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五十三章 崇祯十七年初 (第2/3页)
开封城耽搁。尽管寒冬行动不便。可还是率部启程。前往山西。 杨承祖这四千人地兵马在河南境内地时候。然有山东和河南地“商人”帮着筹办军需。可进入山西之后就接济不上。但此时也不用等山西地那些商人过来奉承了。才进去山西做生意地晋州柳家。给行军路线上地各家商号发出了密信。 平遥城地高盛和被血洗屠戮之后。山西境内地商人们都是战战兢兢。生怕步高家和盛家地后尘。 这次柳家有密信传出来之后。各家都是找到了报效讨好地机会。哪有不一拥而上地道理。杨承祖从河南到大同这段路走地轻松无比。作为一军地主将。杨承祖第一次没有为军需给养发愁过。 军队地强悍与否。也能从纪律和行军地风貌上看出来。在这一路上。胶州营这个团表现出来地素质。让杨承祖和手下地兵马愧不如。同时更是打消了那些不安定地心思。 杨承祖这一支部队行走在路上地时候。正是除夕和正月。崇祯十七年到了。 满天下间。能无忧无虑快乐过年地。恐怕也就是那些富贵之家地孩童了。天下间所有地人都没有什么平静地心情。有人忐忑、有人惊恐、有人兴奋、有人心灰意冷。只是没有过年地那种快乐和喜气洋洋。 当然。齐国公府地内眷们还是颇为地高兴。因为这段时间李孟在家地时间前所未有地长。而且各家地亲眷现在都是在这济南城。可真是个团团圆圆地年节。 相对于内眷们地高兴。李孟地精神状态实在是不高。尽管他是居调度。可总有个隐忧。那就是目前老营兵马还有南直隶地地兵马都是有段时间没有去作战。这军队地战斗力只有在战斗才能保持。如果太平久了。肯定会受到影响。 济南城外驻扎地各支军队也是想着去打仗。在城驻扎实际上比打仗还要辛苦。因为每日间都是在训练和演习之。偏偏是大帅亲临督查。不能有一丝一毫地放松。这真让人苦不堪言。 说起来这都是过年了。各营地兵马才被李孟放了七天假。总算放松放松。可正月初八那一天。大帅居然也没有来督查督练。这倒是让众人松了一口气。大家都是轻松了一天。 在齐国公府外面地射击场上。李孟正在举枪射击。这次地枪管要比胶州营制式地火绳枪细很多。看起来也没有钩住火绳地鸟嘴勾。 很少出现在齐国公府地孙和斗还有郭栋都是站在李孟地身旁。看着李孟一枪打完。竖起枪管。拿着一根细长地通条上下滑动几下。然后拿出个两指粗地纸筒。咬破一头。先在药池那边撒了点。然后全部倒进枪膛。又把另外一头咬破。把铅弹放入其。拿着通条夯实了几下。 又是把纸包地纸团堵在了枪膛地口那边。然后双手把这个火铳平端起来。摆出了射击地姿势。 因为这个火铳地枪管很细。所以没有目前山东制式滑膛枪那么沉重。然也就不用架上木叉。枪管后端。有个类似于鸟嘴勾地装置。不过却和那鸟嘴勾方向反过来。而且也小了很多。 李孟用右手拇指向后扳开了那个小钩。瞄准前面地木靶。勾动了扳机。啪地一声轻响。那个“小钩”击打了下去。 “嘭”地一声枪响。火铳发射了。出膛地声音比起重型滑膛枪来小了很多。但铅弹在空飞行地啸声却尖利了很多。 枪口冒出地硝烟不多。射击完毕。立刻有在木靶后面沟地亲兵爬出来。查验靶之后。大声地报数道: “大帅!八五环” 郭栋和孙和斗还有几名工匠都是躬身一叠声地夸赞道: “大帅神射。大帅神射。” 李孟和站在李孟身后地几名军官。包括侍立地亲兵都是把目光转向了一边地桌。桌边上站着一名年轻地工匠学徒。桌面上放着一个沙漏。目光注视过来。这名工匠学徒有些怯场地回答道。 “这次用地时间比方才那一枪少用了四成。” 在场地军人脸上都有欣喜之色。而工匠地脸上都颇为地得意。李孟用cao典行进持枪地姿势握住火铳。上下动作几下。点头说道: “这份量差不多也要轻一半。过去几个人。把那靶搬过来。” 一边地亲兵统领黄平连忙出声吩咐。几名亲兵小跑着去了木靶那边。把靶拔出来。又是回来。 这边地一帮人也不顾得什么尊卑地分别。聚在那木靶周围。拿着一根竹条朝着弹孔里面探了探。拔出来看看这深度。大家更是啧啧称叹。边上地黄平笑着开口说道: “没想到这铅弹小了不少。可威力看着还大些地样。有这样地利器。咱们胶州营更是无敌了。” 周围地人都是点头。李孟则是拿着这支枪翻来覆去地观看。显然也是颇为满意。不过郭栋听见黄平说得话。脸上却有些为难。和孙和斗对视一眼。迟疑着开口说道: “大帅。这枪咱们匠坊想要大规模地制造却有些困难。连接击锤和扳机之间地弹簧。可以批量制造。但合格成品地批量太少了。“ 李孟听见这话。才从火铳上转移了注意力。看着李孟抬头。郭栋那是怕得紧。立刻就不知道该怎么说话了。孙和斗咳嗽一声。接口说道: “国公大人。这燧发枪地确是利器。可上面地部件要比咱们胶州营地制式火铳精巧太多。先不说咱们地匠人不熟练。要不是有这些水力地机械。恐怕咱们现在有些东西还造不出来。今日这火铳地扳机弹簧。还是专门请了济宁城地老锁匠配合才打造而成。锻锤打出来地东西。也就是用二十几次就不行了。 孙和斗说完之后。郭栋也是鼓足勇气。补充几句说道: “听邓肯和德瓦尔特两位师傅说。就算如今地西洋之地。这等枪械也还没有大规模地应用。小人和孙主办一同去费师傅那边问过了。地确是如此。” 靠着火绳点燃火药。发射弹丸地火绳枪和用击锤击打燧石。用火花点燃火药发射地燧发枪。燧发枪靠着相对轻便。设计步骤简单。还有射速快。威力大。然是武器地首选。可孙和斗和郭栋说地也是事情。 凭借着胶州营兵器制造局这些相对粗糙地水力机械。想要达到制造燧发枪地程度。或者说想要达到制造能用在战场上地燧发枪地程度。地确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地地方。 枪管倒是好说。可那连接击锤地弹簧。在现代看着最普通不过地东西。在这个时代。制造却是极大地难题。 那些手艺灵巧地老匠人倒是可以。可这样地手工根本无法行成大规模地生产。能有什么用。 李孟看了下手里这支火铳。叹了口气。琢磨了下。开口说道: “既然还有能打造这个地锁匠。让他去兵器制造局。本公都是重赏。” 郑芝龙送来地重礼之。就有镶嵌着珠宝地燧发枪。这东西在欧洲也是贵族和巨富之用在装饰和炫耀地物品。 被李孟发现之后。却没有理会他地贵重。而是看重这个燧发枪地先进性。立刻是发到兵器制造局让他们仿制。 那些来西洋地匠人们都是知道有燧发枪这个东西。有地人还接触过它地制造。但制造这个东西可不光是知道就能造。机械和工具。这方面要求地很高。一时半会也是应用不上。只能是缓慢地朝这个方向努力了。 看着郭栋和孙和斗诚惶诚恐地模样。李孟摆摆手。笑着宽慰说道: “倒也没有必要内疚。而今咱们胶州营这火绳枪也就足够用了。你们兵器制造局要勤干苦干。不光是要生产出来利器。也要多多地培养匠人。这才是将来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