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三十八章:消沉的赵辅 (第2/2页)
所谓千里江陵一日还。 巴蜀的优势,便是如此。 所以但凡南北分治。 巴蜀就是南北双方争夺的重点区域。 另一个重点区域,就是淮南地区。 所谓守江必守淮。 位于淮河以南地区的这片广大的平原地区。 不仅河网密布,农田众多。 而且这里也是进入长江的核心区域。 北方势力要想南下。 就必须要突破淮南。 同样南方势力要想北上,同样要占领淮南。 所以北方势力进入长江,就必须以淮南为跳板。 南方势力要想北伐,或者固守长江。 就必须要据有淮南。 这也是古往今来,南北势力争夺的焦点地带。 从三国,到两晋南北朝,再到五代十国。 无不如此。 另外一个重要的区域。 便是以襄阳和南阳为核心的江汉平原地区。 这里西接秦岭,东连大别山。 位于南北分界线秦岭,淮河的正中区域。 独特的地理位置。 决定了襄阳地区自古以来所扮演的重要地位。 所谓一部中华史,半部看襄阳。 襄阳地区和淮南一样。 是南北两大王朝争夺的焦点区域。 两方遥相呼应,互为犄角。 要么是南方政权北上的跳板或者防御北方的基地。 要么就是北方政权南下的必经之地。 而襄阳地区又因为向北直接连接了河南,连接着华夏中原核心区。 所以自古以来,北方政权要想南下。 大半都会选择由襄阳入江汉平原。 这也是襄阳自古以来,为何战事频发,你争我夺的真正原因。 而如今江阴,武进失守。 金陵几乎无险可守。 江北的六合,江浦,加上滁州,和州等地并无大军驻扎。 而安庆和泸州诸军也已向北,支援中都凤阳府去了。 再加上南方的广德,宁国,徽州等地也已备受威胁。 如今的金陵虽然城高池阔。 但是外无险阻,内无大兵。 真正的空城一座。 如何能守之。 而若是想守住金陵。 要么从南方江西和南直隶南部调兵,要么从中都调兵,要么从湖广调兵。 但是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从这些地方调兵,便会削弱这些地方的防备力量。 让汉海王国其他地方各军,畅通无阻。 可谓是腹背受敌。 但要是不调,金陵很有可能不保。 各地也不见得会抵抗住汉海王国的进攻。 难道真的只有放弃金陵,全力守好淮南和襄阳为上吗。 难道东南真的不能保全了吗。 难道真的只能按照汉海王国所给的以秦淮为界吗。 如果不是。 如今我大明又拿什么挡住汉海王国的进攻。 又拿什么守住太祖所在的南京与祖宗所在的中都。 如果南京和中都都失守了。 哪怕是汉海王国就此停止了进攻。 哪怕是最终和我大明南北分治。 这祖宗宗庙之地。 又怎可如此轻易放弃。 别忘了,赵辅也是凤阳人。 祖宗坟墓都在凤阳。 难道说舍弃就舍弃吗。 退出金陵,全力守卫中都和襄阳。 或许更有利于如今的大明。 但是,让赵辅选择。 赵辅又如何能做此抉择。 连祖宗都失去了。 那大明还是大明吗。 不,我绝不退出金陵。 虽然赵辅有些消沉。 但是确并不打算退缩。 “传令下去,命湖广诸军要么北上驻守襄阳,要么东进驰援应天,命应天各地做好战斗准备,本堂誓与金陵共存亡,哪怕战至最后一人,也绝不退缩” 赵辅说完,左右立刻领命而去。 赵辅看了看天空。 暗暗发誓。 就算大厦将倾,我也要扶上一扶。 只要有我在一日。 我就绝不让大明断送在我的手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