,出生在无锡市乡下一个地主家庭。但他五岁丧父,靠母亲抚养长大chéngrén。在他刚成年时,母亲又去世。幼年失父、家境清贫的生活使他养成了吃苦耐劳、诚实朴素的品质,正如乡人称赞的那样:“赋xìng狷朴,耐勤苦,室仅蔽风雨,悠然野外,辄怡怡自乐,徒行数十里,无倦sè。” 在其青少年时,徐寿学过经史,研究过诸子百家,常常表达出自己的一些独到见解,因而受到许多人的称赞。然而他参加童生考时却没有成功。经过反思,他感到学习八股文实在没有什么用处,毅然放弃了通过科举做官的打算。此后,便开始涉猎天文、历法、算学等书籍,准备学习点科学技术为国为民效劳。 这种志向促使他努力学习近代科学知识,涉及面很广,凡几何、重学、矿产、医学、化学的书籍,他都有所涉猎,近年更是专钻化学,通过洋人传播的资料,他也算是自学成才,掌握了许多化学知识。 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现在可不就是施展一所学的大好机会嘛? “多谢武王下,若能为楚军强盛献上一份力,臣心愿已足,恢复前人技术,乃我辈责任,实不敢当高爵厚赐。” 周晓峰心下连连赞许,不计较名利,这才是做学问的态度。 而这个时候,克虏伯与龚振麟、丁拱辰两人则靠近了摸索狙击枪的构造,那jīng密的制造工艺,如同藏家见到了稀世珍宝,浪子遇上了绝代美人,让他们不由得沉迷其中而无法自拔。 “真是太神奇了,原来我们对东方的认识,完完全全错了,要不是亲眼所见,如何能够相信,这样的武器竟然会是前人的作品。” 克虏伯向着周晓峰行了一个单膝跪礼,请求道: “国王下,无论如何,请您给我一个机会,让我参与到这支武器的制造工艺复制研究,无论您有什么要求,我都可以答应。” 在如此先进的武器面前,自己的那一铸钢技术已经失去了作为谈判筹码的优势,人家早就有了基础,只需要恢复以往的水准,不仅是新式步枪,就是应用与火炮也不是问题。 珠玉在前,自己讨价还价还有意义嘛? 面对一支如此神奇的火器,克虏伯先生已经沦陷了。 “太好了,欢迎你加入我的研究团队。” 本来,周晓峰还准备了许多糖衣炮弹,用来拉拢克虏伯。没想到,手段还没有用到,对方就被打败了。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果然是所言非虚,这不是,一款新武器,就挖来一位军工技术与企业管理能力都称卓越的全能人才。 东西合璧,双剑合一,必然能让他的枪炮工厂在最短的时间内生产出优良的武器。而且,在吃透了工艺之后,这座新厂将能以领先于时代的强大技术为楚军的崛起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 其实,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东西方在武器研究上差距还不是非常大,至少,还没有到完全无法跨越的地步。甚至,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如果不是指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