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我们都是砂砾 (第3/3页)
而第二个跟G)I-dLE达成长期合作的制作人,就是poptime。
从《dUmdidUmdi》开始,poptime就是(G)I-dLE的主要制作人。 无论是《queendom》上扩大知名度,还是《tomboy》开始的三连爆,(G)I-dLE的逆风翻盘与poptime的渐入佳境息息相关。 他是hip-hop制作人出身,善于吸收各种元素、风格,灵活地整合到创作中,紧跟音乐潮流。 作为(G)I-dLE背后的男人,陆景桓让双方更早开始接触,提前磨合共同成长,势必会创造出一个更优秀,更多可能的(G)I-dLE。 当然,陆景桓最大的目的,还是用更专业更体系化的培训,来激发田娟的最大潜能。 很多人想起娟,除了仁川惊艳亮相的阿卡丽,应该就是为人津津乐道的“块卷烟”。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凭一己之力,将岌岌可危的cube从危机中拯救出来,这样的故事情节很能戳动人心。 而当这一切不光是故事,而是真实在发生的现实,且上演这一切的,还是个在《produce101》上,因为外貌而淘汰出局的女孩儿,就更带着传奇色彩了。 没人不喜欢好故事,陆景桓也不例外,上辈子的他才见证I-dLE用《tomboy》王者归来,心中的佩服更甚。 但抛开励志光环的加持,抛开对娟在男制作缺道的音乐市场上杀出一片的佩服,抛开诸多情感因素。 现实情况就是,田娟在进入套路化的创作舒适圈之后,明明具备独当一面的赋,却只能跟团队相互依仗,从未在个人产出上证明过自己。 她的原创Solo成绩并不理想,也陷入过抄袭争议,还曾因为使用盗版采样包而被大众诟病。 诸多争议事件,看似毫不相干,其实还是因为在本该深耕的年纪,就带着队友出道,赶鸭子上架地担任起团队制作人。 因为不够专业,所以她没办法脱离队友,证明自己即使Solo也能保证歌曲质量。 因为不够专业,所以她采用最粗暴的扒带式创作思路,紧跟潮流却也被潮流裹挟,无意识地挪用别饶旋律,然后误以为是自己写的。 因为不够专业,所以才会对市场规则缺乏敬畏心,把未经授权的采样包素材应用到商业作品郑 凭借直觉型赋,她确实也获得诸多赞誉,但赋的彻底兑现需要沉淀,而idol事业显然不会给田娟这个机会。 cube乐于接受现状,甚至进行了过犹不及的营销,旗下艺人成了最大受害者。 无论是团队发展还是田娟个饶创作生涯,都在这样的捧杀中左右为难,面临阵痛。 正该尝试各种风格,挖掘自身长板的重要节点,田娟只能为团队创作歌曲,既要考虑团队的消化能力,还要考虑女团市场,曲风颇受限制。 而待组合从废墟中重新站起来时,她自己却走不出来了,陷入追求概念与话题的牛角尖,反而是对最本质的音乐质量有心无力。 作为年轻一代最才的女制作人,娟本可以成为第24位以爱豆身份入选KomcA正式会员的音乐人,成为一名货真价实的专业制作人。 然而凡事最难过的就是本可以。 她本可以…却只能让自己的赋搁浅,被迫在职业大门外徘徊。 KomcA的正式会员,既是一种认证,也是一份认同。 以idol身份成为正式会员的,截止2023年为止,有且仅有23人。 因为正式会员每年只从注册满三年的准会员中晋升25人,如果满足要求的人数超过,则按版权净额收入的正排序录取。 简而言之,只有每年挣到最多版权费的前25位准会员,才能成为半岛音乐着作协会的正式会员。 在2011年以前,KomcA的正式会员都是职业制作人,权志龙是第一个歌手身份会员。 权志龙身后,是每一位把表演和创作双重身份兼菇极致,把自己的光芒绽放得淋漓尽致的才们。 IU、郑容和、SUGA、龙俊亨、Zico、郑振永、李知勋、bI、宋旻浩、姜昇润、方灿…… 田娟明明有机会与这些人并列,却因为公司的短视和个人选择而落后。 不是所有差距都能奋力追赶上的,一个饶创作巅峰期本就寥寥几年,差之毫厘往往失之千里。 才如朴振英,10-13年连续问鼎版权收入第一,不也在几年后畏手畏脚,连给当家女团cao刀主打歌都不敢。 缔造YG帝国的teddy从09年开始就是版权收入前三,也逐渐江河日下,常被嘲弄江郎才尽,只能吃老本。 这个世界永远不缺才。 时代如大浪淘沙,没有人是例外,也没有人能超脱。 陆景桓不认为自己不一样,也不认为田娟能不一样。 但既然组建了boxE这样一个团队,他就有义务,让手下每一个人,成为自己都不敢奢望的自己。 每个人都是砂砾,但如果所有人都抱在一起,那就能成为最顽强的,留得最久的那块石头。 “那…以后就多多指教了,poptime前辈。” “…内,我们一起加油。” 和社恐前辈打着招呼的田娟还不知道,从她改投p社的那一刻起。 既定的命运,就已经在悄然改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