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开封 杨承祖 (第3/3页)
有输过一次。百战百胜。大明的军队到底是个什么货色。他心也是有数。去投降当年己的手下败将。他还真是拉不下这个脸面。 在确山一带。尽管消息闭塞。可杨承祖也知道如今开封城是在山东的庇护之下。并且城守武官正是当年的小袁营袁时。
这袁时当年可是被顺军追的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手下兵马只剩下了百余名的亲日间以为天下地英豪这等人物就要除名了。谁想到到了现在。小袁营袁时居然是山东兵马赫赫有名的一员大将。 涡水那边的战斗杨承祖也参加了。他可是看到山东兵马如何的强劲。那一战。流民大军可是倾尽全力。但却被山东兵马杀的大败。死伤将近十万。杨承祖心里也有数。如果山东想要扩大战果的话。完全有可能。 投降到这样的强军手。才不冤枉了己一身本领。打定了主意的杨承祖就开始一路向北。本来北面是郝摇旗的部队。不过杨承祖却用了很简单的手段脱身。地确很简单。杨承祖几乎是把己的金银积蓄送给了郝摇旗。 这可是一笔巨款。郝摇旗这个人从进入河南之后。就以贪财贪权著称。杨承祖这些兵马已经是不成气候。看着也不会对大顺造成什么伤害。能放就放了。 就因为这个小小的空隙。杨承祖率军趁夜突围。一路朝北赶来。过了郝摇旗这一关。尽管接下来还要绕开几支兵马的尾追堵截。可空间已经是颇为的宽阔。总算可以从容调度。 可在尉氏以南。杨承祖率领着手下的兵马和闯营的大股军队捉起了秘藏。这么大规模的兵马调动。又是消息流传不畅。在尉氏背面的开封境地。然是会认为顺军准备北上攻杨承祖这样地猛将都来投降我胶州营。可见山东的威名赫赫。但李仙风和袁时、贾大山。却有个共识。 那就是杨承祖这次到底会不会是诈降。一定要小心对待。不管是李成还是罗汝才。这等诈降的勾当不要做的太多。而且这杨承祖率领三千多名兵马前来。如果大顺兵马借机在后面跟着出来攻击呢。 因为开封城的巨大。所以山东特意为开封城防铸了许多大炮。这次都被袁时不管不顾的全部带了过来。 盘算着杨承祖一干人出现在朱仙镇南部的时间。袁时安排士兵和民夫修筑了一个简易的土城。说白了就是把营地加固下。把那些摆放在开封城头上地火炮一并安置在了这里。整个的营地居然有四十多门大口径的火炮。整个就好像是刺猬一样。这还不包括袁时手下五个团的十几门野战炮。 即便是这样袁时也是做了最坏的打算。如果真是闯军过来。袁时最起码要守住这个营地。并且拖住对方。等待其余几处的援军。至于战胜。那是不敢想的。 十一月二十八那天。杨承祖和他的兵马出现在袁时一干人等地视野。后面没有什么大股的追兵。只是这杨承祖一队人。 看到这股部队的时候。了一惊。谁也没有想到所为的第一骁勇大将居然是这番模样。看起来就好像是开封城刚刚开城的时候。各处来屯田田庄投奔的流民一般。罗汝才地手下名为流民部队可实际上待遇和不错。万万不至于这般的凄惨。 杨承祖和他身后的士卒都可以称得上是皮包骨头。手打着一面白旗。身上地衣甲都是凌乱破烂。丝毫没有什么勇将强兵的模样。 派出去的探马也已经是跟着杨承祖这支部队撤了回来。探马带回来的消息让袁时和李仙风总算是松了一口气。按照探马的回报。大顺的兵马追到尉氏县的时候。就不再向前。仅仅是在尉氏那边多留下一队留守的兵马。就仅此而克制。但袁时此时还不知道。凤阳府地山东兵马作出了西向的动作。以凤阳府和徐州的几个位置。或是入开封府南。或是逆流入湖广的东部。不管是那边的动向。闯营都不能轻松对待。然不会再在开封这边再生事端。 就在一年多以前。以小袁营袁时的身份地位。和杨承祖见面交谈还要谦恭客气。可时至今日。看着有如乞丐的杨承祖跪在己的面前。磕头求告。请求开恩招安收留。袁时还真是有些感慨。 山东对于招降。对不同的对待。对于满清地军队一般都是绝对不接受对方的投降。杀光为止。对于大明的军队则是遣散或是编成屯田户。变成己的农奴。对于流民兵马。则是要仔细甄选。看看能不能有合乎山东需要的兵源。 杨承祖这三千左右的残兵败将。看着凄惨。但仔细想想。却是从湖广到河南。一路苦战逃跑过来的兵马。百战余生。这可都是实实在在的老兵。有战争经验。又是在血火之打拼出来的。这样的兵马都是精兵种。肯定是要留下地。 这次在尉氏县生的实情。等于是雷声大雨点小。尽管开封周围全力动员戒备。可结果不过是接受了一支三千人的降军罢了。 这也是开封城这些官员士绅。甚至是袁时和贾大山等人对胶州营的威势估计不足。却想不到家的实力已经足够震慑敌人了。 当然。这也和闯王李成的策略有关。目前大明天下有四股势力。大明、大顺、大西和山东。 大顺和大西张献忠军名义上是盟友。而且张献忠目前和大顺没有什么实质上的冲突。大明和山东是大顺的敌人。两个敌人之。然要选择较弱的那个动手。而没有必要先触怒强敌。招惹麻烦。 李孟实际上判断的没有错。李成目前除却整合己规模的军事行动都已经是停止了下来。他也是在准备接下来的大战。 大明督师侯恂本来在开封北岸纠集了七万兵马。却仍然觉得不够。又是去往山陕之地搜刮边兵。朝廷对这支兵马寄予厚望。给了各种的好处和许诺。尽可能的把这支军队的补给和装备补齐。 目前朝廷还能拿得出的力量有四支。一是左良玉手的部队。二是高第和吴三桂手的部队。三是南京镇守太监卢德的部队。四就是这督师侯恂的部队。 左良玉的兵马骨干在朱仙镇一战已经是损失殆尽。现在这二十多万兵马都是乌合之众。见到顺军就要望风遁逃。完全不值得一提。高第和吴三桂的兵马要防御满清。卢德的兵马要守住江南腹心之地。都是动不得的。唯一能机动野战的兵马也就是这大明督师侯恂的部队了。 据说陕西总兵贺人龙。延绥总兵高杰、山西总兵许定国。榆林总兵白广恩。这些还算是能战的将领都会跟着督师侯恂出关。这算是大明在北五省仅剩的力量了。打败了这支部队。等于是陕西、湖广、河南几地都是连成一片。李成的力量会更大。在角逐天下的大局就越有把握。 李成的计划就是打败吃掉这大明最后的机动力量。让己和山东的力量对比取得优过。 看起来。李成的每一步都是为大顺对山东做准备。而山东李孟这边则是全无章法。还在朝鲜那边做起了章。如此展下去。可不是什么好事。 降将杨承祖率领三千多名兵马。被安排在牟县附近的屯田田庄之休整。但到了崇祯十年腊月初。开封城却有传闻。说是巡抚李仙风密奏朝廷。请朝廷先行招抚杨承祖。为己增添一股生力军。 这杨承祖的降兵要是在河南恐怕会被山东吞并。不如让忠心的大同总兵陈永福收留。就让这杨承祖和手下兵马去往山西大同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