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五章 赈(上) (第2/2页)
知府身后的智囊张大了嘴巴。 知府自然不可能一直埋头干活,还要不断的调停大家,控制全局,但就是这样,他的思路也得到了一个扩展, 知府今年不过三十五岁,能在朝代更迭中一直稳坐知府位置,又能在三大家族中中立,自然不可能是笨蛋。 刚才李石分明是想不出什么好主意,但对方却没有一时回绝他,以他对李石的了解,李石必然是有了思绪,却还不够成熟,这才通过干活的空隙来完善自己。 知府知道,有时候苦思一件事不得其果时,暂时放开反而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李石的义诊很有名,这段时间又一直游走在灾民之中,因此大家都熟悉他,见到他都客气的叫一声“李大夫”。 李石冲他们点头,将披风接下来盖在一个孩子的身上,抓起一个烧得人事不知的孩子的手把脉,他快速的给孩子扎了几针,然后就从药箱里拿出一瓶药倒出一颗药丸给孩子服下,对抱着孩子的大人道:“将孩子抱紧来,靠近一些火堆,别让他再受寒,用东西包一些雪来给他降温。” 李石细细的嘱咐一番,就去看下一个病人。 木棚倒下来之前冻醒了不少人,因此大家出来蹦着脚,也因此,倒没有伤到几个人,伤到的人也不多严重,但就是这样也让大家sao乱了一阵,好在知府一听到消息就赶了过来,因为知府这几天的赈灾态度深入人心,倒是让大家很快就冷静下来了。 李石主要看的是那些受不住冻生病的人。 &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不过才半个时辰,李石的后背出了一层薄薄的汗,但雪却越下越大,现在鹅毛般的雪就落在了李石的额头上。 李石担忧的看了一眼天际,知府也气微踹的走到李石身边,“这样下去不行,就算我们有吃的,大家没住的,身上的衣服又不够厚,根本就活不下去”最后一句话,知府将声音压得很低,低到只有李石和他听到。 李石安抚性的拍了拍病患,拉着知府到僻静地方,“大人有什么主意” 知府呼出一口气,眉头紧皱,沉吟道:“我在郊外有两个庄子,里头并没有多少东西,倒是能容下五六百人,而府城中在郊外有庄子的人家不在少数,其中尤以苏家周家杨家为盛” 所以这是要吃大户了。 李石挑眉,没想到知府会想出这样一个主意,但这主意也的确是不错。 “只怕几位大人不会同意。” 知府垂下眼眸,“并不是多贵重的庄子,谁家外头没有几个贫瘠一些的庄子” 庄子,有良田的庄子,有玩乐奢华的庄子,自然也有没有多少产出,弃之却又可惜的庄子,而知府说的就是这种。 若是那种盛产粮食,有库存的庄子他还不敢将灾民带过去呢,若是发生怎么办 “但这样一来灾民就太过分散,大人管理起来只怕有些困难。” 这也正是知府烦恼的事,现在不过在四个城门设立据点,他就觉得分身乏术了,若是再分散在各个庄子,他觉得他不用等朝廷因为他失职而砍头,直接就会累死了,所以他才来征求李石的意见。 李石沉吟片刻道:“这倒不失为一个好主意,以后灾民只怕还会增多,大人可以先和几位大人商议一下。” 知府眯眼,“那眼下你可有什么好主意” “几位大人那里一时还说服不了,倒不如先将灾民安排在寺庙之中。” “寺庙”知府眉眼一跳,“只怕会亵渎神灵。” “佛祖以慈悲为怀,一定不忍心这么多的百姓受苦受难,菩萨也一定会同意伸出援手普渡众生的。 李石点头,和知府对视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中。 钱塘是大城,可以说在江南是数一数二的大城市,寺庙自然不会少,加上南北朝时寺庙尤盛,虽然经历两朝,和尚尼姑还俗了不少,寺庙也减少了许多,但那些大的庙宇却还竖立在那里,不说其他,就说东郊的大悲寺,等闲就可以容下三五千人,挤一挤七八千人是不成问题的,而向大悲寺这么宽敞的庙宇还有两座,而其他中型的庙宇更不少。 知府不过是想让灾民有一个避风避雪的地方,尽量减少伤亡。 知府嘿嘿一笑,压低了声音道:“如此一来,就要将驻军派进寺庙里了,毕竟是佛门重地,总不能冲突了佛祖。” “大人说的是,不过也不必如此忧心,相信寺庙里师傅们是很乐意帮忙的。”这个时代的百姓或多或少都信鬼神之说,对佛祖也还算恭敬,再有寺庙里的小沙弥们舌灿莲花,李石相信,他们会相处得很愉快的。收集并整理,版权归作者或出版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