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0章 北海国内的暗流 (第2/3页)
出了这档子事情,远远不是藏着掖着就能完全解决的。 贼人入了国相府,无论孔融是否知晓,李贤处置起来都不敢有丝毫大意。 名义上,孔融毕竟是北海国相,更是提拔李贤的恩主。 吕布吕奉先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倘若李贤无故噬主反弑,只会留下一身恶名。 董卓是何等的穷凶极恶?他嚣张跋扈,肆意妄为,吕布杀死董卓,按理说应该赢取一片赞誉才对。 可事实如何?世人都会指责吕布三姓家奴、心狠手辣,绝不会有人说他大义灭亲。 古代,有时候人情就是大于法理的reads;。 无论董卓如何不得民心,身为董卓养子的吕布都不能动他一根汗‘毛’,这就是三纲五常最基本的涵义。 换句话说,董卓可以死在任何人手中,可偏偏不能由吕布杀死他! 同样的道理放在李贤与孔融之间也颇为恰当。 没过多久,徐庶便踱入厅房。 李贤将事情的经过大概说与徐庶知晓,须臾,嘴里道:“元直先生怎么看?” 徐庶吸了一口冷气,道:“这件事情有两种可能,其一,贼人所做的事情国相是知晓的,他就是谋后主使,其二贼人只是与国相府的某些人有了勾连,孔国相被‘蒙’在鼓里,一无所知”。 李贤深以为然,“如果国相知晓,元直以为我该如何?” “我只有几个字送给都尉” “喔?什么字?” “静观其变” 李贤吁了口气,道:“我明白先生的意思了,以不变应万变方为正理儿”。 徐庶微微颌首,道:“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都尉为民除害,从未做过错事,谁若是想对你除之而后快,那便一定会‘露’出马脚,遭到报应的”。 其实如果按照李贤的盘算,这时候就应该把事情闹大,闹的越大越好是,谁他娘的不给李贤活路,李贤也不打算给别人生路! 以其人之道还施彼身! 可理智告诉李贤,徐庶的主意才是当下最恰当的选择。 之前,为了麻痹贼人,李贤遇袭之后并没有闹出太大的动静。 这样以来,只要李贤佯作不知,敌人便不会狗急跳墙。 行刺李贤的事情,孔融确实被瞒在骨子里reads;。 此番,贼首遁逃之后,第一时间便入了国相府,找到了府中管事:“我麾下千余兄弟都被李贤杀了个干净,让孔融出来,我要让他为我报仇!” 管事皱着眉头,道:“我不是早就跟你说过吗?对付李贤,一定要有十成的把握才可动手,一击不中过后须得远遁千里,你们可好,竟然一直徘徊在城外,不肯离去,难道真以为李贤是纸糊的不成?” 贼首勃然大怒,他目‘露’凶光,道:“你他娘的别啰嗦了,让你把孔融找到这里来,你照做就是了,忒地废话!” “你,你这贼子,既然知道这里是国相府却还敢如此猖狂,真不知道谁给了你的胆子” “哈哈,当然是孔融孔国相了,如果不是他,我怎么敢对李贤动手?” “你,你的事情国相并不知晓,一切都是我自作主张!” “哈哈,好笑的很,如果孔融再不出现,放心,我会把你当作投名状‘交’给李贤,你说到时候,他是相信我呢,还是相信你?” 管事涨红着脸,半晌不曾吭声。 “还不快去?”贼首一再催促,“你若是再不把孔融唤来,我可就去投李贤了”。 孔府管事无奈,只得就范。 不知道过了多久,孔融‘阴’沉着脸,道:“你要找我?” “不错,李贤小儿杀我兄弟,还请国相为我报仇!” “无缘无故,李贤怎么会杀你兄弟?” “前些时日,我受人所托,要在都昌城外设伏,对付李贤,谁曾想,不知怎的,消息走漏,李贤完好无损,他使人带着大军入山围剿噢噢噢噢,我麾下部众躲闪不及,伤亡惨重” “这与我何干?” “国相说笑了,如果不是你,刘氏、王氏绝不敢与李贤为敌” “血口喷人,李贤是我麾下大将,我为何要与他为敌?” “孔国相,你到底愿不愿意应允?” “绝无可能” “好!既然如此,希望你不好后悔” 说罢,贼首疾行数步,就要上前擒下孔融。 孔融脸‘色’大变,他疾呼道:“有刺客!” “哗哗哗”,甲衣摩擦声中,不知道多少名军卒涌了出来。 贼首一击不中,当即赤红了脸,道:“孔融小儿,今日暂且放你一条生路,他日我必会让你后悔!” 孔融‘阴’沉着脸,道:“莫走了刺客!” 一个逃,一个追,没过多久,孔融身边便只有寥寥数人。 “国相恕罪,是小人识人不明,险些坏了国相的大事”,孔府管事叩伏在地。 “起来吧,你也是为我着想,我又怎么会怪你?” “国相!” “我估‘摸’着李贤这时候可能已经查明真相,知道贼首躲入我府中了” “那该如何是好?先下手为强,宰了李贤?” “你有十成的把握吗?” 管事一滞,道:“没有”。 “那就不要再丢人现眼了,我堂堂一国国相,难道连这点容忍之量都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