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六章 战场之外见真功 (第1/2页)
晏诗带着兰小忠回到了中帐时,一个时辰还差一刻。 “真是粮草?” 穆王犹自不信重复道,众人皆惊。 “没错,我看得清清楚楚,堆得满满的,都在洞里。” “洞里?” “什么样的洞?” “就是在山腰上,有个好大好大的洞。” “哪座山,你还记得吗?” 兰小忠面对众人七嘴八舌地问话,终于蹙眉停了下来,“哪座山……” “我不认识。” “那山长什么样子?” “山脚有什么?” “洼地西边……开有大朵的紫红色花……” 晏诗率先凑到沙盘旁边,眼神逡巡在该处方向的群山中,突然凝住不动。 “我知道了。” “在哪里?” “怨女峰。” “我看看!” 众人扑将上来,将晏诗险些挤得踉跄。 她毫不留恋地退身离开沙盘,眼神笃定,不知在想些什么。 “你怎么知道是怨女峰?” 穆王抬首问道。 “怨女峰因何得名?”晏诗反问。 “这个听说过,传说那山中有女鬼夜夜呜咽,如怨如泣,幽渺磨人,令人毛发皆悚,极为可怖。” “有说她是被父母丢弃,也有说是丈夫和妾室害死,或是山贼掳掠过去欺辱后杀死于该处,总之因说那女鬼定有无穷冤屈,便称那山为怨女峰。是该县城的一处禁地,平常人谁都不会靠近的。” 晏诗点点头,“不错。小忠说山中有洞,风过洞口,定然啸然做声……” 穆王陡然惊醒,“那声响类似人声哭泣,于是才有怨女传说。实则乃是因为山空有洞,洞则通风之故!” 晏诗:“而且因那传说……” “因有那传说,便无人靠近,粮草藏于其中便更是隐秘。外人看来那是幽冥地府,实则谁知却是天赐的粮仓府库!”穆王忍不住抢过话来,神采奕奕。 晏诗笑了笑,“还有,藏于山洞之中,便可避免地面低洼,窝积水汽之弊,而充分利用洼地平缓,速行车马,及西南草被茂盛,灌木丛生以隐蔽视线,阻碍探查。” “确实,这样一来,任谁也想不到。”穆王咬住下唇,站直了腰身。 诸将却上前:“若是真的,确为绝佳的妙地。然而,怨女峰比风回谷,距离大营,要远上一半路程。即便条件优越,何以舍近求远?” “是啊,这些也不过都是推测。根本上,还是个梦罢了,比起付出了十余人性命的探查结果,实在不足取信。” “还是按原计划稳妥。” 穆王紧闭双唇,低头看向沙盘,良久不言。 “王爷,人马我已经清点好,还望早下决断。” 赢舒城扫视一圈众人,垂目沉吟半晌,终望向晏诗。 “你意见呢?” “西南,怨女峰。” 果然,没有人出乎意料。 “你相信他?”穆王再问了一次。 “要知道,袭粮之际,这种机会只有一次,一击不中,对方就会加强戒备,重兵布防,改变屯粮位置是几乎可以肯定的。” “还有一个月,最多月余,乐水便会完全封冻,在这期间,他一定会死死守住,绝不会给我们第二次机会。” “我明白你的意思。但这话,放在风回谷也是一样。” “我相信他,就像你信我一样。只有更多,没有更少。” 穆王听出这话中少许的带刺,沉默了一瞬。 黑子适时道,“王爷,要不,两处各派一队人马?” “如此自然是好,可是什么叫奇袭。” “所谓奇袭,重点便是趁人不备,出其不意。风回谷和怨女峰,二者一南一北,最快的路线便是分两路进军。相应便要两路接应,如此浩浩荡荡,兵力骤减,引起旁人怀疑不说,极易被敌军察觉。” 他语调一如之前,可黑子却听得背心冒汗。 “两路倒也不是不可行,”晏诗突然道。 “我带人先走,往西南。另一队稍晚一刻出发。绕道北上。” “一来由我这边先吸引注意力,北上那支队伍便能更隐蔽。二来,此地距离西南更近,我若得手,便放出信号。另一支队伍便可及时回撤。这样就能避免风回谷距离营地太近,队伍覆灭之险。” “倘若我扑空,便放白色信号。能迷惑一会是一会。另一边则继续前进即是。” “这想法不错!” 有将领喜道,“傅统领,噢不,副帅竟然对兵法也如此娴熟。” 穆王却仍眉头不展,“这办法好是好。可是还漏了一条。” “哪一条?”晏诗奇道。 “如果怨女峰和风回谷,都有粮草呢?” “王爷的意思是,杨吉会分开放?” “他人数逊于联军,如此分兵多处,历来兵家之大忌。他当不会如此。可保不齐,反其道而行之,未预胜先预败,也是有可能的。” “如此一来,即便我们烧掉一处。剩下的一半也足够杨吉撑过这个月。” “所以除非怨女峰有全部粮草,否则另一队都要杀到风回谷,一探究竟。” “这样,”穆王冲她道,“若你发现怨女峰藏着的是全部粮草,至少八万石,才放红色信号。否则皆发白色信号。” “就这样决定!”晏诗一拍几案。 “不过虽然兵分两路,人数却不能多。” 穆王看着她,隐有忧色。“我不可能给你五千。” “我明白。三千!三千就行。一人一半。” 晏诗踌躇满志,敌人如此隐秘,就是为了节省人手,守军定然不会太多。 “两千。” 穆王出口得有些艰难。 “我只能给你两千,风回谷距离敌营太近,四千,已经是我的极限。” 晏诗看着他咬紧的牙关,心中的话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