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节 第五次赴约太白山 (第1/4页)
一 在此之前,我已连续四年去太白山穿越,四次都是同一线路的北南穿越,即从宝鸡M县的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进山,两天后穿越至ZZ县的铁甲树森林公园下山。两头是景区,中间无人区,这样的线路我很喜欢。 前四次中,三次都是在端午假期去的。这个时间太白山上的杜鹃花开了。随着端午阳历的不同,看到的杜鹃花也不同。在白色、桃红和紫色三种杜鹃花中,我最喜欢开得最晚的紫杜鹃花。 今年在端午的前一周,我向太白山大爷海驿站的程老板打听山上情况,他说:“今年天气忽冷忽热,山上的白杜鹃和桃红杜鹃,都比往年提前半月开过了。小文公庙之前的紫色杜鹃花也提前开了。不过,开得很不好,好多花都冻坏了。你要抓紧来,否则大爷海这边的杜鹃花也保不准会冻坏的。” 我听了,便决定端午一定去。 然而,端午期间有了比爬山更重要的事。决定推迟到下周六去太白山。心想错过了今年端午看花的最佳时间,一周之后去抓个“尾巴”,应该也是相对不错的,总比不去强。 6月23日早晨六点半,一大车人在省体集合出发前往太白山。一路畅通,两小时后抵达太白山游客中心。我的第五次太白山行开始了。 进大厅后,看到的游客多得前所未有。购票柜台前,无数条长长的队伍挤得水泄不通,人声鼎沸,空气都是热的,人人面色通红,满头大汗。更重要的是,几乎每一位排队人手里都攥着厚厚的年票卡,帮很多人买票。这也是景区要求的,尽可能分流人到大厅外等候。 这是我第五次来,却是第一次看到如此轰轰烈烈的场面。本想着六月下旬了,年票人都来过了吧。真是没有料到是这般阵势,人也太多了。多得第二天返回时,途中听说当天下午就停止卖票了。 这般阵仗在排队去坐景区摆渡车时又让我开了眼,大家如在“迷晕阵”般的曲折通道上,快速迂回了几十次后,总算走到车前。这时候回头看到的人流蛇形飞奔,场面频为壮观。 庆幸的是景区安排还算合理到位,游客很快就上车直奔山中。到了名为“天下第一索道”,遇到了令人不安却又无奈的局面,那就是强制一箱八人,也就是缆车的最大额定。过去来四个人坐里面都是很少见的。 哎,真是火热的太白山游啊。 “天下第一索道”质量名不虚传,快速平稳地把我们送到了海拔3511米的“天圆地方”山顶。走出包箱,看到山顶广场和步行廊桥上到处是喜悦的面孔,都是比我们早到的。 今天是晴天。因前几天一直下雨,使得山间水汽很重,天空是灰蒙蒙的,没有了漂亮的蓝天白云。可是云层下方能见度很好,大白山的巍峨俊秀尽收眼底。广场上的围栏边挤满了俯看太白山大美风光的男女老少,脸上的表情都是欢喜中洋溢着意气风发。时有听到:快看,太白山太美啦。 可以看得出,这里的游客大多都是第一次来。直达山顶的“天下第一索道”两年前才有。大家才有机会轻松地到达天圆地方。不过,太白山上如此轰轰烈烈的场面,到此就是高潮。有十分之九的人,就此回返。 我们是要到十公里外更高的拔仙台去,天黑前必须赶到,这里不能多逗留了。 天圆地方的标致点是一定要去,还要与之合影。我把这称为到此来过的证明。 “天圆地方”四个鲜红大字的石碑前游人就更多了,山顶乱石中到处是人,都是等着拍照的。往往是一个人上去,几十双眼睛用目光催着。场面看上去很滑稽,每位爬上去的表情,看上去都是匆忙的心神不定,笑得像表演。 我在一旁看得笑了起来。因为在这里根本无法可以拍到一个人与“天圆地方”的合照。往往是画面中有很多人,摆好姿势向着不同方向看的笑脸。 我们拍照后就快步前进了。 二 走在通向小公文庙去的木阶长廊上,看到的就是与之前完全不同的景色了。前面在天圆地方是居高临下,看到太白山的沟壑万千与群峰叠嶂,还有山间雾气弥漫。 在木栈道的廊桥上向小文公庙望去,看到的是一条山脊上时而腾云驾雾,时而白雾似海涌过山脊,再飞速向前追逐,飘过之处只见云雾不见山。就这样,云雾在山上快速地时退时进,前面的山与成群结队的人,就时有时无,梦幻一般。 离开小文公庙庙,进入保护区,站在半山腰间被称“石海”的这一头,远眺彼岸,云雾前端的这座石海却是清晰的,那条像是挂在山坡上的小路,如同草原上细细的河流一样明亮,石海多长,小路有多长。而这条石海中的小路,当你站在拔仙台上俯看远望时,又像是系在山脉间的一条长长飘动的白丝带一样,美到震撼。 今天的石海与前四次来又不同了,是鲜花盛开的花海,漂亮得出乎意料。 本来在小文公庙前,从天圆地方山顶下来时,看到满山的紫杜鹃花谢了。零零星星的有几朵,在大面积干枯的花瓣中也显得无精打采。这是我预料之中的。我比正常花期晚来了两周,能看到几棵花开正艳的紫杜鹃也是幸运的了,觉得紫杜花是在等着我一样。 然而,让我惊喜的是从小文公庙开始,竟然满山遍野都是盛开的紫杜鹃花。花儿从小路下方的山谷,一路开满山坡又跃上山顶。着实把太白山完美地披上了鲜艳的紫纱,漂亮极了。更让我没有想的是随着海拔升高,紫杜鹃花竟然一路开到了大爷海,还又不歇气地开到了拔仙台,太白山开成了花山,成了一座大花园。 置身花海,真是让我欢喜得要雀跃了。这真是阴差阳错,竟然赶上了太白山最美的紫杜鹃花季。 前四次来,第一次是五月底。看到了一色的白杜鹃花,那是高大的杜鹃树,花儿大而洁白,把太白山开成了雪山一样,让我觉得太白山名字的由来,可能与之成千上万亩的白杜鹃花有关,开成了“太白山”,也是“太白山”名字的由来。而从上板寺到玉皇池上面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