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堂春_第四十二章 苏家 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 苏家 上 (第4/28页)

你想得慌了,方巴巴的过来。日后你多多地过来,我必定不站在这里,只坐在里头等着。”

    说完这话,她也不等敏君回话,打量几眼,就是有有些心疼着道:“瞧着小脸瘦了好些,这些日子帮着你母亲做你大哥的婚事儿,可是累着了?”

    “我x后必定多来您这里坐坐的,只怕来多了,您心里烦。”敏君先是回了先头的话,后头则是道:“也没什么事儿,哪里来得累了,只是近来天气热,这饭菜有些厌了,自古苦夏苦夏的,原是自然之理,倒也没什么。却是您才是真真瘦了呢。”

    敏君说着这话,倒也不是场面上的往来逢迎,而是这冯氏近来,着实有些瘦了。她本也不是什么丰盈的人,早年又是大病了一场,差点儿就是去了,这会子瞧着越发得显出来:“可是近来有什么事儿?”

    “还能是什么事,瑜儿的婚事还没个着落,我这心底不免有些焦急。”敏君说及这些,眉头紧皱:“这京城里头的女孩儿,眼下都是摸不准的,可瑜儿也渐渐大了,总不能让他连个知心知意的人都没有吧?”

    “您就是挑着高了些,也是应当的。”敏君见着说这个,少不得想起苏娴之事,脸上略略黯淡了些,只道:“这是一辈子的事,哪里能不多挑一挑?若是有什么不好的,便是休妻了,外头说着也是难听。”

    这说话间,两人已是到了内室,丫鬟端茶送点心完了,也都是退下去了,这小小的屋子里只两个人,说话的时候也少了许多忌讳。因此,冯氏便道:“小丫头,说起这个,倒也有几分愁容,难道还怕苏瑾待你不好不成?”

    “倒不是为着这个。”敏君看着冯氏含笑打趣儿,思量一会儿,想着冯氏也不是什么嘴碎之人,与苏娴更无瓜葛,便是将这事儿与她说了:“您可不要与苏大哥说这个。我听着苏jiejie的话,心底为她难受,想着从您并瑾哥这里打探打探。若只是赵家老夫人、夫人看着苏jiejie不好,倒还罢了,这日后总能相处来的,只怕那赵家大公子心底也瞧着苏jiejie不好的。那她嫁过去,岂不是……”

    “原是为了这个。”冯氏听得眉梢微挑,点了点头道:“我听得瑜儿素日说起来,那赵家的小子倒是极有心思又有才干的,心性也是坚韧的。这般人,又是差不多死过一次的人,虽说不会不重视姻亲,倒也不会只看着那家世上头,多半更重稳当两字的。”。.。

    用户签名

    用户信息

    第三十三章宽慰中

    说到这里,她略略顿了顿,端起茶盏吃了两口茶,才是又接着道:“不是如此的话,当初拒了便好,何必拖延至如今,还是要娶那苏家的丫头?旁的只怕瑾儿知道的更多些,待会儿你与他说两句,问清楚了便好。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儿,这夫妻夫妻,一辈子的事儿,谁都不是含糊着来的,虽说有些时候少不得要磨一磨性子的,可这些上面可都是明摆着的。”

    “您说的,我也知道。”敏君揉了揉帕子,只低头道:“可这关心则乱,我都如此了,何况她呢。我瞧着她那样子,真真是心底不忍,只想着与她带个好信儿,也好安安她的心。再者,她若听着都是坏事儿,没个一件好的,等着出阁到了人家那里,难道见着人都带刺儿是好的?因着如此,我思量着,便是不好的信儿,我也要往好处说呢。”

    “放心便是。”见着敏君如此说来,冯氏也是笑了:“你这般做也是好的。这人心不好说,报喜不报忧,才是上上之法。”

    敏君点了点头,两人将这个话题再添了两句,又是吃了两口茶,她方忽而想起冯氏所说的话,便道:“您先头说着的姑娘难寻,又是从何说来?这大面儿已是平了,便是不平,与苏大哥择一位武官人家的姑娘,也是十分妥帖啊。”

    “他原是个孤拐性子,非得说要寻功臣外头的人家的姑娘。说着要知道世情道理,不要一味儿求高求好。”冯氏说及这个,眉头就是皱了起来,又是叹道:“你听听,这话如何说的?这不是从龙之功的大臣的姑娘倒是多了,可是有几个能做媳妇儿的?倒不是我们家挑剔人家,可也不想着喜事儿什么时候遇到白事儿,你说是也不是?”

    “想来是苏大哥有个别的想头。我们倒是不大清楚这些的。”敏君思量半晌,倒也不是不明白苏瑜所想的,无外乎少结交党派,以免为新帝所忌。前头一个朱元璋在功臣上面做的杀戮,还历历在目呢。这原也是事情之中的事情,她自然不会说什么新帝不同,竟是善待功臣之类的话,只笑着将这个泛泛过了:“只若是说着婚事难择好的,我倒是有一个人选呢。”

    “哦?”冯氏眉梢微挑,思量半晌,便是笑道:“可是那江家的姑娘江颐?听闻她与你有些交往。那倒也是个有情有义的,也是武将人家出身,说来与瑜儿却也有些相宜。”

    “江姑娘自是好的。”敏君倒是没想到江颐,更不知道冯氏如何与她搭上边的,只稍稍一怔,看着冯氏神色自若,便也将心头一点疑虑暂且按下,只道:“只是不知道您怎么知道江姑娘与我的那一点事儿?”

    “自是听着旁人说起来的,那江家姑娘极力赞你的,这江家边上的亲戚人家无不知道的。我也听过几句,倒是不知道这里头的事儿。”冯氏稍稍提了提,看着敏君似乎对此略有些忌讳,便将这个轻轻放过,只笑道:“但听着你的意思,竟不是这江家姑娘,而是旁的人?”

    “您可是听过朱欣朱姑娘?”敏君唇角微微一翘,将心底那点担忧放了下来,只笑着将心中人选说出来:“这位可不是正正好?想来也是合苏大哥的意思的,那位容貌性情都是好的。”

    “淳承郡主与安丰侯之女?”说起朱欣,冯氏却是有些拿不定主意。说来着淳承郡主与那安丰侯只婚事,也是一番奇事,照着道理来说,同姓不婚,哪怕那安丰侯的父亲原是个孤儿,姓氏不详随了太宗的性,本姓未必是一个朱,但也有些妨碍的。兼着安丰侯少小体弱,并不长于武事,若非占了嫡长子的名儿,又是以宽厚纯善受父母看重,只怕还说不准谁承爵呢。淳承郡主与他早年相识,矢志非君不嫁,末了没法子,方成就这一番姻缘。

    但安丰侯体弱,子嗣上面也是有限的,却连累这独出的女儿朱欣让人有些生疑,只怕她也随了父亲,子嗣缘分不厚。及至那承爵一事出来,有意结亲的人家不少,却多半心存贪婪,并无大好男儿。朱欣虽说身份高贵,容貌性子都是一等的,这婚事却是一年拖了一年。

    也是因此,冯氏说起她来,心中颇有几分迟疑:“郡主侯爵之女,自是好的,只是这小子嗣上面未免单薄了些,若非如此,早有人登门求了去。”

    “若是说这个,倒是不必愁的。郡主那边不必说的,都是子嗣丰厚,只是随着太宗打天下,方折损了去。就是安丰侯那边,若非早年艰难,也不会伤了身子根底,这天生不足,还不是老夫人有孕之时不得将养?朱峰朱大人等可都是子嗣甚多的。可见这些也是说不准的事儿。朱姑娘自小锦衣玉食娇养着,哪里会有不足呢?”

    “这却也是。”冯氏听得这话,倒也是点头的,朱欣敏捷轻健,弓马娴熟一说也是内宅夫人奶奶们皆知的,她两厢印证,便觉得这事儿颇好:“若是如此,倒也罢了。瑜儿原就是侯爵,并不稀罕那承爵之事,原是诚心相求的,想来朱家也不会想到旁的地方去。若是能在朱欣出阁之后,养个嗣子,竟是两全齐美了。”说到此处,她对于自己儿子与朱欣撮合之事,倒是颇为心切了。

    敏君听得也是点头,她本就觉得朱欣是极好的姑娘。况且,这会子朱欣的家世,绝对不会不符合苏瑾的要求。朱欣一家,都是游离于政治争斗之外,又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