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31章 八百人劳动场面 (第1/2页)
在这个普通职工只有二三十块钱月工资的大背景下。 一天就能挣到十块钱,简直突破所有人的世界观! 大家不敢相信耳朵听到的话,可是一个能够在县城里到处捐献物资的人,应该不会在意这区区十块钱的承诺。 毕竟捐献的那些衣服鞋子书包,就远远超过了这个价格。 再加上,听说这人在学校中还要到处搞工程。 翻新学校,修建新的教学楼以及学生的宿舍楼! 这所要浪费的钱财,可比今天给的工资要多的多。 如果换是另外一人,哪怕就是县长在这里,哪怕这些话出自县长之口,恐怕也未必能够让在场的所有人完全相信! “一天十块钱,我的老天爷呀!是年底结账,还是现在就给呢?”听到有十块钱的报酬,有的人激动的跟身边的人小声探讨! “管他呢!不管是今天给,还是年底结账。只要给钱就行! 现在这个时候又不是农忙时节,天天在家里闲的没事儿干,现在一天有十块钱的工钱,还想那么多其他的干什么?”身边有人马上纠正对方的态度。 毕竟,相比整天在家闲着,别说是十块钱,就是每天一块钱也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工作! 每天一块钱一个月下来还有三十块钱,这都赶得上市里面工人的工资了。 “什么钱不钱的,咱们谁家没个上学的孩子!衣服书包鞋子,哪个不用花钱? 人家白给了咱们这么多东西,就算是咱们白干活,只要管吃就够了呀! 人,不能只看眼前,更要懂得感恩。 人要是不懂得感恩,跟家里的牲口有什么区别?”有年长一些的人,觉得收与不收都无所谓! 只要给大家伙准备个住的地方,每天管饭就已经够好了。 听着有人说不给钱也可以干,一时之间很多过分激动的人,脸上有了一丝羞愧之情! 想想也是如此,自己家孩子可从来没有要求过穿新衣服,买新鞋子,更没有奢望过买一个如此漂亮的新书包! 在这个年代,很多衣服鞋子都是哥哥穿完弟弟穿。 或者亲戚家孩子穿完,自己家孩子穿。 反正小孩子长身体一年一个样,衣服洗洗干净能穿就行。 就算是破了,打个补丁一样是好衣服。 虽然大环境如此,可是小孩子们并不懂生活的苦。 有时候还是希望能够穿一些漂漂亮亮的衣服。 作为孩子的父母,没有能力满足孩子的愿望。 而现在,一个好心人送来了这么多东西。 甚至细心的连铅笔盒都装满了笔! 如此细心的举动,证明了对方是一个特别有爱心的人。 帮这样的人干活,算是回报之前的恩情。 人活着,就应该如此! “六子,吃完了碗里的饭,你回村子一趟! 一来,把这里的消息跟各家各户说一下。通知一下家里人,这两天我们就不回去了。 二来,让村里其他的男人们,也赶紧过来帮忙干活。 记住了,千万不要提钱的事儿。 你要是一提钱,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年长的人看着一起来的一个比较年轻的小伙子说道。 “六子,跟你三婶说一声,家里面的地窖等我回去了再挖!让她不要担心,咱们在这边儿吃的好住的好。 况且听他们说,只不过是在地里面盖几个围墙,然后围墙上面铺一层透明的塑料布! 这点活儿不多,顶多也就两三天的事儿。”村里面一起来的其他人,也赶紧跟六子交代情况! 避免家里人担心! 而此时此刻,有这样想法的并非一个村子。 其他村子里的人,也都派出了人回去禀报消息。 很快,吃完饭的人开始了登记。 虽然很多人不主张要钱,可是林平放下的话,如果不登记将不会容许在这里工作。 同时,不登记的话,无法有效统计需要安排多少人的吃饭跟住宿。 既然话说到了这个份上,即便是抱有报恩的心态,也不能给对方添乱不是。 于是,一个个人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虽然在场的很多人识字不多,但是写自己的名字还是没有问题。写名字,无非是漂亮跟不漂亮的区别! 陆续登记完的人,在本村人的带领下,回到了小河桥边! 没过多久,桥那边陆陆续续听到了车子的发动机轰鸣的声音! 几分钟之后,七八辆卡车转弯进入到众人的视野! 当第一辆车子靠近河边时,车上跳下来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 “这七八辆车都是塑料布,还有县里准备的帐篷跟棉被。这些东西京城里那些同志们已经签字验收。 要是没什么问题的话,就指挥大家卸车吧! 林先生定的那些红砖还在路上,县里面一共征用了六十辆拖拉机。应该再过一个小时,这些拖拉机就会陆陆续续赶到。 另外,在我们这几辆卡车后面,还有两辆212吉普车。 农业专家就在车上,随时可以开展工作!”县里的同志把情况跟村长汇报了一遍。 “大家动起来,先把这些帐篷搬到村子边上支起来!另外这些塑料布,也又回到村子里妥善保存。 等需要封顶的时候,再搬出来使用!”村长姥爷指挥着全场开始干活。 几百人只用了一个回合,就卸完了这七八辆的卡车! 甚至很多人排着队来到卡车前的时候,货物已经清卸完毕! 就在几辆卡车刚刚卸货完毕的时候,农业专家乘坐着吉普车进入到大家的视野。 村长看到之后,马上上前招呼贵客! 农业专家带着自己的几个学生下车之后,看到如此热闹的工作场景也是十分的感慨。 “当真是人多力量大!在县城装车的时候,可是装了一个多小时!而你们这边卸车的时候,恐怕连十几分钟都没用完!”由于车辆不能过桥,大家只能步行着进村。 很快,农业专家带着学生们进到村里见到林平! 林平很热情的上前跟大家一一握手。 “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真的很感谢大家能够来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民进行反季节种植! 我代表我们公司,更代表这里的贫困乡亲们,感谢老师同学们的到来。 村里面已经给大家准备好了房子,请大家暂时休息半小时,也把自己的个人物品整理一下。”林平看到这些老师跟学生们都背着被褥以及个人生活用品,心中更是感觉到敬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