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康熙初年_第一五四章 皇家(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五四章 皇家(一) (第2/2页)

导之。就有如那滔天之洪水,明知挡者必死,可它面前的人,能跑得了吗?

    这就像每个王朝的末年,不是没有英雄,可大厦将倾,实无回天之力。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晚清,那个时代的中华,不是没有出众有才之人,可大势之下,何人能救那个末路王朝?所以,唯有破而后立。

    术,阴谋,自古以来,又有多少英雄豪杰,倒在了它之下。只瞧着几个最明显的例子,汉高得天下,韩信为帅材,可最后,还不是倒在了长乐宫。同样的,北宋末南宋初的风波亭,不也一样,让一位壮志未酬的岳元帅,不明不白。

    所以,神州这片大地上,上位者们,没有手段,不懂权术之道,那是找死。可同样的,只知术,不明“道”为何物,注定也就是个狠人、能人,最后走上巅峰,那是绝对不可能。

    这明显的区别,在二十一世纪,那就是人模狗样的政治人物,只是用“术”。政治家,才是“道”与“术”的结合。

    “胤禛,额娘问你,这宫里谁最大?”玉莹在有了打算后,反问了自家儿子。

    “皇阿玛、老祖宗、皇玛嬷,然后,才是额娘。”胤禛听了问话后,肯定的回道。

    “额娘知道胤禛聪明,可你要记住,这不是放过不放过的原因。而是,宫里自有宫里的规矩。这些不提,那额娘问你,谁才是真凶?要查事情,就要有办事的人,可办事,也要有个过程。这中间,得要多少时辰,多少日子?谁能办好了事?”玉莹慢慢的反问了胤禛。

    胤禛却是听候,回道:“额娘,用手下的奴才。办好事,赏。办不好,罚。”在说那个罚时,胤禛眼中,却是有着异常的认真。

    不过,玉莹听后,却是眼中一亮,她是真得没有想到,面前的儿子,已经是有了自己的想法。也是知道赏罚分明。于是,真是为儿子开心的说了话,道:“胤禛,很好,额娘很高兴。”

    认真的看着小脸坚毅的胤禛,玉莹好一下后,才是又道:“只是这事儿,额娘在查清楚后,自然是会按宫里规矩处置。你还小,当明白这事儿,额娘会cao心。你的主要事情,是在上书房,好好学习。要知道,你和如意好着,额娘才是好着。”

    康熙二十二年十二月的大年节,皇宫是热闹的,景仁宫也算热闹。可暗地里,玉莹却是给子归下了狠令,查,彻查。她要知道,有多少人插了手,插得有多深。这一次,不怕细活,她明话就是,她等得。

    这世间事,最怕的是不认真,同样的,最怕的也是上位者的认真。

    康熙二十三年正月,玄烨下旨,命礼部整肃朝会的礼仪,同时纂修。当然,玉莹同样在知道这个消息后,在一日午膳后,问了胤禛,也算是考校他的学问。

    “胤禛,可是明白,你皇阿玛为何让礼部这般大动干戈?”玉莹笑着问了自家儿子。

    胤禛可是望了眼不远处,已经同样是吃饱喝足,在摇篮里,正开始准备呼呼的meimei小如意,心里好生羡慕。

    不过,好一下后,胤禛又是在心里打消了这个念头。他默默告诉自己,他是哥哥,是小男子汉。要能吃得苦,才是坐得稳人上人。

    于是,胤禛转了视线,认真的看着自家额娘,回道:“去年,顾师傅讲,皇阿玛命人在十一月收回台湾。叛军最后的势力,被剿灭。儿子想来,皇阿玛是要朝庭,向天下人明正朔。”

    玉莹听后,不得不为这个时代的皇家教育,感叹一翻。同样的,在听了自家儿子的回答后,玉莹为之骄傲,也为高兴。

    同时,玉莹不由的为皇帝表哥,cao了一把空心。你说人家有一个好的继承人,就是好事。有几个更好,有备胎啊,在这个夭折率太夸张的时代,这是一种给下属稳定的保证啊。让下属们知道,不怕,这事业是父子相承的,咱不在,还有咱儿子给你们效忠不是?

    同样,这家业自己亲儿子是继承人,不是?要不,奋斗了一辈子,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白白便宜了外人,那不是冤枉嘛。

    可这儿子多了,能干的多了,当父亲也得秋啊。为啥,那是因为普天之下,就那么一把龙椅。每个都是皇子,都只差那么一小步的距离。

    一步之差,就是君臣之别。

    所以,玉莹现在是,为盼着儿子多多的皇帝表哥,提前精神上,送一把同情的伤心泪。

    虽是想着了未来,可同样,玉莹也是关注现在的。所以,她问道:“胤禛,告诉额娘,这是你自己想的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