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7章 辽东来客 (第3/3页)
iv id='gc2' class='gcontent2'> “无妨” 一行人又往东行了百里,却是到了海边。 浓郁的海风从远方扑面而来,马原环首四顾,颇为不解:“这里是海边呀,都尉带我到这里作甚?” 李贤笑道:“陆路有袁绍拦阻,粮秣肯定难以运送,但海路就不然了,你往那边看看!” 话音未落,李贤便往东侧的海面指去。 视野的尽头,一长排黑黝黝的大船正破‘浪’而来。 马原大喜:“都尉大才,竟能想出海运这主意,还能找出这么多的海船,看来这一次我真的是找对了人!” 李贤笑了笑,并没有太过‘激’动。 此处地界属于下密县,之前,李贤便派人在此处修缮了道路,修筑了港口,此处港湾,足足可以停靠千石以上的大船二十艘! 这一次,糜氏为了支持李贤,将族中所有的大船都‘抽’调了过来。 浩浩‘荡’‘荡’的船队靠岸停泊,李贤这边很快就有随员上前与其接洽。 自打糜缳认识李贤之后,李贤时不时的便向她灌输一些海商的知识。 糜缳在家中也有一部分权势,她动用自己的力量将生意往海路拓展。 没曾想,收获竟然出乎意料。 如以此来,糜竺、糜芳再不敢轻视海贸,他们动用举族之力打造海船,准备好生发生海上贸易。 这一次,李贤之所以有把握运送十万石粮秣,就是打着糜氏商船的主意。 如果没有足量的海船做后盾,李贤说什么也不会应下这差事。 不管怎么说,见到海船之后,一直心悬半空的马原终于把心放到了肚子里。 当天夜里,马原喝的酩酊大醉。 与此同时,一车一车的粮秣也从都昌城往港口运来。 如今,北海国内最不缺的就是劳力了。 且不说从青州而来的流民,单是李贤三番两次俘虏的敌卒就足够使唤了reads;。 在牟平,李贤俘虏的三万多贼寇还在充当苦力。 上一次救援徐州,李贤又俘虏了万余兵马,此番运送粮秣,几乎都是曹‘cao’的这班人马。 每日都有饱饭可食,又不用上阵厮杀。 待在李贤军中,虽说是俘虏,可却也没有受人欺压、凌辱的事情发生。 不少曹军俘虏甚至觉得,便是做俘虏也颇为如意。 一袋袋的粮秣装运上船,等到大船装载满仓的时候,便是拔锚的时候。 有更安全便捷的海路,马原也就不再冒险经过袁绍麾下的河北了。 当然了,这么多的粮秣装运上船,押运的军卒也是万万不能少的。 为此李贤在每只船上都配备了两百名军卒,可以确保应对各种状况。 其实,军卒上船对于公孙瓒来说也是一种威慑力。 到了辽东地界,这四千名军卒可以确保公孙瓒不敢赖账,倘若公孙瓒食言而‘肥’,领军的徐盛肯定不会让其得逞的。 其实最出乎李贤意料的是,一直闲置下来的于禁、李典竟然自动请缨,甘愿随扈前往辽东。 船上没有曹军老卒,倒也不必担心于禁、李典闹出什么‘花’样,想到这一点,李贤就应诺下来。 终于到了海船的日子,一根根炮仗冲天而起,一把把祭海的冥币飘在空中,整猪、整羊一样也不能少,这是必要的程序。 一切妥当之后,海船缓缓而行。 准备了这么久,终于成功了一多半,李贤也松了口气。 东莱军中不少军卒都是在海边生活过的,所以他们很是适应海上的生活,这与北地军卒不习水战大为不同。 等到下一步,李贤准备发展一支水师,到时候就从沿海招募兵员。 船队北航,没有几个月的时间不可能回转。 闲暇下来,李贤便回到都昌城暂住了一段时间。 一阵子没见,孔黎显得更加柔情似水了。 与熟透了的李绣娘不同,青涩的孔黎有一种截然不同的风味。 每一次,李贤都能够品尝到不同的味道。 此番,**过后,孔黎‘摸’着自己光洁的肚子,叹了口气。 李贤不解,爱怜地说道:“黎儿为何叹气?” “还不是因为不争气的肚皮,咱们成婚这么久,一直未能为夫君生个一男半‘女’,这是妾身的不是!要不然,要不然夫君休了我吧” 说到这里,孔黎似要哭出声来。 李贤拍了拍孔黎的屁股,笑骂道:“傻妮子,夫君我是爱怜你,这才没让你怀上,我怕你岁数太小,坏了身子,懂吗?” 孔黎似懂非懂,她掂量着‘胸’前的‘玉’兔,道:“可人家这里也已经不小了呀,等到有了孩儿足够他们食用了”。 李贤看的干干的咽了一口吐沫,“你个小妖‘精’,真的想要孩子?” “嗯!”孔黎好整以暇地颌首应诺。 “好,这一次夫君给你!” 说罢,李贤再度变身为禽兽,在孔黎身上耕耘起来。 一个‘欲’拒还迎,一个卖力厮杀,两者战的天昏地暗,不知梅开几度。 李贤只晓得,到了后来,承受不住的孔黎又把‘侍’‘女’拉来顶缸,这才让李贤消停下来。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