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幸福生活_第五百零九章,纷乱(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零九章,纷乱(九) (第4/5页)

位受尽了冷落的公主拉开了帏幕。

    碧儿走开了以后再悄悄回了来,听到了三皇子与公主的对话,同时也看到了不远处一角衣裙一闪,是冰儿。。。。。。

    两个人都看到了对方,眼睛里都有了惊异的神情,但是若无其事的各自走开了。过了一会儿,又转了回来接渔阳公主,伴了她回去。

    渔阳公主进了来,却没有看到母亲王美人,看了宫女回话了道:“娘娘去看皇上的病去了。”渔阳公主听完了走进了宫室内,心里想了,还说我不对,要是以前,就是去御书房外,也不会有人给你通报的,现在至少还有人会通报吧。

    幼年至今一直觉得压抑的渔阳公主此时是快意的。三皇子每天派人把朱宣的事情一一传送了进来,也会给渔阳公主再恶补一下朱宣军中的事情,方便渔阳公主尽快掌握了朱宣的事情。可怜这位公主想要嫁人也是要好好学习才行。

    坐在宫室之中暖和了身体的渔阳公主想了朱宣的风流事,只是一笑,这个人看了还是挺招人爱的,狎妓,和风流女人在一起,成了亲刚满了月就跑得几天不回家。。。。。。

    王美人这个时候正在御书房里对了皇上几近喷茶的哈哈笑声,是不知所措的表情。皇上今天已经笑过一回了,南平王从来不学好,继几天前集艳楼与二皇子高挑了灯笼狎妓,昨天又跑去了翠云楼包了花魁,不过皇上的探子是精细,是为了别人花了钱,可是转头又回去看别人的光脊梁。

    这会儿听了王美人又重新提了一遍,皇上只能再大笑了一次。这个浪荡子从来在玩上有花样。

    看了面前站着不解的王美人,皇上畅快的笑了一回,才笑着对了王美人道:“南平王一向就是这样的不成材,这算什么。他没有成亲以前,朕还在为他开发过一次呢。”那是朱宣没有封王的时候,十足是个少年。

    当时有一位楼大夫的一位如夫人,极受宠爱,极爱出门到处有景致的地方去逛,不想被南平王弄上了手,从此以后多了一位政敌。

    皇上看了看书案上的折子,这位楼大夫也是昨天上的折子,极力阻止了南平王和公主的亲事,折子里历数了南平王一系列的不是,有的没有的都在上面,不由得皇上看了想了旧事又自己笑了一回。

    王美人这会儿是目瞪口呆了,皇上看了这位年纪不小的嫔妃溜圆了眼睛,更是觉得好笑了,这样一位没有心机的嫔妃,却生了一个有心眼儿的公主出来。皇上关注了渔阳公主,不费什么力气就找到了与渔阳公主经常相会的人是三皇子的人。

    三皇子帮了渔阳公主嫁给了南平王会有什么样的好处就是一目了然的了。皇上相当满意的看了这一切众生相,在自己面前演个不停,想了想,倒是南平王夫妻还是如故了,没有什么不一样。

    眼前的这位王美人,却是在可以体谅之内的变化,王美人先是不高兴,然后是高兴,今天听了南平王的一本荒唐帐,又不高兴了。

    “皇上,这样的人嫁过去只怕是不会过的好。”王美人忘了眼前这位皇上也是一个嫔妃多多的人。皇上听了只是微笑了道:“看看南平王妃不是还好。这门亲事嘛,”皇上又开始打马虎眼了,笑道:“容朕再想一想。”

    一向是没有主意,由了皇上说话的王美人只能行了礼笑道:“渔阳心里是最敬爱皇上的,皇上今年这一场病,渔阳夜夜都焚香祷告呢。求皇上为她许一门好亲事。”

    皇上微微笑了颔首了,看了王美人走了出去。再看了面前阻拦这亲事的折子,都是不能看了南平王得意的人。再想了王美人在刚才的话,不由得一笑,我的这位女儿有时候看了起来颇象高阳,可是这心眼儿却比高阳要深得多呢。

    不管京里宫里官场上为了这件事情如何的纷乱,西山独居的沈王妃依然是摇头晃了脑袋的在念自己的书。看了小桌子上朱寿今天带来的鹅式青玉砚,翡翠臂搁,看了个个喜欢。

    翡翠臂搁旁是一叠封地上来的信件与公文,问那些苗人年年要贡品也不容易呢。沈王妃要是在封地上,一定会大为光火了,眼前只能在公文上批示。

    往窗外看了,一片白雪地。因为喜欢,不让人走也不让人扫地。想想朱寿说了:“王爷在京里也不让人扫路外的雪,候了王妃回去好看雪呢。”沈玉妙更是让人走回廊,不要踏在雪地里。

    不时往窗外看一眼,看了心里就喜欢,再看看桌上油润的青玉砚,手臂上的白玉环,心里想了朱宣,表哥在京里不知道在做什么。然后立即把心思放到书上去了,过几天要回京去,不想看表哥脸色,不想听他训人,还是看自己的书吧。

    不是农耕就桑麻,沈王妃懒懒打了一个哈欠,看来这王爷也不好做。如音手捧了新彻的热茶进了来,笑道:“这是热茶了,王妃喝了提提神再接着念书。”

    沈玉妙接了茶捧在了手里,先闻了茶香,与如音在谈笑了道:“晚饭时的火锅真好吃,不想这里的厨子现在做菜很是对了我的胃口。”

    如音又剔了房里的烛花儿,才重新过了来笑道:“我打听了,说他为了对了王妃的胃口,特地去了京里,和王府里的厨子学了手艺。”又打开了雕花的香薰筒,收拾好了重新盖上了。

    沈玉妙听了就一笑,喝完了茶,对如音道:“把那个绣花绷子搬了来。”还是睿儿的新衣服,忙完了自己的事情,沈玉妙就赶快给儿子绣衣服。

    一面手里引了绣花线,一面与如音有一搭没有一搭地正在说着话。朱宣突然出现进了来,如音赶快行了礼出去。

    颇有些意外而且惊喜了的沈玉妙坐在锦榻上,手拈了针线仰了头看了朱宣,一时居然忘记了下榻去行礼:“表哥,”赶快再看了外面明窗外,还是一地雪飘。这个时候鼻尖闻到了一股酒气,今天又喝得不少。

    朱宣脸都喝得红通通的,看了烛光下有如白玉一样的妙姐儿,笑着走了过来,搂进了怀里,手抚了她的头发,笑道:“醺不醺人?”

    沈玉妙从朱宣怀里挣脱开了来,拉了他坐下来,笑道:“喝得这么多,倒是去休息一下,还往这里来。”手里为朱宣倒了茶,却是嫣然的笑着看了朱宣。

    朱宣往后面靠了,还在得意:“几个人约了我出城来喝一夜的酒,这个时候我就把他们都灌趴下了。他们都睡了,我就过来了。”是下午就出了城的,总算把那几个人给灌倒了。朱宣自己也喝了足够多。

    把热茶递到了朱宣手上,沈玉妙抿抿嘴笑一笑,继续低了头绣睿儿的衣服。一面和朱宣在烛下说着话。

    “不想西山里住了郭大人,郑大人的女眷,这几天里都是频频来拜,”妙姐儿灯下一笑,笑看了仰躺了的朱宣道:“表哥猜一猜她们是为了什么来的这样勤了?”

    朱宣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