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58章 聪明的乌知县(三) (第1/2页)
一斗米一斤鸡 一个乡下人进米湖县城赶集,在街上把米店的一只小鸡儿踩死了。店主不放他走,非要他赔一百文钱不可。 乡下人说:“一只小鸡儿最多值二十文钱,你为什么要我一百文呢!” 店主说:“这鸡现在是小鸡儿,要是再喂上五个月,就可以有五斤重。二十文一斤,不是整整一百文钱吗” 两个人正在争吵,恰巧“乌知县”经过,问明了事情原委,“乌知县”就对乡下人说:“他要你赔一百文钱,不算多。” 县老爷说了话,乡下人不得不听,只好给了店主一百文钱。 店主非常高兴,正要拿着钱往店里走的时候,“乌知县”又叫住他,说:“你的小鸡儿将来可以有五斤rou,可是现在还没有那么重。俗语说:‘一斗米一斤鸡’。现在你的鸡死了,可以把省下的五斗米还给他,那才公平。” 县老爷发了话,店主人没法子,只好给了乡下人五斗米。 谁是孩子的生母 两个女人为了一个婴孩儿争吵起来,她们俩都说自己是婴孩儿的母亲……结果她们决定去找县官判决。 “气泡”中德梁晓乐听了双方的话,立时想起了自己前世曾看过的一出戏,戏文里就有两个女人争夺一个孩子的故事。便决定效仿: “乌知县“在地上画了一个仅能容婴孩儿站立的圆圈儿,派一个衙役在后面扶住婴孩儿,然后让两个女人各站在婴孩儿的一侧,并抓牢婴孩儿的手。 “乌知县”对两个女人说:“我喊一、二、三,开始,你们就把婴孩儿往自己一边拉。谁能把婴孩拉到自己的怀里,谁就是婴孩儿的生母!” 两个妇女每人拉着孩子的一只手。待“乌知县”喊过“一、二、三,开始!”后,都用力地把婴孩儿往自己身边拉。 婴孩被拉痛了,挣扎着放声大哭。 听到婴孩儿痛苦的哭声,其中一个女人立即松开了自己的手,瘫软在地上。 另一个女人丝毫没有被孩子的哭声所感动,她狠命地用足了力气,不顾一切地要从自己对手的手里把孩子夺过来。 夺得孩子的女人一脸得意之色。 “那个输了的女人赢了,婴孩儿是她的!” “乌知县”宣布了判决,并解释说:“作为一个母亲。她是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孩子忍受拉拽之痛的——对婴孩儿的爱怜使她放开了孩子,保住了孩子的两条小胳膊。” 冒充的母亲被罚钱,“乌知县”把钱交给了婴孩儿的母亲。 放牛破案 李杨庄村有李家和杨家都丢失了一头牛。两家都倾巢出动分头寻找,找了好久也没有找到。后来别人总算为他们找到了一头,两家都抢着说那头牛是自己的,双方争执不下,把官司打到县里。式神“乌知县”接待了他们。问明前后情况。微笑道:“这个案子很容易判定。” 说罢,便叫李、杨两家各将自己的牛群,全数赶到县衙前的大cao场上。 当两家的牛都到齐后,“乌知县”便喝令道:“放牛!” 说完,那头牛直往李家牛群奔去。 场上人群欢呼起来:“是李家的,是李家的!” “乌知县”冷眼见杨家不服。便叫道:“慢,把那头牛单独赶出来。” 牛出来了,“乌知县”命衙役用鞭子狠命地抽打那头牛。 李家的人奔上前。拚命地抵挡,还将鞭子夺了下来;杨家的人只是在旁边喊道:“莫打了,莫打了。”那喊声有气无力,像在演戏。 “乌知县”见了,便厉声盘问杨家人:“如果查出这头牛不是你家的。而你们硬要冒领,除了十倍罚款。还要承担法律责任!” 杨家人知道瞒不过,只得承认自己有冒领之罪,诺诺连声,告退而去。 乌知县神断牛案的名声,从此传了出去。 ………………………………………………………… “乌知县”所破的,虽然都是一些小案件,但关系的却是民生的大问题,受到了人们的称颂。人们一传十,十传百,把乌知县机智破案的故事,传的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不承想,故事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出了三百多里地。被一个急于为父亲鸣冤昭雪的年轻小伙子听说了。 小伙子姓顾名翌伟,家住青阳县的顾家庄。青阳县城距米湖县城三百多里路,顾翌伟是在上诉的路上,听说了“乌知县”机智破案的故事。当上诉又一次被驳回时,顾翌伟仰天长叹道:“如果让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