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五章 名传天下(其五) (第1/2页)
没有什么东西能比生命更贵重特别是在那黑暗的封建时期,要想活得长久、活得大富大贵、有所作为,眼光就必须放得长远。 刘涣深知,许多时候,人不能太聪明,更不能太糊涂。从来没有神坛上的人,从来没有完美的人,因为人只有不停地犯错,不停地改正,才算是一个人。 他涣哥儿也是人,可不是神,更不是妖孽。他要给赵昚一个全新的、平凡的、真实的人的印象。只有如此,以后才有前途,才有发展的空间,官家也才不会时不时地猜忌你,也才会认为你还在他的掌控之中。 有了进步和修整的空间,有了可以被人利用的地方,你才能在一个君主专治时代的庙堂之中活得长久这便是刘涣为何要拍案而起,惊扰赵昚的原因。 却说赵昚怒哼一声,等监视官收了试卷,当场有人就要安排刘涣等人退下,再请一众官员前来。 却见赵昚挥手道:“不必了,把考桌撤开,召史浩等人觐见,朕就当着尔等学子的面,与满朝重臣一道,选出个状元榜眼和探花出来说不得今日便在这太乙宫中,了了今年科举一事罢。再有,传御膳房,备宴席,召太子和节度使前去候着,朕自有安排” 左右得令,一一而行。刘涣却心中期待,听这口气,是要吃御膳呀,不晓得可不可口 但赵昚这一出,使学子和官员同堂而处,还是极为少见的举动呢。他再清明、再平易敬人、再怎么海纳百川。也不该如此“离经叛道”才是,当场众人不解 过不多时。史浩等一众等候的官员前来店中,站在中间位置。把刘涣和黄定一伙挤在右后方,是个卑微的所在 赵昚叫来众人,说明用意,当即二话不说,把赵汝愚等人分作三拨,每一拨先行阅卷,然后选出佼佼者给他看,期间他无序choucha,若有徇私舞弊之人。严惩不贷 哪晓得史浩却进言道:“陛下,臣有事要禀” 赵昚皱眉道:“史爱卿,你有何事,但说无妨” 史浩道:“这是祖宗定制,三年大比,但应殿试文章,都该由陛下亲阅才是,可不得这般草率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赵昚不爽道:“爱卿大可放心,凡今日殿试文章。朕自当一一细看,若有赏识不到之处,来时定给应试者补偿开始吧” 史浩还想再说,可皇帝且如此承诺。他也只得遵命而从。 要说赵昚这话,说得可没底,甚么叫做“补偿”若发觉张三的文章写得极好。到头被忽略了,等再次发觉之时。难不成赏赐他一个大官,亦或者黄金白银关键是。不多时就要选出状元来,还当着所有应试者的面,这事情,不知要多少个时辰才能完成呢 官员们当场忙得手忙脚乱,焦头烂额,但小心翼翼,连文章上的一点墨迹也不放过 刘涣等人畏缩在右下首,被官差监视着,不敢乱动。他也看到了赵汝愚的身影,暗道“这岳父又长胖了,看来信州的报社赚了大钱” 官员们或惊疑、或赞叹、或交头接耳、或鄙夷哀叹、或嗤之以鼻、或奉如至宝,所谓气象万千,姹紫嫣红。 老赵却不急不慢,坐在上首品茶,显得那般淡定,那般无所事事,像个昏君,极度不负责任的昏君 他用余光悄悄地朝应试者们看去,只见所有人都低着头,一动不动,不敢侧身看官员们,更不敢抬头看他。他发现了刘涣,那小子居然站着微微摇晃,打起瞌睡来。 于此,老赵很不满意,暗骂道:“无礼的家伙,曾听孙儿说起,你打起麻将来整夜都是神采奕奕,而今遇到正事大事,却这般模样。你这竖子,倘若是玉,也只能算是璞玉,不加雕琢,难成大器哼” 这般情形不知延续了多长时间,众官员激烈讨论过后,终于选出了以为了不起的文章,放在一堆,至于看不上眼的,平凡的则放在另一堆。 按史浩的禀报,好文章有十七篇,其中出类拔萃的有三篇。至于下乘之作,大都相差无几。 赵昚道:“呈上来” 奉命之人将试卷搬上案首,他先随意在那一堆所谓平凡的文章当中选出一篇来,定睛一看,题目就是“论叔侄情谊”,半点改动没有,然后粗读一遍,全是君君臣臣、子子父父,歌功颂德、溜须拍马的大道理,文采倒还过得去,可惜正如史浩所讲,过于平实了。他面无表情,将此篇文章放归原处。 然后直接拿出百官选出来的好的一类,却看到一个叫做的赵师渊的人写的,从文采词藻上来说,却是不错,与他看的第一篇有天然之别。其赞叹一声,道:“众爱卿果然尽力,诚不欺朕也” 最后,他看到了三个人的文章,觉得当之无愧地出类拔萃,一篇是黄定写的;一篇是黄艾写的;一篇是刘卞写得,在这三篇当中,又以黄定写的最好,他爱不释手,翻来覆去,反复细看,开口赞道:“此文之厚重与飘逸,字里行间可见天人大道” 百官也不敢搭话打搅,不晓得他说的是哪个写的 有人待要进言,却见赵昚一个皱眉,疑问道:“众爱卿可曾读到刘涣写的文章” 百官闻言,当即你看我,我看你,似乎没人读到。片刻后终于有礼部官员答道:“回皇上,臣读到过的。” 赵昚道:“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