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唳于台_第十三章 救兵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 救兵 (2) (第3/3页)

骂:你他娘的想要归隐田园,大可尽早,莫要误了边务要事。这时候一个中年男子咳嗽一声,从一扇厢门走了进来,看到贺知节,不由得眉头皱起。贺知节赶忙迎上前去,躬身行礼,说道:“末将贺知节见过镇守使大人,我有紧急军务禀告。”

    这镇守使姓陈,本是言官出身,只因上书畅言治边方略,才被擢拔到腾关任职,到任以来,方才明白说易行难的道理,整日盼着太平无事,熬过任期便可调回东关,看到贺知节最是头疼,当即叹道:“贺将军,我上回便与你说过,库房早已空空如也,拿不出钱来修整武备,还是等秋后收上来赋税再议吧。再说本朝与南郡息兵晏武已历几十年,也用不着如此急促。”贺知节赶忙打断他的话,说道:“大人,我今天来不是为了这事。”他转身招呼石小川上前,说道:“快如实向大人禀报。”

    石小川一五一十将前番说过的话又说了一遍,这位陈大人的脸色越听越难看,终于按捺不住,冲着贺知节呵斥道:“真是一派胡言!少主怎么会私自离开皇城?若是有紧急边务,怎么会没有塘报送到?你整日想着打仗立功,连这种无知小儿信口雌黄竟然也会相信?”他越说越气,一拍桌子,就要离开。石小川见状大急,猛冲上去,拦住了他的去路。

    陈大人倒是一惊,喝问道:“你……你想怎么样?”石小川想起田小二给他的信物,赶紧从怀里掏出,呈递上去,说道:“我这里有少主的信物。”陈大人将信将疑地接过,展开一读,是一封手书,上面写着:速来救驾。落款处盖着个印章,似乎匆匆盖就,颇有些模糊,勉强认得是“昌邑王印”的字眼。他知道少主箫炼曾封为昌邑王,不由得感到有些犹豫。

    贺知节见状,赶忙说道:“既是有少主的手书,那是断然不会有错的,陈大人,你将兵符给我,我这就调兵去接应太子爷。”陈大人缓缓摇头,说道:“没有朝廷的塘报,擅自调兵,这是谋逆大罪,岂能轻举妄动?为今之计只有一面上报朝廷,一面派出斥候,先去小石峡打探消息。”

    石小川听了大急,喊道:“这哪里还来得及?”他情急之下,喊得声音大了,倒把陈大人吓了一跳,顿时气恼,喝道:“我念你小儿无知,不去治你妄言之罪,竟在这里大声喧哗。来人,给我把他轰出去!”门外奔进来四五个侍卫,就要拿住石小川,将他架着,驱出府去。到这时,石小川已是豁出去了,等那几名侍卫到得跟前,使出连环腿,上一脚、下一脚,左一脚、右一脚,将那几名侍卫个个踢得跌出了正厅。

    贺知节一看,不由赞道:“小兄弟,看不出来,你居然好俊的功夫!”陈大人听他大加赞叹,更是恼火,喝道:“贺知节,你是要造反吗?还不把他拿下。”贺知节心想,今日之事闹到这个份上,左右是不能善罢甘休了,只能赌上一赌。他走上前来,口里答应着,“是,是,末将这就来拿他。”他一伸手抓住了陈大人的手腕,稍稍用力,把陈大人疼得几欲晕厥。

    贺知节双目直视陈大人,说道:“镇守使大人,有劳你命人将兵符取来。若是我侥幸救下太子爷,这份功劳归你,若是我上了这小儿的当,所有罪过由我一人承担。你看如何?”陈大人试了几次,想要将手挣脱出来,哪里能够,气急败坏地说道:“贺知节,你可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什么?”贺知节厉声喝道:“贺某一心想去搭救太子爷,若有差池,砍我脑袋便是,还要啰嗦什么!”

    陈大人气为之一沮,只得命人捧来了兵符。捧兵符前来的正是那位管家,他心里一阵慌乱,心想:我还以为这贺知节学会了打点应酬,怎么越发胡闹起来?居然连兵符也敢硬抢。他双手颤抖,将兵符捧上前去,贺知节一把夺过去,抬腿一脚将他踢倒,那把匕首就掉在了地上。

    贺知节抢步上前,弯腰捡起,掖入腰间,笑道:“这把匕首是老子舍命从一个敌将手中抢来,要送人也是送给打仗的将士,你可不配。”管家哪敢说话,再看到陈大人投过来厌恶的目光,想到自己私下索贿,这是被发现了,吓得一哆嗦。

    这时候贺知节已经带着石小川走到大门之外,贺知节回过头来,看了看兀自呆立大堂的镇守使大人,冷笑一声,突然从身旁一名兵丁的手中夺过来长枪,呼的一下,掷了过来,正插在中堂的那幅书轴上,他大声喝道:“我这就去调兵,镇守使大人就请关闭府门,静候佳音,若是再行阻拦,贺某可就不客气了。”陈大人哪里见过这种阵仗,又惊又吓,连声喊道:“快去关门!”

    贺知节重新上的马来,带着石小川赶奔兵营,到的兵营,将手中的兵符一举,对应值的领兵官喊道:“快快点齐人马,老子要出兵。”领兵官见他兵符在手,不敢怠慢,立时擂鼓,将戍守此地的一千余名官兵聚齐。贺知节看到这些官兵盔甲不整,兵戎不修,心中暗骂。他略一沉吟,朗声说道:“各位兄弟,我有一个搏命的差事,需要三百人,跟着我去往小石峡,接应太子爷回朝,若是运气好,遇到些虾兵蟹将,一打就跑,若是运气不好,便是场恶战,凶多吉少。谁敢与我同去?”听他说要去小石峡,领兵官心里打了个格愣,心想:小石峡在南郡国境内,深入达七八十里,若是带兵闯入,岂不是要开战了?

    那些官兵听得也是面面相觑,一时不知如何应对。贺知节见他们犹豫,指了指站在一旁的石小川,冷笑道:“这位小兄弟敢舍命从南郡国逃出来,替太子爷来求救兵,你们一群男儿竟然都是缩头的乌龟吗?这一仗若是死了,那是一了百了,若是留得性命,哪个不是封王封侯?”

    终于有那官兵听得心热,越众上前,喊道:“愿听贺将军调遣。”既是一人挑了头,有那胆大勇猛的便个个争先,站到前面,片刻功夫便聚齐了三百人。贺知节正是要挑出那些彪悍的官兵,当即命人替他们备好了马匹、兵刃,再带上三天的干粮,又让人替石小川找来一副盔甲,等收拾得停当,便一马当前,领着这三百人奔出了腾关。

    一路之上,腾关的百姓陡然见到,个个心惊,不由得去想:难道是要打仗了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