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节 第五次赴约太白山 (第2/4页)
那个大草甸上,看到到处都是高不过半米,叶子呈脱水状的小叶杜鹃丛,顶着豆大的花苞,根本想象不到他们会不会开放和开的是什么颜色的花儿。 第二和第三次都是六月中旬来,从天圆地方的山坡上开始,到海拔3500米的大文公庙前,一路开满紫杜鹃花。然后是相同海拔玉皇池上面的草甸上,花儿美得令天南地北来重装爬山的人们,相遇时第一句话是:快走,前面开满了紫花,漂亮的很呀! 也是因为前三次来,我总结出了经验。原来太白山上有三类颜色的杜鹃花。它们分布在不同的海拔,花期也是不同的。三者相差大约半月。最早是白色,半月后是贴地而生的藤条壮桃红色杜鹃花。最晚开的是太白山上最多的矮枝小叶紫杜鹃花。 去年我们踩着点来,我们在大文公庙附近的山坡上,就看到了盛开的桃红大叶杜鹃花海,花儿鲜艳无比,美得让人误当成桃花,却比桃花更艳丽。 今年来,没有看到一朵桃红杜鹃花,仿佛大公文庙的山顶上,从来没有开过一地艳丽的桃红花儿一样,取而代之的是满坡怒放的紫杜鹃花丛。紫色的花儿开得热热闹闹,在薄雾中更加鲜艳夺目。喜得我们停下脚步,坐在花丛中拍照不停,欢喜存念。当然,我也四年没有在太白山看到开的更早的白杜鹃花了。 今年的这个时候竟然是紫杜鹃花的盛花期。只见花儿不遗余力的开了个够,把去大爷海的山坡上,崖畔边,石缝间,目及所至,漫山都是,花团簇拥。把大爷海周围也开遍了,更把拔仙台大梁开成了花梁。 如是不是今年晚来了半个月,之前我一直认为此地海拔太高,寒冷风大,是不会开花的。否则,为什么前四次来时大文公庙前一路花开,大爷海和拔仙台上却都是绿叶满枝,花苞不见。 就此,不能不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至此,我看到了太白山上所有位置盛开的杜鹃花! 三:夜宿大爷海 一路徜徉花海,欢快地走到位于海拔3590米的大爷海时已是傍晚快六点了。远远地看见太白山天池大爷海的一面湖水清澈如镜,明光闪亮。只是今天是阴天,走近了没能看到一池蓝天白云的花湖。不过,这也让我很满足。曾在第二次来时雾太浓,走到湖边才看到大爷海静候我来。这也许就是大爷海的特点:无浪,无声,安静,大气,圣洁。让跋涉而来的人望见,心里就安静了下来。 我静静地站在洁净的湖水边,看着水中的自己,走过一年,是否还是素心清莲。也让大爷海看看我,与前次来有无不同。至于大爷海看到我怎么想,我不全知道,但我猜它一定会说:来了就好。 而水中她冲着我直笑。可是笑着笑着,我就想哭了。湖中她的脸色也不好看了,于是,我就又笑了。刚才心酸是想到了一句歌词“高山上的湖水是淌在地球上的一滴眼泪。”。可我看到的大爷海不应是泪水,而是一池圣水,是一面照得着灵魂的镜子。让我们在此弹冠理容,看看自己真实的模样,是否初心依然。 这时飞来三只“净水童子”白顶溪鸲小鸟,站在池边石头上看着我,欢快地啾啾唱着。嘿,净水童子应是在说:“快说,湖水干净么?”我双手举起大拇指说:太干净了,无寸草点尘。谢谢净水童子们,为日夜守护在池水的你们点赞啦。 忽然间大爷海的“神帐子”升起来了,湖面雾霭弥漫。这是大爷海在提醒我快快去安置今晚的住处了。 这次的住宿条件很好,住的是五张床睡七人的通铺。不是两床睡五人的架子床了。与之前的一间铁皮大房中近百人比,这真是如大爷海驿站的接待员小白讲的:“这是驿站中最好的海景房。”可不是么,坐在床铺上拉开窗帘看到的就是大爷海。 这一晚,我们睡的太好了,晚上八点就睡着了。 这真是要感谢大爷海驿站的程老板了。特别是在我因住宿条件太差,之前每次都是睡着睡着就高反,使我对以后再来产生疑虑的时候,这个问题迎刃而解了。 凌晨四点,我被外面看日出的人们吵醒了。 我想起昨夜睡前同伴向阳说他要看日出。当时,他的朋友因高反说去不去不重要。我根本不打算去。一来,昨天是阴天。今天预报还有雨。跑上去看不到多失望。二来,我上次与XJ的小伙伴一起看到了壮丽的日出。最重要的是我实在不喜欢早起。 于是,我叫醒向阳,问他还看不看日出。他说“看。”向阳回答的语气很坚定,可就是不起床。 我则一点睡意都没有了,可见昨晚睡的有多好。门外全是急促有力的脚步声,让睡在床上的我有些不好意思。于是,我决定到外面看一下。看到漆黑的夜空中,东方有一小片已微露白光,觉得能看到日出。便回房间叫向阳快起床。同时决定,我也去拔仙台上迎接日出。 四:梦幻拔仙台 我们可能是最晚出发的,已经四点五十分了。我脸都没洗,快速向拔仙台奔去。 拔仙绝顶又名拔仙台,海拔3771.2米,独自雄居群峰之上,为太白山绝顶,孤高峥嵘,参天入云,三面陡峭,顶峰上是宽阔平坦的大梁,面积有8.4公顷,东窄西宽,呈长条状。 在下面看是一条笔直的长方体,独矗在大爷海旁。其实山顶梁上是东边最高,向西略微倾斜。上拔仙台没有路,全部是在陡峭的石堆(石海)中爬上181米上的山顶。我们选择的是从相对最好上去西坡冲顶。 拐向大爷海西面的垭口不远,我们就追上了大部队。因为天黑,看不清石海中的路,大家都是跟走。我来过四次也搞不清楚正确的“路”是在石海的什么地方。但是,我知道今天又与上一次看日出一样,是估摸方向,偏离正确的“路”从石海中摸索上去的。因为太陡,手脚并用的上爬也是最安全的。这些位置,白天在大爷海看都是近乎垂直,现是天黑看不到下方,反而不知道怕了。 大家跟着前面的带头大哥,在乱石中手脚并用的上爬。又都是戴着头灯和打着手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