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20 新的征程 (第3/3页)
自愿取消八旗制度,愿释放所有旗人和奴才, 和平共处的风向这么明显, 多尔衮等人知道肯定有陆长乐的授意或默许, 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他们很清楚, 胳膊拧不过大腿,还不如主动一点, 要是陆长乐心里有这个意思,能搏得他的好感, 要是陆长乐心里没这个意思,也会开口拒绝, 陆长乐也懒得跟他们做表面功夫, 许诺给他们晋爵,再委以重用, 然后下令废除八旗制度, 所有旗民、旗奴即时变成建州省子民, 老寨对多尔衮等人意义非凡, 陆长乐把它赐给多尔衮、代善等人, 至于沈阳的皇宫,改造后成为建州府衙, 第一任建州巡抚,就是老好人代善, 谁叫他听话,没什么野心呢。 至于多尔衮、多铎、阿济格这些骁勇善战的将才, 西有莫卧儿王朝、欧州各国, 北有罗刹国, 南下有吕宋、暹罗、缅甸等国, 东有一直不报臣服的扶桑国, 派他们率领建州、蒙古铁骑,配合保乡军犀利火器, 简直就是绝配。 解决了内部矛盾,陆长乐长长松了一口气, 看着维修了一年多、已经焕新一新的紫禁城, 陆长乐若有所思,在陆长严耳边说了几句, 很快,一只只信鸽振翅而起, 用力扇动翅膀,向四面八方飞去, 接到飞鸽传书的人都很兴奋, 那是赶赴京城的命令, 天下定,四海一, 是时候论功行赏了, 接到命令的人,一个个盛妆打扮, 昂首挺胸、招摇过市般进京, 作为陆长乐老家和发迹地的福建, 队伍更是庞大, 陆晋远亲自率着福建水师,护着十二条大船, 二叔公、杨正保夫妇、杨璇母子还有陆杨两人族的族老、房头等人, 还有陆杨两族的友好氏族代表, 像早早支持陆长乐的程立业等商人,也在受邀的行列, 船队由闽安镇码头启航,扬桨起帆,全速前进, 要赶在年前抵达。 公元1646正月初一, 陆长乐在群臣的拥簇下,在紫禁城内最大的殿宇金銮殿举行登基仪式, 取国号为兴, 封杨璇为皇后,儿子振中为太子, 富晓娜为顺妃,富晓婷为宁妃, 杨正保为闽国公,甘辉为英国公,陆晋远为卢国公, 陆长威、陆长胜、杨启军、陆长富、杨正蒲、陆长庚、陆思明、陆晋东为开国县侯, 陆长兴、陆长严、陆长和、程立业、柳如风、陈七、宋应星等人, 跟随陆长乐一起战斗又立了大功的人,都获得应有的回报, 多尔衮最早归顺,也立功最多,被封为开国县子, 迟迟才投靠陆长乐的是李定国,凭着李自成的尸首和后面的战功, 等级跟多尔衮一样,都是开国县子, 代善、阿济格、多铎、祖泽润,也凭战功授为开国县男, 成功挤入贵族行列, 对他们来说,由战俘晋爵,很满足了。 登基当天,陆长乐一口气封了四名国公、八名开国县候, 开国县伯三十二名,开国县子和开国县男加起,有一百七十六人, 授勋完毕,成功晋爵的人齐齐跪下谢恩, 陆长乐看着殿下跪成一片的人, 突然回想起自己刚到这世上,目睹陆杨两族械斗时, 心里发出【王候将相宁有种乎,和尚做得、乱贼做得、建虏做得,谁说自己做不得?】的宏愿, 真到达成的这一刻, 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陆长乐没有第一时间让他们平身, 用诱惑的语气说:“众爱卿,尔等对现在的授的勋位还满意吗?” 众人一下没回过神, 怎么有这种问题, 估计也就那几位国公能真正满意, 说不满意,还能晋升不成? 这个问题,太难回答了。 还没来得及回应,陆长乐抢在他们面前开口:“大功就那么几件,有能耐的人,岂能轻易满足,朕登基之日,罗刹国竟然没有派使团称臣纳贡” “朕决定惩罚罗刹国,哪位爱卿愿意替领兵出征?” 现在人强马壮,还有无敌火器, 不夸张地说,凭现在的军事力量可以席卷天下, 几十万骁勇善战的将士, 就这样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太可惜了, 每天锦衣玉食、左拥右抱, 很容腐蚀人的斗志, 还不如让他们去征战天下, 至于罗刹国没来,那是自己根本就没通知它, 找一个理由而己。 这次不仅罗刹国没派使团前来称臣贡纳, 像莫卧儿王朝、扶桑、吕宋这些,都没有, 安份守己,不是陆长乐的个性, 作为一个有见识、有野心的穿越者, 目标不仅仅是诗歌和远方,还有星辰和大海。 陆长乐的话音刚落, 不少跪在地上人的眼睛都亮了...... 《全书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