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章 杀生证佛道  (第1/1页)
    随着刘辩口中的佛理传出,释迦牟尼的佛像微微一震,一抹黄光从佛像之上扩散而下,将刘辩笼罩。    这股力量浩大,无穷无尽,仿佛没有尽头,一股强绝的威压,从天而降。    “轰。”    一瞬间,刘辩被迫后退三步,喉间掠上一抹腥臭。    这股威压,就像天地之威,浩荡无穷,站在佛像前,刘辩只觉得自己就像大海中的一叶扁舟,随时都有舟翻身亡的可能。    “轰。”    压力如山,刘辩脸色在一瞬间变得铁青,两条腿如同灌了铅一样沉重,整个身子摇摇欲坠。    “施主,快退!”    眼见释迦牟尼像出现异像,皆能脸色大变,刘辩都知道这是释迦牟尼的佛像,皆能自是早就清楚。    ......    “呼。”    吐出一口气,刘辩双眸中掠过一抹惧色,在那一瞬间,刘辩感觉到死亡的气息。    “皆能大师,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在下心诚,佛祖显灵了不成?”    释迦牟尼佛像出现异像,刘辨心中大惊,生怕皆能怀疑。故而还未等到皆能询问,刘辩率先开口,道。    皆能心里清楚这是怎么一回事,只是却不能说,这是白马寺的不传之秘,绝不容许外人窥视。    若非此刻洛阳龙蛇混杂,十几位大儒镇压帝都,皆能都想留下这个少年。    能引动释迦牟尼的成佛舍利,这个少年绝对不是一般人。    “哈哈。施主与我佛有缘。”    打了一个哈哈,皆能将刘辩的话堵了回来。    闻言,刘辩深深的看了一眼释迦牟尼像,朝着皆能,道:“诸事已了,家中老父病重,皆能大师告辞!”    瞥了一眼刘辩,皆能总感觉眼前的这个少年,很神秘,今日佛祖舍利发光,一定跟其有关。    只是在人族帝都,十三位大儒到来之际,皆能不想节外生枝,从而影响了布局百年的大计。    佛法东渡,事关佛门心盛,皆能不得不小心!    “施主,慢走!”    看着刘辩走出白马寺,皆能朝着旁边的小沙弥,道:“跟上,查清楚这个人。”    “诺。”    .......    离开白马寺,刘辩神色有些凝重,其有一种被监视的感觉,总觉得在身后有一双眼睛在牢牢地看着自己。    “黑七。”    “公子有何吩咐?”    嘴角浮现出一丝诡异,刘辩,道:“有人跟踪。”    见到黑七要回头,刘辩连忙,道:“不要回头,免得打草惊蛇,我们去怡红院。”    “诺。”    能够成为皇子的护卫,黑七不仅身手了得,反应也是不慢,仅仅只是一瞬间,黑七便明白了刘辩的用意。    ......    以女色躲追踪!    ......    刘辩站在稷下学宫的门口,脸色凝重。这一次前去白马寺,虽然没有得到释迦牟尼的成佛舍利,却让刘辩了解到了一个秘密。    释迦牟尼走的是佛门最艰难的证道法门,杀生证佛道。    在佛门诸般证佛之道中,“杀生证佛道”乃是杀性最大,最易堕入魔道的法门,亦是证佛者习练最少的证佛之道!    “杀生证佛道”以大宏愿‘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为根,辅以‘世间邪恶不尽,誓不成佛’的宗旨,大兴杀伐,歼灭一切邪恶。    此道证佛之人,杀伐无忌,不禁杀生与诸般佛门教条,只在心中自证自道。然而杀伐毕竟有违佛门法旨,一旦信念不坚,怀疑自我之道,修习者就会堕入魔道,难以自拔。    “除恶既是扬善,杀尽天下邪恶之辈,自然是普度众生,造福万民。”    呢喃一声,刘辩迈步走进了稷下学宫,在这一刻,刘辩终于明白了释迦牟尼为何拈花一笑,以示世人。    拈花一笑,一念佛魔,佛与魔不过再于人的一念之间。    金刚怒目,所以降服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金刚便是恶的化身,而菩萨代表了善。刘辩清楚,这个善也不过是伪善。    ……    “学生见过老师。”    稷下学宫中今日来了很多人,刘辩脚下步子微微一顿,朝着郑玄施礼,道。    “大皇子,这几位都是当代大儒,昨日刚来帝都。”    念头一转,刘辩心里清楚这是郑玄在介绍众人给自己,心下清明,随及微微躬身,道:“刘辩见过诸位老师。”    “大皇子不必多礼。”    ......    寒暄了一会儿,刘辩一一见礼后,郑玄双眸一凝,道:大皇子今日可是去了白马寺”    “一时兴起,还望老师勿怪!”    深深的看了一眼刘辩,郑玄眼中精光大作,瞬间掠过一抹凌厉之色,盯着刘辩,道:“佛门与皇室势同水火,白马寺中高手如云,大皇子你有些疏忽了。”    郑玄的话中告诫意味极浓,对于这个武徒实力的大皇子,众人心中有些无语。    蝼蚁一样的实力,就敢擅闯洛阳三大禁地之一的白马寺,一时间,郑玄等人看着一脸无辜的刘辨,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白马寺,那可是皇家想除去,一直都无能无力的地方,一旦刘辨再那里出了事,恐怕大汉与佛门又的开战了。    佛门势大,而人族早已不复从前。如今大帝刘宏重伤在身,又岂有明帝刘庄一往无前的魄力。    “学生知错了,还请老师莫怪!”    刘辨是一个心思聪慧的人,自是清楚稷下学宫的这群大儒,自己得罪不起。一念至此,连忙躬身认错。    这些人在日后将是自己的一大助力,特别是如今大汉之内,风云变幻,野心家蠢蠢欲动之际。    作为大汉的皇子,最能相信的人,便是稷下学宫的这一群大儒。    ……    “大皇子,你先去书房,一会儿老夫有话要说。”    “诺。”    ……    望着刘辨离去,一旁的瘦高老者,方才盯着郑玄,道:“郑兄,引动文气的人,当真是大皇子?”    “千真万确!”    点了点头,郑玄心里头也是有些不解,自古以来,从来还没有皇室子弟,引文气冲百汇过。    这种怪异的事情发生,令郑玄很是不解,正因为如此,方才颁布了学宫召集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