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三十三章 刺激经济 (第2/3页)
,慢慢的有了神色。 “这倒是个问题……”他站起身来,踱了两步:“但这汴京城里,还怕找不到人吗?” “特别是那些浑家……” “给她们八十钱一天的工钱……不……”王师约想起绫锦院的工匠:“发下话去,王家麻绳作坊招工……” “编一个麻袋,就给五钱……” “若有抵押,可以带着麻绳回家去编……” 大宋绫锦院、织造院,就是用的这个法子来提高效率。 按照织造的布帛、刺绣的数量和质量给工钱。 这是熙宁以后的改革成果。 这样做之后,绫锦院、织造院的效率大大提高。 官员的业绩也层层升高。 女工们更是无比乐意,毕竟,这样一来她们每个月都能多赚一两贯。 有些技术好的女工,甚至可以多赚几十贯! 王师约曾经领过绫锦院的差遣,所以对此很清楚。 如今遇到事情,王师约自然就想起来了绫锦院的法子。 王贺楞了一下,王师约就已经说道:“还不快去?” 从现在开始,到开封府停止采购,每一个时辰都是钱! 王贺连忙再拜,出门去按照王师约的吩咐,派人王家麻绳作坊一带的街巷宣传。 最初的时候,虽然妇人们还有些不懂。 可听到王家开出的价码后,就纷纷心动了。 编一个麻袋,就给五钱的工钱。 家里那么多孩子,还有婆婆、妯娌可以一起帮忙。 这一天下来,编个二十个麻袋,不就能拿到一百钱了吗? 家里的丈夫,就算是去堆垛场里抗包,一天下来大抵也就百钱到百五十钱的工钱了。 就这,还不是天天有活。 于是,积极性陡然飙升。 王家作坊场,只管给麻绳、工钱,然后等着检验就行了。 因为动员的人多,所以,到第二天下午,王贺竟就已经带上了五千个麻袋,送进了开封府官衙。 权知开封府蔡京被吓了一大跳! 竟有人如此快? 便亲自带人,检查了麻袋的质量,然后就依着旨意,让王贺选要钱还是要绢布? 王贺当然选择要绢布! 因为钱太笨重,收的久了,还会生锈。 绢布就不同了,既可以直接当钱用,也可以收起来,日后再用。 王家占的鳌头,还从开封府领走了差不多一百匹绢布的事情,立刻在汴京城传开。 于是,整个汴京城,都发现了宝藏! “还可以这么玩的吗?” 大家啧啧称奇,然后纷纷投入其中。 由于开封府不限数量,只要质量合格,大小符合要求的,他就来者不拒。 于是,大量中小商贾也加入其中。 起初,他们还不敢多造。 常常编出几百个,就拿去开封府换绢布或者铜钱。 但随着开封府的绢布和铜钱,流水一样的送出来。 整个开封府,都仿佛醒来了。 无数人纷纷涌入这个为了秋汛而生的新兴市场。 不过数日,开封府就已经凑齐了十万个麻袋。 旋即立刻发去河北。 …… 蔡京的奏疏,送到赵煦手里时,已经是八月壬申日了。 随奏疏而来的,还有蔡京对麻袋的抽检结果。 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麻袋,都能在装九十斤沙石后,可以被人扛着走上数里而不破。 于是,蔡京对此大加赞誉,说:比之旧法埽石之术更便防洪。 “开封府不错!”赵煦将蔡京的奏疏看完,就点了点头:“是个能吏!” “居然这么快就凑好了十万个麻袋!” 向太后也道:“六哥说的是,这个蔡京确实是个能吏!” 只有太皇太后有些迟疑:“就是花钱太多了……” “十万个麻袋光是绢布就支出了一两千匹……” “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