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四章 住在山里的那些日子(三) (第1/2页)
“说到哪里了?哦,第三,第三就是林下经济了……” “靠山吃山,这大山是个宝啊……” “哎,胡叔,你这护林员可做好了,不经允许不能让人砍一棵树,要看好这青山啊……” “这山林下能干好多事儿,可以养鸡,可以养猪,可以种木耳、蘑菇,可以种甜菜,种药材,养人参……” “总结起来就是林菜、林药、林粮、林禽、林畜、林果、林菌、林草,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因地制宜就好……” “说到这里,想起来了,我是来挖人参的呀,咋种起地来了……” “挖,挖,明天就带你去挖,都挖走……”胡义忙不迭的说道。 “牛大叔,我这次回去,学生差不多放暑假了吧,我从吉春给你叫来一些学生吧……” “虽然没干过活儿,但他们可都是好劳力啊, 还读过书,是技术兵种啊,脑子肯定转的快,只要肯干,还是能想不少办法的……” “我找个厉害的带队,不怕他们不听话……” “让他们自带粮食,嗯,到时候队上出几台马车,拉回来就是……” “别怕累着他们,反正也用不坏,他们也需要学些种地本事了,以后会用的着的……” 几个人听着少年唠唠叨叨,几个人之间也唠唠叨叨,说了差不多一天。 后来,几个大人全醉了,当晚就没回…… 第二天,牛大叔让胡义送他,一大早就回到了靠山屯儿。 但他一转身就又回来了,只是这次回来不是一个人。 可了不得,靠山屯二十八户的所有男女当家人,包括所有在家的十多个小伙子,赶着五辆大车,一起过来了。 当然,人是步行,车上拉的都是木料,整个队伍浩浩荡荡,要不是胡义旁边跟着,狐影几乎以为是来抢劫的。 到地方后,牛大叔大手一挥,留一部分小伙子在院外卸车,做木料前加工。 另一部分小心的沿着规划好的道路,走到东厢房位置,在老手指挥下,挖地基,打桩,开始盖起房来。 剩下各男女当家人,在牛大叔、老药子带领下,也是小心的沿着道路,开始仔细观察起来。 虽然刚下种,出苗还要几天,但是在这些干熟了农活的人眼里,哪有秘密,不一会儿就了解了一个干净。 还时不时有人过来,满脸好奇的来到目瞪口呆的哥俩儿面前,感谢文昊,顺便揶揄狐影。 “这孩子长的真精神,咋这样有本事咧……” “小鹰,你也是做哥的,只顾玩,原先看还挺出挑,这和你弟弟一比,差了不老少啊……” 搞的兄弟俩落荒而逃,跑去和几个大婶帮忙做饭去了。 人家自带工具、木料来盖房,不要工钱,饭还是要管的。 也是胡义家底儿殷实,还有文昊带来的诸多东西,rou罐头大锅多煮,米汤熬上,二合面馒头蒸上,管大家伙儿好好的吃了一顿饱饭。 人多力量大,搭积木似的,不到傍晚,房子就完工了,等第二天做一些细节处理,就是一座结实的屋子。 牛大叔带着各当家人,在院子外面山林里,边走边察看,边看边讨论,除了吃饭,几乎讨论了一天。 最后又把文昊叫过去,现场答疑解惑, “昊子,林下选什么东西种,有啥注意的没?” “当然有,核心就是因地制宜,先要考虑眼前最需要的,也要兼顾长远,还要考虑靠山屯实际, 比如蘑菇,养鸡,两三个月就能挣钱, 比如人参,虽然时间长了一点,但能挣大钱, 靠山屯人太少,耗费人力太多的就不合适……” …… 最后,大家就确定了今年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虽然已经是七月份,庄稼什么的今年已经不可更改,但还是能做不少事情的。 为以后计,大家决定接受文昊的意见重建村庄,只是决定把时间往后推一下,放在各个工厂建设之后。 于是,在文昊代表街道办和幼儿园跟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