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泼皮_0300【总算开窍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300【总算开窍了!】 (第1/2页)

    第303章0300【总算开窍了!】

    成了?

    韩桢心头大喜,问道:“包裹里是水泥么?”

    “不是。”

    卢九摇摇头。

    韩桢好奇道:“那是何物?”

    “县长,俺在烧制水泥之时,还意外烧出了这些宝贝。”

    卢九语气兴奋的打开怀中包裹,呈放在书桌之上。

    只见包裹中,是一个个五颜六色的玻璃。

    有玻璃珠,也有不规则的玻璃片。

    烧水泥烧出玻璃并不稀奇,高温之下,总会出现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卢九没见过玻璃,所以将其称为宝贝,然而在皇亲国戚与富人眼中,玻璃已经不是甚么稀罕物了,价格也不上不下,比不得上好的玉石玳瑁玛瑙,但比下有余。

    赵富金的陪嫁中,就有不少玻璃器皿。

    韩桢拿起一个椭圆形的玻璃球放在眼前端详,这玻璃球指甲盖大小,与市面上的玻璃相差无几,透明度不高,且有不少气泡。

    想烧出纯净的玻璃,难点就是温度,高炉温度最少要达到1700度。

    否则的话,只能通过加入纯碱,以此来降低玻璃的熔点。

    不管是1700度的炉温,还是纯碱,目前都是难事。

    尤其是纯碱,这玩意得具备一定的工业基础才行。

    自然界倒是也有纯碱,可从碱水湖中蒸发结晶提取。

    对啊!

    可以用天然碱水提纯啊。

    韩桢隐约记得,全世界只有三个碱水湖,其中一个就在云南。

    巧了这不是!

    眼下虽打不了云南,但可以派遣商人去买。

    念及此处,韩桢心中顿时激动万分。

    先前说玻璃价格不上不下,那是针对市面上的粗糙货,透明度低,气泡多,而且无一例外都很厚。

    若是能做出纯净且轻薄的玻璃,价格绝对不会比高品质的羊脂美玉差。

    届时不管是销往赵宋,还是海外,都能收割一大笔财富。

    强压下心头激动,韩桢问道:“小王镇那边可有干透的水泥?”

    “有很多。”

    卢九点头道。

    他烧制水泥,自然少不了测试效果。

    韩桢起身道:“走,去小王镇!”

    出了书房,韩桢带上卢九与亲卫,骑上战马直奔小王镇而去。

    时隔半年,再度来到小王镇,韩桢已经彻底认不出来了。

    原本的崎岖的山路小道,已变成了宽厚平坦的黄土大道。

    矗立在山间的山寨,竟变成了镇子的外城,一间间田舍鳞次栉比。

    唯一不变的,是那几道直冲天际的黑烟。

    种田,已经不再是小王镇百姓的主要收入来源了,工商业才是经济支柱。

    老九惊叹道:“半年时间,小王镇的变化竟这般大。”

    想当初他追随韩桢之时,这里还仅仅只是个人口不过千的小村子,如今规模已经扩大了数倍,人口过万。

    一栋栋砖瓦房,如雨后春笋般接连冒出。

    尤其是河滩边的集市,摇身一变,成了镇子的繁华中心地带,形成了数条街道。

    “村长回来啦!”

    也不知是谁嚎了一嗓子,小王镇立刻沸腾起来。

    无数百姓从四面八方涌来,将韩桢等人团团围住。

    一个小娃儿跳将出来,仰着脸道:“村长村长,俺是小狗儿,你还记得俺嘛?”

    如今韩桢的称呼早已变成了县长,但小王村的百姓,还是习惯唤他村长。

    韩桢微微一笑:“自然记得,你阿爹呢?”

    小狗儿答道:“俺爹在种田哩。”

    谭强这个佃农,如今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田地,并且还兼着租种公家的田,只看小狗儿那肥嘟嘟的小脸,便知日子过得不错。

    韩桢又问:“可进学了?”

    “嗯。”

    小狗儿点点头,答道:“俺会背《百家姓》了。”

    这时,一个妇人挤开人群,语气焦急地问道:“村长,俺家王五可还好?”

    韩桢记得,此人是王五的婆娘,泼辣的很。

    韩桢打趣道:“好的很,前些日子还去逛了窑子。”

    “哈哈哈哈!”

    此话一出,围观百姓顿时一阵哄笑。

    王五婆娘骂骂咧咧道:“这个死鬼,赚了钱也不往家里寄,竟还敢逛窑子!”

    “村长,俺们听说你娶了赵宋的帝姬,可好看?”

    “村长村长,汴京长什么样?”

    “村长……”

    面对围观百姓稀奇古怪的问题,韩桢始终耐心的回答。

    敢围上来问话的,都是小王村的原住民,其中大半都是青州军骨干的家眷。

    好不容易将百姓们打发走,他不由松了口气。

    一路来到石灰窑厂,卢九便迫不及待的展示自己的成果。

    自打韩桢去年交代过后,窑厂管事便给了卢九单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