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陵四日行(附录:《宝积经》27) (第3/3页)
,二人安全返回缆镇。 游了好几个景区,算是饱了眼福。 顺便调理了身体,也是受益!
养生到底要注意自我保养、顺应自然! 附录:《宝积经》27 第二十七期 《宝积经》讲记27 上期我们到菩萨度化众生是随机教化,应病与药,根据不同的根机施行不同的教化。 在菩萨的方便教化中,分为毕竟智药与出世智药两类。 菩萨主要通过般若智慧来对治众生的生死苦恼病患,所以叫智药。 什么是毕竟智药 ““”” 【宝积经|经文】 尔时,世尊复告大迦叶:“菩萨常应求利众生,又正修习一切所有福德善根,等心施与一切众生,所得智药遍到十方,疗治众生皆令毕竟。 菩萨所应该时时加以追求的,是利益众生;应该修广大正行,成就一切福德善根,并以平等无差的利他之心,将一切功德施与所有众生; 将他们所获得的智慧之药,遍布施舍到十方世界,给一切众生治疗无明烦恼,一定要使其彻底究竟解脱。这就是菩萨的毕竟智药。 图片 毕竟智药包含哪些内容 ““”” 【宝积经|经文】 云何名为毕竟智药?谓不净观治于贪yin,以慈心观治于瞋恚,以因缘观治于愚痴,以行空观治诸妄见,以无相观治诸忆想分别缘念,以无愿观治于一切出三界愿,以四颠倒治一切倒,以诸有为皆悉无常,治无常中计常颠倒,以有为苦治诸苦中计乐颠倒,以无我法治无我中计我颠倒,以涅盘寂治不净中计净颠倒。 以四念处治诸依倚身受心法——行者观身顺身相观不堕我见,顺受相观不堕我见,顺心相观不堕我见,顺法相观不堕我见。是四念处,能厌一切身受心法,开涅盘门。 以四正勤能断已生诸不善法,及不起未生诸不善法,未生善法悉能令生,已生善法能令增长;取要言之,能断一切诸不善法,成就一切诸善之法。 以四如意足治身心重,坏身一相令得如意自在神通;以五根治无信懈怠失念乱心无慧众生;以五力障诸烦恼力;以七觉分治诸法中疑悔错谬;以八正道治堕邪道一切众生。 迦叶,是为菩萨毕竟智药,菩萨常应勤修习校 那么,菩萨毕竟智药包含哪些内容呢? 菩萨度化众生的最大特点是要应病与药,不同的病用不同的方法加以对治。 ■以三观对治三毒 也就是以不净观来对治贪yin;以慈心观来对治嗔恚;以因缘观来对治种种妄见。 ■以三解脱门对治三种邪见 也就是以诸“斜无常、苦、空、无我的“空观”,对治执着有我的妄想分别;以无相观,对治种种忆想分别妄念;以无愿观或者无作观,对治一心只求出离三界的愿望。 ■以非倒对治四种颠倒 以一切有为法皆是无常的观念,来对治在无常中追求永恒不变的颠倒见解; 以一切有为法皆为苦的观念,来对治那些在有为苦中追求快乐的颠倒见解; 以一切有为法皆无有自我实性的观念,来对治那些企图在无我中追求自在我的颠倒见解; 以无为法涅盘寂静的观念来对治在一切有为不净中追求清净的颠倒见解。 在借助智慧对治烦恼妄见的基础上,菩萨还应修习三十七道品来巩固自己的成就。 ■三十七道品 三十七道品分别是: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由于时间关系,这里就不展开细讲了,大家有兴趣可以查一下佛学辞典,总体而言: ○四念处 四念处,可以使人厌弃一切关于身体、感受、心识和诸法的偏执,从而开启了通往涅盘的大门。 ○四正勤 四正勤能够断除一切不善之法,能够成就一切善法。 ○四如意足 四如意足也就是四种神通,可以破坏由无明妄执引起的对于身心假象的粗重贪恋。 ○五根 五根,可以使众生对冶没有信仰之心,对冶懈怠懒散,对治忘失正念,对治散乱心和没有智慧。 ○五力 五力,可以克服种种烦恼势力。 ○七菩提分 七菩提分,对治那些关于诸法相状的疑惑、忧悔以及错误见解。 ○八正道 八正道,可以帮助我们离邪向正、转迷启悟。 以上这些就是菩萨的毕竟智慧之药,应该精勤修习、永不懈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