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怎么又这么短啊 (第2/2页)
> 抛开他本身的历史属性不谈,其中所涉及到的改革因素,切合当下的时局,所引发的关注自然众多。 这天林为民上午出门去出版署开会,中午刚回办公室,便被柳荫给拉住了。 “干嘛?” “听说了吗?” 这熟悉的表情,这熟悉的语气…… 林为民很配合的摇了摇头,“听说什么?” 柳荫的表情带着几分神秘,特意压低了声音,“据说,大长老特别喜欢你这部小说,每天晚上都要翻一翻,还推荐给工作人员看。” 林为民讥诮道:“你这又从哪儿听来的小道消息?” “消息来源绝对保靠,一手资料!”柳荫赌咒发誓。 柳荫的赌咒确实很有效果,就在她说完这话的第二天,张奇跑过来找到林为民,告诉了他一个消息。 “作品研讨会?”林为民满脸惊讶,“不是,我这个作者都没同意,你们就敢开研讨会?” 张奇摊手道:“你别和我说,找领导去!” “哪个领导?我问问他!”林老师一脸的不忿。 张奇手往上指了指,“海里的!” 林为民:刚才谁放了个屁? 玩笑归玩笑,张奇认真跟林为民解释了一下。 昨天下午文协接到了上面的通知,要他们召开一个关于《大明王朝1566》的作品研讨会,主题是探讨《大明王朝1566》这部历史小说当中所展现的改革精神。 研讨会由文协组织,出席的有文化部和礼部的两位重量级领导,作为研讨会来说,这个规格算是到头了。
张奇交代完事情之后,拍着林为民的肩膀。 “为民,这部小说,写的好啊!” 张奇的弦外之音,林为民自然听的出来。 他很想来一句:老子的小说又不是专门写给领导看的。 但想想还是算了,这逼装的太刻意了,不符合我一贯的气质。 一周之后,《大明王朝1566》作品研讨会如约在中南的海里举行。 出席的除了一众部委级的领导,就是文坛大佬,有些人身兼数职,既是文坛大佬也是部委领导,就比如陈先生。 老头见到林为民笑容可掬,“小林现在可以啊,作品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了!” “您老就别寒碜我了!” “这怎么能是寒碜呢?这么多人参加你的作品研讨会,你不高兴吗?你看看家宝同志,嘴都笑不拢了!”陈先生指着一旁的万先生说道。 今天的研讨会,万先生应邀出席,师生俩还是第一次在这样的场合下见面。 参加学生的作品研讨会,万先生自然高兴万分,对陈先生的调侃也丝毫不加掩饰。 研讨会的规格很高,但内容乏善可陈。 大佬们还好,至少言之有物。领导们的发言就有点做阅读理解的意思了,听得林为民这个作者一愣一愣的。 窝草,原来这段还可以这么解读? 我去,我当时是这么个想法吗? 尽管领导的发言频频出乎林为民的意料之外,但不得不说,本次《大明王朝1566》作品研讨会是一次胜利的大会,和谐的大会。 反正《新闻联播》是这么说的。 这天晚上,陶慧敏窝在林为民的怀里,等了半天,终于在画面中捕捉到林为民帅气逼人的脸庞。 再次一闪而过。 她有些气恼道:“怎么又这么短啊?” 林老师听到这话有点不高兴,好端端的,怎么能说人家短呢? 小姑娘口无遮拦,这样在外面可是要吃亏的。 林老师觉得有必要让她在家里就把亏吃完,这样一来,有了精咽,到了外面就不会吃亏了。 隆冬时节,燕京城下起了大雪。 天地之间一片雪白,白的人睁不开眼睛,北风一吹,白雪堵住眼睛和口鼻,连呼吸都有些不畅。 从窗口望出去,雪越下越大,铺满大地,一片银装素裹。 许是昨夜在窗边的时间太长,第二天早上陶慧敏有点咳嗽。 林为民一摸她的脑门,发烧了。 这让林老师陷入了深深的自责,给她熬了粥,吃了药,把被子掖好才去上班。 进到国文社,迎面便是同事们的恭喜。 作品开研讨会不稀奇,稀奇的是这个研讨会能上《新闻联播》,这事放在一般作家身上,想都不敢想,哪怕是大佬的作品也很难。 因为这不仅跟作品质量有关,也和作品主题与当下政策的契合度有关。 很显然,《大明王朝1566》这部小说与如今的改革开放相得益彰,志同道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