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六章 不祥的预感  (第2/2页)
,谁不想提携子孙?    更改荫补法,无疑触动了大宋官员的根本利益,将门、勋贵、士大夫,无一例外……    一开始就这么激进,后面还怎么玩?    明明是一腔热血,满腹才华,为何不讲策略,如此冒失呢?    庆历新政,注定不会长久。    杨浩庆幸自己婉拒尹洙的同时,莫名有些心疼“先天下之忧而忧”范仲淹。    他真的是好人,也是一片好心,可惜用错了方法,注定抱憾!    ……    沈放与众人寒暄一圈回来,拉着杨浩在一张几前落座。    “沈公子知交满东京,人气很好嘛!”    “那是!”沈放洋洋自得,不过旋即又讪笑道:“除了我为人仗义之外,也与我阿姐有那么一点关系。”    杨浩恍然:“看来很多人希望成为你姐夫。”    “是啊,我阿姐是东京出了名的美人…”    杨浩会心一笑,沈媛漂亮只是一方面,但权贵婚姻,漂亮是次要因素,利益才最重要。    沈媛才貌双全,乃宰相之后,还有个太妃姑姑,宰相外公,出身高贵,自然而然会成为很多权贵子弟的正配首选。    这些权贵子弟平素见不到沈媛,少不得笼络一下沈放,小舅子路线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不过当着“未来小舅子”的面,逛秦楼楚馆,一掷千金追捧歌伎,这些纨绔子弟也真是心大。    沈放似乎习以为常,甚至笑道:“你是不知道,东京权贵子弟间有个说法。    谁要是能迎娶我阿姐,或是纳绿袖入私房,无论做到哪一件,都能让人甘拜下风。”    杨浩干笑两声,心中不由泛起一个念头,如果有人左拥右抱,两个一起娶,该怎么算?    呃……    怎么会生出这样恶趣的想法?杨浩赶忙摇头清醒。    “你怎么了?”沈放刚开口,看到门口有人进来,表情顿时一变。    杨浩抬头看过去,但见一个十六七岁的锦衣书生,在几个人的簇拥下,走进了左边的文士群中。    “认识?”    “岂止认识。”    “有过节?”    “大过节。”    沈放愤愤道:“我去陕州避祸,回家禁足三月,全都是拜他所赐。”    “谁啊?”    “吕公孺!”    很熟悉的感觉,杨浩依稀记得,宋朝曾有一位名叫吕公著的宰相,两人是兄弟吗?    沈放呷了一口茶汤,低声道:“吕夷简的小儿子,我在太学揍过他。”    呃……    看过一些宋史,在大宋又生活了三个月,杨浩当然知道吕夷简的身份,沈放竟然在太学揍吕家幼子,想来这便是他闯下的大祸。    起了话头,沈放也便不再隐瞒,低声道:“数月之前,我外公曾上疏弹劾吕夷简私交荆王,不久后吕老头就称病致仕了。”    “此为长辈们参与的朝堂大事,与你有何关系?”杨浩不解,神仙打架,你一个小凡人掺和什么?    “是啊,我也是这么想的,可自打去了太学,吕公孺便处处针对我。    你也知道,我不擅读书,这厮便屡屡嘲讽,给我使绊子…甚至公然辱及外公,我忍无可忍,所以……”    沈放叹息一声:“我下手略重,吕公孺被揍的有点惨,累得我爹亲自去吕家道歉…    若非娘亲及时让我与阿姐去了陕州,寻得外公庇护,我爹不仅会捆了我去请罪,也非打死我不可。”    呃……    杨浩全然没想到,里面还有这么深的水。    “多亏了你那个救灾章程,因功蒙官家赏了个承奉郎,若非如此,我爹焉能饶了我?”    杨浩恍然,难怪李迪默许沈放在救灾章程上署名,是疼惜维护自己的外孙啊!    也真是,朝堂大佬过招,两个子孙小辈却大打出手,这事……    咦…    仔细思量,杨浩隐约有种感觉,此事好像不那么简单……    偏不巧,今日沈放与吕公孺又“狭路相逢”,闹不好很容易擦枪走火。    尤其是瞧见吕公孺愤恨的目光从远处瞟过来,杨浩便有种不祥的预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