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31章 八百人劳动场面 (第2/2页)
总不能让这些人把个人物品丢到一边,然后直接到田间地头开始干活。 “那就打扰老乡了!”带队的老师倒也干脆,直接领着同学们就跟着老乡去到打扫好的房间。 此时,就在老师同学们准备稍微休息,并且整理个人物品时。 有村民送来的热水,甚至还有人从大锅里盛了饭菜。 “谢谢,谢谢!我们早上用过饭了!这,这就留着午饭吃吧!”看着热情的乡亲们,老师跟同学自然不好拒绝。 不过,当老师跟同学们看清端来的饭菜到底是什么的时候。 一个个彼此对视,感觉有些惊讶。 几乎是满满的几大盆rou。 难道说现在的农民生活已经如此之好了吗? 还是说因为今天的劳动,特意准备的饭菜? 一时间,大家也不能找出准确的答案! 反正要在这里住上一段时间,相信能够发现大家的真实生活状况。 这次前来的专家团队,两名老师带队,八名学生作为助手, 其中还有两名女学生! 腾出来的房子一共两间,两名女学生受到了特殊优待。 而另外老师跟男同学,则要八个人住在一间房。 不过,对于这样的分配,没有人有任何的怨言! 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底层的农民致富,这不就是他们上学时所期许的理想吗! 如今,真的有机会带领一方百姓,靠自己的知识奔向幸福生活。 大家根本不在意居住环境跟生活条件,满心期待着早些建设完毕暖棚,同时早些开始育苗种植。 半个小时之后,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村口那一块块的依山势而建的梯田。 毕竟是太行山的深山区,这里不是平原,没有一望无际的田野。 有的只是依照山势修建的梯田! “老师,这样的环境会不会太困难了一些?”看着每一块儿田地大小不一的样子,有同学瞬间感觉到了理论知识,跟实际情况有巨大的出入! 在学校里学习的时候,每一个暖棚的面积都有规定的大小。 毕竟暖棚除了使用透明的塑料布接收太阳能之外,有的时候还要生火为暖棚供暖。 一个炉子能带多大面积,这有着最严谨的科学依据! 而现在目前看到的情况,买一块地蜿蜒曲折。 毕竟都是依照山势修建,一座大山也不可能像一面斜放的镜子一样光滑! “这里目前来看,一共有六七十块梯田,目测大概有三四十亩的样子! 这都是老乡用手一点点修出来的地,当年他们兄弟的时候肯定没有条件动用机械设备。 别说是这太行山的深山区,就是广袤的大平原,也不是所有地方都有动用机械设备的条件。 既然是老乡用一双双手修建出来的土地,我们就必须要保证不能浪费一丝一毫。 今天所有的工作,就是在这村口的这些田地里进行测量。 一定要最大限度的利用好每一寸土地!”老师命令下达,同学们立马开始了测量的工作。 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忙碌了起来。 而在村口不远处,几十个大帐篷也支了起来! 帐篷很厚,体积也非常的大。 从织好的一间帐篷里望去,估计里面最少能睡十几个人! 如果天气再冷一些,甚至能睡二十个人! 虽然县里准备好了足够的帐篷跟棉被。 但是帐篷下面需要铺垫的东西却没有。 好在这里是山区,而且已经到了深秋时节。 山上的接近一人高的野草,足够收割回来铺在地面上充当床垫。 当人们发现没有铺盖的东西时,立马有人在村子里借了镰刀,带着一队人上身负责割茅草! 时间过得很快,一直到太阳渐渐西落。 几十个帐篷中,大家所需要的茅草也全部收割到位。 原本早上的时候,看上去那些还会随风摆动的野草,此时早已经是光秃秃的一片。 连续几个山头,皆是如此。 仿佛是一个头发飘逸的少年,被人瞬间剃成了光头一样。 有足够厚的野草铺垫,再加上县里提供的被子。 临时凑过几天,没有任何问题。 只要大家不常住,偶尔住几天还会觉得很新鲜! 毕竟一大群男人住在了一个帐篷里,晚上还能够闲聊一会儿。 在这个年代,可不是所有人都经历过学校宿舍的洗礼。 甚至对于很多人来说,这种居住条件,对他们来说也是第一次的接触。 虽然以前也有整个村子出动的工作,但是毕竟都是在村子附近工作,很少需要住宿在村外的情况出现。 即便是干到很晚,也有足够的时间回家里去休息。 然而就在这些帐篷搭建完毕之后,原本回村子里通风报信的人,现在又带着一帮人赶了过来! 好在帐篷足够多,每个帐篷住二十个人,现场整整四十个帐篷,八百个人规模很是庞大! “你们来的可真是时候,活是一点没干。刚好赶上饭点儿!”此时,帐篷区前面搭建了一排灶台。 十口大锅之中,正飘散着满满的rou香味! “你们干什么了?”后来的人一边闻着rou香味,一边好奇打着的帐篷! “支帐篷,上山割茅草,还有下午搬了一下午的砖!没看到村口的那些地里面的砖吗? 都是我们在河边一块块搬回来的,每个人背个六七十块砖,这一下午我背了有三十次差不多有两千块砖。 等明天,还会有更多的拖拉机来送砖,到时候有你们干的!”说话时,还拍了拍对方的肩膀! 然而就在大家聊天的时候,突然间天上传来了轰鸣声! 两个巨大的黑影,呼啸着向帐篷区几十米外的梯田靠近。 虽然相隔几十米,可是仍旧感觉到那狂风席卷而来。 此时在场的数百人,全都好奇的看着。 ”这就是直升机呀!“对于很多人来说,这还是人生第一次见到! “直升机送来的东西,大家赶紧去帮忙搬货!”就在此时,林平站在帐篷区最前沿,指挥着大家干活。 这一次直升机送来的东西,是八百人要使用的餐具,同时直升机还送来了大量的啤酒,红酒,白酒。 此时,在这个年代,也就白酒适合农村。 八十年代,普通乡村的人还不习惯啤酒的味道。 而红酒,其实就是兑了色素的红糖水,压根没有任何葡萄的味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