缆镇语录_延陵四日行(附录:《宝积经》2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延陵四日行(附录:《宝积经》27) (第2/3页)

如一幅浓淡皆夷水墨画,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给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一路亲水,两襟绣春自然体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初春的柳絮飘飞中,一个游湖的老人忽然昏迷,结果被宋鼎的银针救活了。

    这时,周浩然才知道宋老师原来身怀绝技,而且银针不离身。

    下午四人逛超剩

    周文娟老师大发神威居然抓了一个贼,功夫不减当年啊!

    第三日上午游地静寺。

    地静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是佛教音乐梵呗的发源地之一。

    地静寺,为全国重点佛教寺院之一,省文物保护单位,有东南第一丛林之称。

    地静寺,为中国禅宗大丛林。

    地静寺宝塔,始建于现代,即公元2002-2021。

    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只是游了部分景点。

    一个寺院,王殿是必须看的。

    来到了“王殿”,这么大的王殿在全国是屈指可数的。

    它高达23米多,面积790平方米。

    这檐下的巨匾“王殿”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是中国佛教协会前会长、着名书法家赵朴初书写的。

    上方还影不二法门”的砖刻,由清代翰林院编修、晚清洋务派先驱、吴县书法家冯桂芬所书。

    进入到王殿内迎面的这一尊就是弥勒佛像,他袒胸露腹,笑容可掬,令人感到慈祥亲切,顿生欢快之情。

    再看这殿后的韦驮菩萨。

    他手中的兵器叫降魔杵,又叫宝杵,面向大雄宝殿,他是看护寺院的守门神。

    这殿堂两边的四尊巨大的彩色塑像就是护持佛法的四大王,俗称四大金刚。

    这里的四大王像,素以高大威严,神采威武而着称。每尊高达7.8米,连同神台高9.1米,为国内寺院同类塑像中少见。

    大雄宝殿也是必须去的。

    现在我们来到的主殿就是大雄宝殿,殿顶重檐九脊,高25.8米,进深28米,面阔26.4米,铁力木大柱高约30米,是全寺最大的佛殿。

    整个大殿建筑具有众多的砖雕饰件,这是地静寺的一大特点,为江南其他寺院所不及。

    大雄宝殿的正脊和戗脊,几乎全是用砖雕饰件嵌砌而成,以专门定制的砖雕,打磨雕凿出多种人物、飞禽、花卉等图像,风格纤细典雅,形象生动传神。

    这些饰件都采取中间镂空的“透雕工艺”,既科学地减轻了屋面负荷,又能减弱风力。上端配影倒挂花篮”和“卦络”,体现出富丽华贵的宫殿装饰风格,其细微有致的结构,充分反映了江南砖雕的特色。

    地静寺的木雕古朴瑰丽,鬼斧神工。

    殿上三尊大佛下六角型的“须弥座”,又名“金刚座”、“莲花座”。

    这些佛像前的底座和悬吊在空中的琉璃灯,佛像的供桌等大型木雕作品形成系列,金碧闪耀,气派非凡,烘托出清净佛地的神圣氛围。

    须弥座呈双束腰形,高达3米,周长5.2米,各有11层花瓣。

    第一层大花瓣是神佛,第二层是禽兽,第三层是花卉等等。

    从整个大殿的木雕来看,他们雕刻精美,造型华丽,其内容之广,气派之大,堪称江南寺院之最,给人以巧夺工的艺术享受,过了大雄宝殿来到玉佛殿。

    这是江南寺庙中不可多见的一大特色。

    这里的玉佛,均由佛国缅甸请回的。

    有3尊大型卧像玉佛,我们眼前的这尊卧佛长达5.3米,重12吨,另两尊长3.8米。

    卧佛是佛祖80岁涅盘时的形象,这种卧式称作“吉祥卧”。

    卧像雕刻精美,面容宁静慈祥,两眼微合,从容自在,没有丝毫痛苦的感觉,艺术再现了释迦牟尼佛进入涅盘时的神态。

    步入地静宝塔塔基广场,抬眼望去,是宝塔一二层间悬挂的“龙城象教”的大匾,匾长5米高2米。

    而在塔基四角,高5.3米、全铜铸成的四大王高大威严、神采威武,分别手持的剑、琵琶、伞、龙四件“法宝”,隐含着对“风调雨顺”的祈求。

    每座王像两侧,分别摆放铜铸大象共8只,每只大象高3.2米,长5米。

    另有两根高19.8米、直径3米的九龙柱矗立于宝塔两边,九龙柱由花岗岩雕刻而成,重200余吨。

    龙与象共聚广场,也应了“龙城象教”之。

    此外,广场上还有两只长5米、宽1.8米、高2.8米的香炉,是迄今全国最大的香炉。

    周浩然一行还去礼拜了财神殿。

    还听了大师讲道,主讲人是荣粹法师,是宋鼎的远房亲戚。

    下午,荣粹法师安排了一场义诊,自然是宋、周二位老师大显神威的时候,受益的是地静寺的出家师父。

    晚上游白塔公园。

    第四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