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一十章 捷报所到 (第4/4页)
的时候反倒是少。 朝廷没有一丝一毫的军饷给山东兵马,可这山东兵马为何是不缺粮草,这些东西都是怎么运来的,那些两淮的豪商怎么一点也不顾全大局,这淮水和运河上大批的运货船只到底是怎么回事。 可骂归骂,一分力气也是用不上,南直隶军队正当面是敌军,背后是比敌军还像敌军地友军。想要派兵去阻拦运河上的运输船只那是千难万难。而且害怕自己这种举动,破坏了来之不易的安静局面。 南直隶的兵马可比在凤阳府南边这个区域的所有兵马都需要休养生息。 实际上。在凤阳府南部的淮杨军和青州军,他们目前的给养已经不是两淮盐商们共同的供养了,而只是扬州的方家一家在供养。 对于李孟急行军北上抗击鞑虏,两淮盐商自以为见惯了风浪,自以为看到了结局,本来还是在灵山商号地组织下,通过水路,把大军需要的各种物资输送过去,可这件事情一出,各个都是撂挑不干。 本来方家的二公已经是在家取得了继承人的地位,可被打发回去看守祖坟的方老大在族却又有人提出来大老爷也有他的优点和长处,这么被打发开革,未免有些不公平。这时候方老太爷,却体现出来了他风风雨雨领导两淮盐业这么多年的养出来的智慧。 所有人都等着他拿主意的时候,他老人家却“病”了,另一方面,却说目前主事地方家二公事情太多,未免有些忙不过来,特意地安排方家老三帮忙,自己贴身的老管家也是要参与进来。 能**支撑几万大军地军需,一来是两淮和兖州的屯田田庄还有那些仓库兵站的供给和运转,而来的确是需要富可敌国的方家补充,原来李孟率领大军在南直隶的时候,方家人人以为自己或许能称为次一等的吕不韦,怎么花钱也是愿意。 现在眼看这个山东兵马的事业如同昙花一现,这花钱的劲头立刻是弱了下来,就算是方家二少准备豁出去赌一次,方家老三和其他人也不愿意花钱给出去,在各项费用上层层的审查克扣。 灵山商行在两淮的负责人已经是急上了天,大军在前线,后勤补给稍微跟不上那就是大祸,事到临头,一切以保证军需为主。这名分号的掌柜把屯田田庄和几个盐场的地契都给拿出来了,作为抵押交给了方家。 这些田庄和盐场差不多是两淮地面上的金矿,的确是有足够的价值,有了这足够地担保,方家终于可以继续给大军输血了。 腊月十五那天消息到达了扬州,腊月十八那天消息到达了凤阳府寿州一带。当然只是通报的和胶州营相关的方面,南京城和南京镇守太监卢德这边反倒是不知道,腊月二十那天,革左五营对南直隶官兵,已经沉寂了快一个月的小规模攻击sao扰,又是重新开始。 在扬州盐商首领方老爷,在临近过年的时候,他的病终于是养好了,出来重新理事。对前段时间自己三儿和管家在府“胡作非为”地勾当进行了严厉的训斥,并且做出了一定的惩罚。 方老爷亲自去灵山商号那边和一个小小的分号掌柜赔罪道歉,而且还退还了所有放在方家的地契和凭证之类的东西。方家族那些为方老大说话的人,则都是被发回了老家的庄,去那边看守祖坟。 刚刚冷淡下来的两淮豪商们,又是满脸笑容地贴了过来,每一名豪商都是许下了大批的免费物资,都说是前面这段时间,因为年节将到,物资周转不灵,眼下已经没有这些难处了。可也耽误了大军的使用,这几批地物资就当作补偿吧。 在一个月之前,李孟率领大军来到南直隶的时候,这些配合胶州营运送物资的商人们已经是获得了李孟的笑容,尽管他们现在的主业是盐场,并且目前和胶州营的山东盐业有某种程度上的竞争。 但他们的收入实际上在这期间是有略微的上涨,因为胶州营通过自己地战斗已经是把除却鲁盐和淮盐之外的地方上小私盐都给彻底的赶出了市场,自从崇祯年间大乱以来,许多地方因为变乱。盐路断绝,导致行销天下的淮盐市场逐渐的萎缩,盐商们的总收入实际上一直在减少。 目前这些盐商之所以没有这种感受,只不过他们这些年来一直在吞并弱小的,靠着夺取他人的市场份额来补充自己因为各种原因减少的,这样地弱rou强食,自相残杀之下,存活下来的盐商,还感觉自己的份额和收入是不断的上涨。 而现在。胶州营差不多实现了南直隶、山东和北直隶大部分区域的安定。并且用强大的武力保证胶州营庇护下的商队和各项生意都能顺畅的进行。 按照这个趋势走下去,两淮盐商一年或者两年之后。就不用担心来自山东私盐的竞争,因为盐业这块蛋糕对于目前这些商人来说足够地大,而且胶州营还可以让他变得越来越大,大家发财。 这仅仅是盐业,这些获得了李孟笑容地商人们有资本有经商的经验,在胶州营将来地商业构思,他们也属于得利最大的那一阶层。 但在鞑虏入侵,李孟北上,人人避之不及的这种态度,现在和将来的所有红利,都将距离他们远去。 很多机会错过,就错过了。 李孟率领大军进入南直隶,接到急报紧急回转,随军的非战斗官员,特别不是胶州营系统的那几位,都是被留在了山阳城,也就是淮安府的府城。 淮安府虽然是江北之地,但毕竟也算是南直隶的一处,也是江南士,东林人的影响所在,这些士人对在漕运上收取厘金的李孟都是深恶痛绝,此次鞑虏大军南下,很多人不是为国忧心,反倒是幸灾乐祸,大有李孟多行不义必自毙的意思。 人都说爱屋及乌,众人厌恶李孟,连带着这身为东林名士却毫无风骨的山东巡抚一并厌恶上,颜继祖就是被留在山阳城的那批人之一,一时间成为淮安人的众矢之的。 腊月初一早晨,山东巡抚颜继祖的下人在宅院门口的墙上发现一块木牌,上面写着“代山东总兵李某巡抚山东及南直隶地方都察院副都御史”这后半部分没有问题,可前面的代,若是有提及,则都是“代天”,也就是代替天巡抚地方的意思。 而这挂牌的人则是写成了“代李孟”,这分明是讽刺颜继祖身为官名士,却甘愿做武夫李孟的奴仆,全无脸面体统。 看见了这个块牌的巡抚颜继祖,脸色铁青,闭门不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