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四章 住在山里的那些日子(三) (第2/2页)
山屯儿签订了代种代养协议,捋顺了合法性问题,靠山屯儿开工了。 有文昊的充足资金,那就别客气,先把豆腐坊、磨坊、挂面厂、鸡场、猪场建起来,今年就可以见效益。 春麦收获之后建房,然后是油坊、山楂厂,这样,在秋季收获之时就能用上了。 几个有经验的人和胡义组成林下经济开拓组,任务就是探查山林,确定种植和养殖的作物和动物,确认合适的种植养殖地。 文昊和狐影就在这个队里,顺便挖参。 有这帮子人在旁,和先前文昊自己的走马观花相比,又是一种新的调查方式。 更精细,更深入,更有目的性,有山林猎人的经验做参考,让文昊对山林和作物生物的了解快速而深入。 先前在山林独行时萌生感觉逐渐清晰起来。 原来曲厅长问政时,文昊描绘的未来“山清水秀,万物共存”的图景不再仅仅停留在幻想之中。 “原野上不是农田,就是森林,河流湖泊点缀其间, 莽莽原野上,鸟鸣鹰啼之中,隐约分布着村庄,集镇,职能小城, 他们之间道路相连,时隐时现,大城市、工业区、矿区被原野包围其中” 这种本应在幻想中景象,已经开始在文昊脑海里清晰起来,并逐渐形成一种强烈的愿望。 十号的时候,他让狐影护着一个装了一百万白头鹰元的皮箱,去了省城。 随身带去了三封信,一封随钱箱给老马,一封给周秉义,一封给郑娟。 随行的还有天空的两只海东青,玉爪白羽,翅膀上间杂少量黑翎,很是神俊。 他们是那十天远足的收获之一,文昊不知羞耻的给他们取名大玉儿,小玉儿。 最近几天,他俩和胡义养的那只一起,独霸了靠山屯儿附近的天空。 让狐影带他们出发,主要是认门认人,门是四合院,人是郑娟,方便以后文昊给他们送信联系。 而他自己,则跟着胡义他们,忘我的投入到了山林探查里面去了。 给老马的信说了两件事, 一是这批钱的来历,推说是来自教官的记忆。 二是在售卖房子时候,希望他先保证光字片街坊的优先权,而且,多余的房,其他人购买,房价要加五成。 给周秉义的信就说了一件事儿。 学校放暑假了吧,看一本书不如做一件事儿,来吧,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我在这里等着你们! 而给郑娟的信儿,则是介绍了胡鹰是他流浪时的哥哥,在濛江偶然相认,这次让他去家里认门。 又说了分别的这一段时间,自己做的事儿,让她和娘放心,照顾好光明,还要喂好黑虎七兄妹。 以后会让大小玉儿经常给她送信儿,想回信儿也可以交给它们。 狐影回来的很快,他除了在家里住了天,陪了郑母他们之后,就带着周秉义他们返回了。 这次来的是读书会的全部人员,还多了几个要好的校友,他们觉得像度假一样,看什么都新奇。 好在周秉义实在是太靠谱,只要吃喝到位,根本用不着文昊cao心。 文昊索性也还是全身心投入山林调查事业中去,并且有了建立护卫组、测绘调查组、环境科研组,整合研究环境保护和进化的想法。 他考虑分为水生、陆生两个方向,水生方向的研究,计划放在吉春城外的那些水泡子湿地,陆生方向的研究,就放在靠山屯儿。 靠山屯儿的工厂建的很快,配套的设备也陆续到位,就是豆腐坊和面粉厂需要的设备一时间买不到。 文昊就去了一趟县城,照例包了小院,用空间做了二十台大型石磨放了出来,以后油厂也用得着,土法上马先搞起来。 先做到,再做好,循序渐进的道理还是明白的。 前世石磨生产的东西还更吃香呢! 牛大叔派人用马车牛车拉了两天,边拉石磨边安装。 过了七月下旬,收了小麦,种上白菜,靠山屯儿的豆腐坊、磨坊、挂面厂等,先后开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