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九章:金陵城下(上) (第1/2页)
大明成化七年六月二十八日。 今年注定将成为大明立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年。 这时,赵辅站在城头,看着长江外的帆影,皱了皱眉头。 同样,刘守义站在船头,用望远镜看着悠长的金陵城墙。 而这时的金陵城内,早已没有了昔日的繁华和安定。 取而代之的是,全城的恐慌。 自江阴被破后,水师被灭,金陵城内便陷入了混乱当中。 众多显贵,豪强,士绅,巨贾纷纷西逃。 特别是当凤阳也被攻击。 六合,江浦,武进,丹阳等地失守的消息传来。 金陵城内更加混乱了。 大军尽丧,险要失守,如今金陵已无法再守。 而这些人听说汉海王国一路清理士绅,豪强。 哪里还肯留在城内。 自然还是早跑为上。 当然也有部分在考虑了家族利益后,不打算跑的。 人生百态,在金陵城内,尽数得见。 “督师,还不走吗” 魏国公徐俌走了过来,向赵辅拜道。 “城内安定下来了吗” 赵辅回头看了看徐俌,问道。 “禀督师,除去逃亡百姓外,如今城内百姓尽皆关门抵户,商铺也已关门大吉,所以街上已无百姓逗留,故而治安比平常更好呢” 徐俌说完,摇了摇头。 这样的治安安定。 徐俌宁可不要。 而赵辅听后,点了点头。 “如此也好,免得南国攻城时,百姓受到波及” 赵辅说完,又看向了江面上的帆船。 “督师身系整个大明,金陵危险,还是早日离去吧” 徐俌看了看赵辅,又看了看江上的战船。 “魏国公不走吗” 赵辅看向了徐俌,问道。 “我乃大明魏国公,受大明历代先皇重托,世居南京,岂可弃城而去,而督师不同,督师乃大明擎天之柱,只要督师在一天,我大明就有在崛起只时,若是督师为南京殉国,则我大明便再无翻身之机也” 徐俌向赵辅笑道。 看着已经抱有必死之志的徐俌。 赵辅心中五味杂陈。 一开始赵辅也打算与南京共存亡。 可是魏国公徐俌听说后,便立劝赵辅往襄阳撤退。 并集中力量,力保南阳,襄阳地区。 只要南阳地区还在大明手中,同时在想办法守备住汉中和河南南部的汝颍地区。 则大明便还有机会。 要是守不住,或者赵辅战死。 那在徐俌看来。 大明就真的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本堂乃陛下亲封浙直总督兼南京兵部尚书,陛下亲自将东南,南京,中都诸事交给我,却在我手中丢失,我又有何面目苟活于世,又有何面目面对君父社稷” 赵辅眼含泪水的拉着徐俌的手。 “督师不要在犹豫了,如今南国水师已到,之所以未见攻城,估计是等东南陆军到达后,水路合攻也,要是等明日南国大军到达,那时就真的来不及了,督师,快走吧” 徐俌用力将赵辅的手扔开。 向赵辅再一拜。 见赵辅还是有些犹豫,徐俌干脆跪了下来。 “督师快走吧,我大明可以没有我徐俌,但绝不能没有督师啊” 赵辅见此,立刻扶起了徐俌。 “魏国公不可,魏国公尊贵,我又怎可当啊” 赵辅将徐俌扶了起来。 “良佐兄,快走吧” 徐俌起身,向赵辅再拜道。 “不,吾乃大明武靖侯,受陛下重托,提调南京,中都诸事,岂可因故弃城而逃,且南京有太祖皇陵在此,我为大明重臣,岂能不守之乎” 赵辅说完,徐俌听后面带难色。 徐俌身为魏国公。 正宗的开国中山王徐达嫡系后裔。 又世居南京,总领南京守备诸事。 可以说南京不仅是徐俌的家,也是徐俌必须要死守之地。 哪怕以身殉城,也在所不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