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0【总算开窍了!】 (第2/2页)
建了一个窑,随他折腾。 卢九一一介绍道:“县长请看,这是掺杂了粗砂凝固的水泥,强度一般。这是掺杂了细砂的水泥,强度提升了数倍,可抗铁锤轰击数下而不裂。这是掺杂了碎石子的,可抗铁锤轰击几十下。” 韩桢吩咐道:“老九,去试试。” 他没亲自测试,主要是他气力远超常人,做不得准。 闻言,老九拿起铁锤,卯足了劲儿砸向水泥。 前两个水泥块,只砸了数下,便裂成数块。 直到第三个时,一连砸了十几下,结果只崩飞了表面的水泥,内里却没有丝毫裂缝。 老九喘着粗气,语气兴奋道:“县长,这水泥端的是坚硬,比之糯米灰浆更甚,用来修筑城墙,只怕投石车也砸不裂。” 糯米灰浆好用归好用,但成本太高了,主原料是糯米,这谁用的起嘛? 韩桢蹲下身子,用手敲了敲水泥块,眼中露出满意之色。 有了水泥,他就可以修建高速公路了。 而有了高速公路,沿海地区的渔民,往后便能多一条活路。 重新站起身,他看着卢九笑道:“干得不错,当初我承诺过,只要能烧出水泥,便给你开个厂。现在给你两个选择,其一是我出钱,给你办一个水泥厂。其二,是跟我回益都……” 不等韩桢把话说完,卢九便答道:“俺选第二个。” 韩桢吩咐道:“给你一个时辰,回去收拾家当,带上家人随我去临淄。” “多谢县长!” 卢九说罢,撒腿就跑。 韩桢给了他一个时辰,但一刻钟不到,卢九就带着婆娘和孩子来了。 事实上,除了被褥和锅碗瓢盆之外,他家里也没甚么家当了。
况且在他看来,县长肯定不会亏待自己。 雇了一辆牛车,将婆娘孩子和家当往车上一扔,卢九兴高采烈的跟着韩桢出了小王镇。 …… 韩桢并未在临淄多待,巡视了一番火器工坊,又去松山村与马三狗叙了会旧。 第二日,他便赶回益都。 卢九被他安排进了工程院,赏了个九品的官儿,并且给他安排了两个任务。 第一,是教会一批烧制水泥的徒弟。 第二,则是烧玻璃。 韩桢对烧玻璃也不太懂,将纯碱、搅拌、失蜡法等自己知道的一股脑全部告诉卢九后,他就不再管了。 反正每年一万贯的研究经费,随便折腾。 烧出来了升官发财,烧不出来继续烧。 领导要学会放权,甚么事情都盯着,只会把自己累死。 回到益都的第二天,袁工匠又来了,同时带来了第五版样币。 “请县长过目。” 大殿之中,袁工匠取出一个木盒,恭敬的呈在堂案上。 打开木盒,韩桢不由挑了挑眉。 自打那日亲自指导了一番后,袁工匠终于开窍了。 木盒中,静静躺着一张纸币,样式与后世的人民币几乎一致,只不过比百元大钞更大,也更厚。 正面是一副精美的泰山水墨画,画工精美,泰山的磅礴大气呼之欲出,一看便知是出自名家之手。 中间用小篆写的三个大字,一千贯! 下方则是一行梅花小楷的小字,大齐银行出品。 背面则是红绿相间的缠枝花卉纹。 拿起样币,韩桢轻轻抖了抖,顿时发出一阵清脆的哗哗声。 韩桢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之色:“不错,总算是开窍了。” 闻言,袁工匠高悬的心,总算放下了。 紧绷的脸,也露出笑容,介绍道:“样币的材质,乃是取用最上乘的澄心堂纸,由两张澄心堂纸合并而成。” 韩桢点了点头,问道:“防伪呢?” “防伪有两处。” 袁工匠上前几步,讲解道:“其一是背面的缠枝花卉纹,县长可用手指轻轻摸一摸。” 闻言,韩桢用指间在缠枝花卉纹上轻轻摸了摸,发现这些图案,竟是微微凸起的,也不知工程院的匠人们,是如何在没有凸版印刷机的情况下,在纸币上做出浮雕工艺的。 当真是神奇! 韩桢又问:“还有一处呢?” 袁工匠答道:“还有一处,则是听取了县长的建议,内藏乾坤。县长举起纸币,对准向阳处便知。” 韩桢举起纸币,对准殿门的方向。 只见阳光映照下,纸币之中,竟浮现一条金龙。 韩桢面色惊奇道:“如何做到的?” 袁工匠解释道:“在两张澄心堂纸之间,夹上用金箔制作的金龙,最后封装在一起。” 这又是澄心堂纸,又是凸版浮雕,又是金箔夹层,不用想都知道,成本定然低不了。 “成本几何?” 韩桢说着,端起茶盏喝了一口。 “呃……八十贯!” “噗嗤!” 韩桢没憋住,一口茶水喷了出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