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章 拉货  (第1/1页)
    六月末,满清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兵分三路从喜峰口、独石口入关,连破遵化、蓟州等城池,兵峰直指京师,一时天下震动,战火再次蹂躏京师大地。    消息传到江南后,江南人民却无动于衷。    这就是江南,歌舞升平的江南。    对江南百姓来说,打仗那是朝廷的事情,和咱老百姓无关。    对江南的文人士子来说,那些未开化的满清鞑子不识圣人礼教,就是一群野儿,抢几根骨头就走了,压根不足为虑,朝中诸公得圣人之道,自可辅佐天子定鼎山河。    或许心里也认为,吾辈得授圣人绝学,不管这天再怎么变,也有读书人的一席之地。    就算是换个皇帝,也得靠咱读书人治理这天下不是?    所以,还是安下心来,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吧!    国破家亡。    山河倾覆!    李川提笔在纸上写下这八个字,脑子里想的却不是什么见鬼的为国捐驱,而是尽快组织一支船队出海,去南洋占一座小岛,免的等清军杀到江南后做亡国奴。    当然,如果能干掉满清,做个大明的富翁也不错。    可问题是,现在的大明还有得救吗?    李川觉得很玄,国家兴亡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大明走到现在,已经充分说明崇祯皇帝不是秦皇汉武那样的雄主,那些高居庙堂的大臣也不是张良韩信那样能够辅佐君王立下千秋霸业的千古能臣,基本没有力挽狂澜的可能。    所以,还是早点做准备,到时乖乖跑路吧!    虽然有点不负责任,但咱就是个小老百姓,国家大事实在轮不到咱cao心啊!    李川这样安慰自己,却感觉有点心塞。    傍晚时分,李常越过来了。    “少爷,这是招名参加招标的名单。”    李常越递上一份名单,上面列了一长溜的名字。    李川一个一个看的很仔细,有些名字他一看就知道是哪家,可有些名字却很陌生,不知根脚在哪,足足三百多个名字,只是全部看一遍就得不少时间。    李常越显然早有准备,站在一边指着名单道:“这个徐子清是江阴徐家的人,那个吴天恩是江阴天家的人,那个徐九房是金陵徐家的人,方世铭是浙江方家的人……”    李川连连点头,对这个客爱是越来越满意了。    可很快,他就有些愣神。    北边也来人了,而且来头还不小。    名单上还有一个人名字,在这份代表了整个江南甚至京城权贵的名单上很不起眼,可李川的眼神却在那个名字上停留了几秒,才看向下一个名字。    “范奇是山西范家的人,王进是山西王家的人……”    李常越还在介绍名单上的人,李川则眼神一凝。    晋商?    明末那段历史他了解的不多,但满清的八大皇商还是听过的。    而在满清的崛起过程中,满清八大皇商可谓功不可没。而这八大皇商,便是以范家为首的山西八大晋商,专门给满清走私粮草铁器,是一群不折不扣的汉jianian。    看完名单,李川交待道:“所有参加招标的人先交一万两银子的保证金,不然视为主动放弃招标资格。等招标结后,没中标的全额退还保证金,中标的直接抵货款。还有,取消所有晋商的招标资格,的苏家不用交保证金了。”    “是,少爷!”    李常越答应一声,又说了一阵,才下去安排。    李川也没有闲着,带着几个家丁出门。    七月,收获和季节到了。    晚稻已经开始收割,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香山依旧,风光四时不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