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北海国内的暗流 (第3/3页)
有吗?”
“国相所言极是,那王、孙两家该怎么做?” “壁虎断臂求生的典故你应该明白” 管事吸了口冷气,知道孔融已经作出了选择。 倘若李贤真的发现了不妥,王、孙两家就是孔融‘交’出来的出气筒。 那时候,一旦李贤的怒火有了宣泄的出口,便不会再与孔融斤斤计较。 “小人明白” “明白就好,从今以后,没有我的命令,绝不可自作主张,违者,杀无赦” “喏!”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北海国内暗流涌动。 由于没有确切的证据,李贤一直不曾惊扰孔融。 可对于王、孙两家,早有东莱军卒搜集出了足够的证据,只要将其递‘交’出去,他们两家自然吃不了兜着走。 到底要不要这么做呢? 李贤稍稍有些犹豫,显然,王、孙两家背后还有大鱼,甚至可能就是孔融。 可是,没有确凿的证据之前,李贤不能有任何不利于孔融的举措,不然便会被千夫所指。 眼下,对付王、孙两家,须得用其他的由头。 罪名已经罗织妥当,李贤思虑再三之后,还是把他们‘交’给了孔融。 至于孔融如何惩处,那是他的事情。 李贤只要将自己的态度表明就可以了。 接到王、孙两家厚实的“罪证”之后,孔融当即立断,第一时间便派人查封了两家的产业,擒住了他们一家老小。 不过,由于两家犯的并不是什么谋逆大罪,所以罪不至死,顶多是折损些银钱罢了。 如此处置,虽然令李贤不甚满意,可他却也知道,这已经是目前最好的选择了。 经过这件事情,李贤与孔融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巨大的裂痕,双方对彼此的信赖再也不复从前。 与此同时,都昌城不再调拨粮秣了。 没有粮秣补充,用不了多久,剧县的流民便会无粮可食,到时候,连东莱军卒都会饿肚子。 断绝粮秣补给,这是孔融对李贤的制裁,他希望李贤能够低下头,再向他宣誓效忠。 往日里,李贤对孔融是何等的恭敬? 在孔融看来,让李贤低头应该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只可惜,事态的发展完全出乎了孔融的意料。 接连三日,李贤都没有半点服软的迹象,这让孔融有些心慌意‘乱’。 李贤想要做什么?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李贤认为自己对孔融已经仁至义尽了,既然对方要断他粮路,那他便证明给天下人看看,不是他李贤离不开孔融,而是孔融离不开李贤! 断绝粮道? 李贤第一时间派人与吕布接触,商议盔甲换粮秣的事情。 吕布闻听之后大喜,北海国的盔甲之坚利已经颇为有名。 如果能够借机‘交’好李贤,他日,双方人马合击曹军那岂不是最简单不过的事情吗? 对于兖州流民逃入北海国治下的情形,吕布并不恼怒,百姓逃了也好,反正粮秣都被他搜刮了出来,只要军卒不曾缺粮,谁去管那些泥‘腿’子的死活? 说起来,吕布虽然占据兖州大部,可麾下兵马在面对曹‘cao’的时候,依旧不占据数量优势。 之前陈宫曾经提议,让吕布与李贤结盟,那时候吕布觉得曹‘cao’不堪一击,所以拒绝了陈宫的提议。 可冷静下来之后,吕布明白,曹‘cao’虽然坐守困城,可麾下实力强劲,如果没有得力帮手相援,仅凭他手中的那数万人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曹‘cao’怎么样的。 曹‘cao’一日不死,吕布兖州之主的地位就不安稳。 因而,此番听闻李贤甲衣换粮秣的事情之后,他第一时间拍板定案,“没问题,告诉你家都尉,只要是我吕奉先有的,他可自取之!” 使者笑道:“将军如此豪爽,我家都尉知道了一定会颇为感动”。 吕布又笑道:“我打算开‘春’与曹‘cao’决战,到时候,如果你家都尉有暇,可以前来观战”。 使者眨了眨眼睛,应道:“好,我会一并报与都尉知晓”。 “嗯,你且自去” “喏!” 使者离开之后,侯成说道:“主公,李贤不过是孔融帐下的一条狗罢了,你有必要对他如此吗?” 吕布翻了个白眼,道:“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眼下正是李贤最困顿的时候,如果我仗施援手,他日我有需要,李贤怎会坐视不管?” “可孔融才是北海国相呀” “东莱军两万兵马,孔融有多少军力?” 侯成一滞,道:“我明白了,主公是想讲李贤收入囊下?” “哈哈,没错!我吕奉先哪里不如孔融了?只要李贤归顺,不费一兵一卒,北海国便可入我囊中,此乃一箭双雕也!” 侯成讪笑道:“主公大才,吾所不能及也!” 吕布笑骂道:“你瞧瞧高顺,再看看张辽,别他娘的整日里就知道睡‘女’人,开‘春’我与曹‘cao’开战,还指望你们上阵厮杀了,若是一个个都被酒‘色’掏空了身子,看我怎么收拾你们!” “末将明白,主公宽心便是了” “滚吧” “喏!”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