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五二章 揪他们出来 (第2/2页)
闹,御艺比试是在学里的马场上进行的,题目是骑术一类的取物而不是御车,让遗玉有些意外的是,得了木刻的不是先前被他们书学院看好的杜二公子,而是太学院高子健。 这高子健是申国公高士廉的亲孙,高士廉是长孙皇后和长孙无忌的亲舅舅,由此算来,这位高公子算的上是国子监中,身份最为显贵者之一。 “唉,那杜二心里肯定不好受,高子健就比他多取了一只旗子,若他再加把劲儿,那你们书学院,可就同我们太学院齐头并进了,保不准这五院中第二的位置,就要换给你们书学院做了。” 程小凤正摇着头一脸惋惜地讲着,不想身后竟响起一声轻笑。 遗玉抬头便见到程小凤刚才话里的“失意人”不知何时走到他们几人席案边。 “小凤姐你说的没错,没拿到木刻。我心里是挺难受的。”杜荷冲他们一一点头后,在程小虎的身边坐下,另一边即是遗玉。 程小凤同杜荷也有几分交情在,因此并不觉得被人家逮到背后说“闲话”有什么可尴尬的。 卢智心里却不待见杜荷,想到前日艺比后他就一直往遗玉身边凑,便笑着道: “杜公子擅长的不只是御艺,听说乐艺也是好的,丢了那御艺的木刻就罢了,今日可是有心拿下这块?” 杜荷毫不掩饰脸上的苦色,“卢大哥就莫拿我说笑了,乐艺好的是我大哥。可不是我,我只求不做垫底就行。” 遗玉并没注意他对卢智称呼的改变,听他提到杜若瑾,想到这几日艺比都没见着他人影,很是疑惑地问: “杜先生这几日去了哪里,没见他来观比。” 杜荷笑容收去,叹气道:“我大哥身子骨不好,是众人皆知的,前阵子他又犯了老毛病,正在家中养病。” “刚开学时丹青课上见他还是好的,听你讲,是有些严重?” “严重说不上,需要多多休息。” “嗯,那代我问候先生。” 杜若瑾曾帮过遗玉多次,初次见面时在学宿馆门口帮她和卢氏赶走了找麻烦的长孙止,高阳生辰宴上帮她讲过好话,被关小黑屋时候,还同卢智一起寻找她,对这位温文尔雅的青年,遗玉是欣赏且有好感的,听闻他身体有恙,自然多问了几句。 旁人从她话里听不出来什么,卢智却是轻挑了眉头,遗玉性子怎样他清楚的很,若是陌生人哪里会有这份关心,恐怕因为避险,多提上一句都不会,显然对杜若瑾的态度有所不同,他心思一转,便道: “小玉,杜先生是你的教习先生,身体有恙咱们自当去看望,不如今日比试完,咱们递了帖子,上杜府去探望可好?” “呃...”遗玉没想到卢智会提出去探病,正不知如何回答,杜荷却赶紧插话: “好啊。我大哥在家里正闲的发慌,你们若是能去,他肯定高兴,还递什么帖子,卢大哥去年还常上我家,今年可没来过几次,等比试完咱们一道走,中午就在我家用饭吧。” 遗玉见杜荷一副热情的模样,又看卢智点头,便也应下,程小凤在一旁听着,却难得没有插嘴,她是惯常见不得先生的,在学里已经疲疲,出了国子监门就更别会所了。 “咚——咚——咚” 钟鸣响过两遍,参比者们都在场地上坐好,今日可没有缺席少案的,除了前日被取消资格的那个,四十四人亦无弃比者。 当写着考试题目的巨幅放下,遗玉见到那上面浑黑的四个大字——“听音谱曲”后,心中还是一跳。 抱着琴从菊楼上下来的,是国子监一位有名的琴艺先生,他面向四十四人坐好后,待众人铺纸提笔,才扣弦轻捻。 铮铮叠叠的琴音响起,遗玉呼了口气,在旁人皱眉搓掌时,落笔于纸上。 听音谱曲,记的是文字谱,每次拨捻时候的指位和弦位,听起来是难,对擅琴或好记谱者却是容易的,只是这碣石幽兰调不大好辨,她在琴艺课上就听先生奏过一次,记得是记得,可写谱就不易了。 这比试题目出的偏,琴艺先生较为厚道,一连奏了几遍,中间有停顿下来让学生们记录的,不到半个时辰,比试就结束,书童们将印有学生章子的卷子收走。 遗玉环顾一圈,不少人都绷着脸,但也不乏面露喜色的,程小凤撇着嘴离了位置在她身边坐下。 “这还真是便宜了长孙娴!” 遗玉提醒道:“许是你们院的卢小姐得胜也说不定。” (一更到*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