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姑苏金陵走(附录:《宝积经》40) (第7/7页)
出;不可思议无量禅定福德业成,善寂调心以为师匠;毕竟不坏大悲所摄,以四摄法广度致远;以智慧力防诸怨贼;善方便力种种合集,四大梵行以为端严;四正念处为金楼观;四正勤孝四如意足以为疾风;五根善察离诸曲恶;五力强浮,七觉觉悟能破魔贼;入八真正道随意到岸,离外道济;止为调御,观为利益,不着二边,有因缘法以为安隐;大乘广博无尽辩才,广布名闻能济十方一切众生,而自唱言:‘来上法船!’从安隐道至于涅盘,度身见岸至佛道岸离一切见。如是,普明,菩萨摩诃萨应当修习如是法船。以是法船,无量百千万亿阿僧只劫,在生死中度脱漂没长流众生。” 佛陀,菩萨修学佛法是为了利益众生,要渡脱众生出离生死轮回,断除欲流、有流、见流、无明流等四种瀑流,需要有承载众生渡过生死长河的“法船”。菩萨所应修习的是什么样的“法船”呢? 首先,需要培养平等心以救护一切众生,这是造法船的基本前提,也叫作成就法船的因缘。 其次,是修习无量清净戒行而积累无量福德。以此作为法船坚牢厚实的船板。 第三,要以修行布施所获得的果报作为法船的装饰。 第四,于佛菩萨而生清净信心,以之作为成就法船的木材。 第五,除了布施、持戒、净信之外,还要积累一切福德作为法船上坚固的缆绳。 第六,通过修忍辱行而获得的柔软心和忆念不失,作为法船上的钉子。 第七,积极增进菩提智慧,作为最好的船木。 第八,修习不可思议的无量禅定,帮助积聚福德、调伏身心,以此作为造船的匠师。 第九,法船是尽未来际广度一切众生的依靠,是由毕竟不坏的大悲心所支持和摄受的,又是由布施、爱语、利孝同事等四摄法来引导的。 第十,法船在航行的过程中,以智慧力觉照一切,从而防止烦恼怨贼的捣乱。 第十一,从智慧所起的善方便力,可以集合慈悲喜舍四大清净梵行,这是法船最美好的装饰。 第十二,身、受、心、法四念处,是法船上的了望台,帮助法船在航行中,时时观察苦、不净、无常、无我。 第十三,四正勤和四如意足所散发出来的精进和神通力量,是鼓起法船风帆的疾风。 第十四,眼、耳、鼻、舌、身五根,相当于观察法船航道的工具。 第十五,信、勤、念、定、慧五力,相当于强大的载船的浮力。 第十六,七觉分能够觉悟大众的昏迷,是降服魔贼的利器。 第十七,八正道相当于八条正确的航线,法船只要驶进八正道的航线,就可以不受外道解脱法的干扰,随意地到达涅盘彼岸。 第十八,止和观是修行的主要法门,止相当于专心驾驶的船长,观能够确保方向正确。 第十九,法船在航行中能够始终行驶在正确的航道,不至于偏向生死、涅盘两边。 第二十,把握缘起规律,确保航行安全。 上面从二十个方面明了度众生到彼岸的法船的意义和作用,而作为船主的大乘菩萨,他们具有广博无尽的辨才,德行名声广布于十方世界,悲心和净行具有无量功德,能够救助一切众生。这些大乘菩萨要极力倡导众生:“来上法船,从安隐道,至于涅盘,度身见岸,至佛道岸,离一切见”。 正如上文所,所有发菩提心的大菩萨们,应当修习上面所的“法船”,进而用这条“法船”在无量百千万亿阿僧只劫中,救度在无尽生死苦海中漂没长流的众生。 【宝积经|经文】 又告普明:“复有法行能令菩萨疾得成佛,谓诸所行真实不虚,厚习善法深心清净,不舍精进乐欲近明,修习一切诸善根故,常正忆念乐善法故,多闻无厌具足慧故,破坏憍慢增益智故,除灭戏论具福德故,乐住独处身心离故,不处愦闹离恶人故,深求于法依第一义故,求于智慧通达实相故,求于真谛得不坏法故,求于空法所行正故,求于远离得寂灭故。如是,普明,是为菩萨疾成佛道。” 佛陀指导修学《宝积经》的第四个要点是为了速成佛道而学。佛陀告诉普明菩萨:除了上面所的三个要点外,还有一个要点:随顺正法的法行,可以使菩萨迅速地成佛。哪些是随顺正法的法行呢? 一、行真实不虚的直心,正观法相而厚集善法; 二、怀有深切的与般若相应的清净悲心,丝毫不放松精进努力; 三、菩萨以追求菩提为乐,所以能够修习一切善根功德; 四、由于喜乐善法,所以时时能够一心正念,常时现前; 五、由于多闻佛法而不厌足,所以能够不断深入法义,具足智慧; 图片 七、由于菩萨除灭了一切爱见戏论,所以能够具足一切福德; 八、菩萨乐于独处僻静,所以能够远离身心的虚妄之相; 九、菩萨不与恶人为伍,所以他的周围也就没有愦闹妨碍修行; 十、菩萨能够透过现实看到本质,能够以第一义谛为自己的依止; 十一、菩萨专注于追求智慧,以通达实相的如实智为目的; 十二、菩萨不懈地追求真谛,真谛本来不坏,所以最终能够获得不坏法; 十三、菩萨追求毕竟空,因为所行中正而能够真实悟入毕竟空; 十四、菩萨追求远离一切烦恼,因而能够证得涅盘寂静。 上述十四点,就是佛陀所的菩萨能够速成佛道的办法。 为什么这样呢?大宝积法门,像恒河一样的广大,本来就不是一下子就能学成的;而我们的色身无常,变化不息,成住坏空,终归于磨灭。 所以我们修学宝积法门,在没有获得正法利益的时候,一定要“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不能因为色身的毁损耽搁了我们成就道业。 【宝积经|经文】 是经时,普明菩萨,大迦叶等诸、阿修罗及世间人,皆大欢喜,顶戴奉校 佛陀完《宝积经》后,在座的普明菩萨、大迦叶、诸子、女、阿修罗,以及人世间的与会众生,无不心生欢喜,纷纷表示要对佛所的大法,顶戴奉行,积极传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