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_653 夸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653 夸功 (第4/4页)

“所以前隋之时倭国人给隋炀帝的国书中敢以日出之国的皇帝自居,并称隋炀帝为日落之国的皇帝,其野心可见一斑。”

    “以数百年时间建立起来自信,不是一场战争就能打垮的。而且这场战争我们还是以偷袭获胜的,他们更加不服。”

    “所以那些倭国人现在表面上向我大唐臣服,内心必然不服。他们会效仿勾践忍辱负重暗中积蓄力量,以图有朝一日打败大唐重新夺回尊严。”

    李世民越听眉头皱的就越紧,身为君王他能感受到岳山话里的意思。

    设身处地的想一下,你强大了几百年周边小国都向你称臣,你会心甘情愿的当别的国家的藩属吗?反正李世民是不愿意。

    此时他再也没有刚才的轻松,只感到了扑面而来的压力。

    “既如此,我们何不趁此机会彻底把倭国人打痛,最少也要多给他们造成一些损失进一步消耗他们的国力。”

    岳山摇头道:“其实我不说圣人你自己心里也明白,打到这个独步已经是极限了,再打下去吃亏的就是我们。”

    李世民叹了口气,他确实明白这个道理,只是心有不甘。

    大唐毕竟是劳师远征,战争拖的时间太久会被后勤拖垮,到时候万一新罗百济或者高句丽背后捅刀子,刘仁轨大军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而一旦没有了棣州水师的威慑,棣州积累的财富恐怕会一夜之间被掳掠一空。

    见李世民不甘心的样子,岳山劝道:“圣人也别灰心啊,这次毕竟是一次难得的胜利,向其他藩属国炫耀了国力。起码新罗百济两国不敢在三心二意了。”

    “而且这次大胜已经初步打击了倭奴国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到大唐的天威。”

    “倭奴国虽然有了不该有的自信,但毕竟之前当了那么久的中原王朝的藩属国,又学习中原文化,国内有无数人是仰慕我大唐的。”

    “只不过之前仰慕我大唐的人被敌视大唐的人给压制住了,现在我大唐获胜,仰慕我们的人就会抬头。”

    “我们可以扶持亲大唐派,在文化上割裂倭奴国,让他们在内斗中虚耗国力,为下一次唐倭决战创造优势……”

    “我们还可以趁这一段时间扩建海军,增强自身实力。还可以往新马岛移民,那里有大片土地可以开垦,生产出来的粮食足以供应大唐远征军,让我们不用为后勤发愁。”

    “新马岛培育的战马也可以供我们就地组建骑兵,从陆地上彻底击垮倭奴国的力量,让他们再也无法反抗我们。”

    “到那个时候想怎么炮制倭奴任还不是你一言而决。”

    李世民赞道:“你说这个世界上还有能让你为难的事情吗,这么复杂的局势被你三言两语就给解决了。”

    “当年我们都震慑与突厥的强势,整日战战兢兢。可你不一样,直接断言五年内就能让颉利在大兴宫为我表演跳舞,结果没用五年颉利就被活捉了。”

    岳山笑道:“我能猜到这些并不算什么,真正厉害的是圣人才对。要不是你雄才大略英明神武,我再能猜又有什么用?”

    “把我放到百济新罗,我能预测的也就剩下什么时候该亡国了,别的什么都做不了。”

    “哈哈……”李世民被逗的大笑起来:“你岳翠岚阿谀奉承起来别人也同样拍马难及。”

    岳山回了一句:“那也要看是谁,也就是圣人你,换成别人我才不稀罕。”

    李世民笑的更畅快了:“行了行了,打住吧。说正经的,你觉得刘仁轨能把佐渡岛要过来吗?”

    岳山摇头道:“虽然我想说没问题,但这种事情谁也不敢保证啊。”

    李世民向往的道:“我数次派人上去勘探,确实在上面发现了数座大型金矿,要是能开发出来我大唐每年又能多几十万两黄金的收入,朝廷就更做更多的事情啊。”

    岳山笑道:“金矿就在那里早晚都是我们的,现在大唐不缺钱粮,没必要那么着急。”

    李世民道:“现在是不缺钱,但想征服世界成为天下共主,这点钱杯水车薪啊。”

    岳山劝道:“我觉得圣人陷入了误区,征服世界钱粮固然重要,人口更加重要啊。”

    “土地打下来容易治理难啊,最好的办法就是移民,让我大唐子民占据那里。可我大唐人口有限啊,就算把所有隐户清查出来,估计也就四千万左右。四千万虽多,放到全世界就微不足道了。”

    “所以与其想征服全世界,不若着眼于当下,想办法增加人口数量。当我们大唐人口超过万万之数的时候,方才有征服天下的基础。”

    李世民叹道:“人口增长哪有那么快,恐怕终我一生也无法达到万万之数。”

    “其实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困难,人口增长为什么缓慢?原因很多,但总结起来就是几点。”

    “其一,医疗水平不足,婴孩夭折率太高。现在娘娘开创妇科又培训专门的稳婆,难产死亡率和婴孩夭折率直线下降,每年因此增加几十万人口。”

    “其二,穷,孩子太多养不起。但我大唐现在缺的是人而不是土地,北方、江南、岭南都有大片的土地荒芜着无人耕种。”

    “只要我们把中原地区多余的人口迁徙出去,让百姓有足够的土地养活家小。不用朝廷催促,他们会主动去生养更多得孩子。”

    “还有其他各方面的因素我就不一一赘述了,但这些问题都已经解决或在解决中,照着这个趋势发展下去,用不了二十年大唐人口就能翻一翻。”

    李世民道:“二十年后我也已经六十岁了,老了啊。”

    岳山道:“不老,一点都不老,正所谓有志不在年高。汉高祖四十有五才起兵,五十有四才称帝建立汉朝。”

    “你今年才三十七岁,二十年后才不过五十七岁而已,依然宝刀未老正是开创大好事业的时候,怎么能言老呢。”

    李世民摇头失笑道:“好好好,你会说话,我说不过你。那就在等二十年我们君臣联手一起开创一番前所未有的伟业。”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

    禁止转码、禁止阅读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