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三章 名传天下(其三) (第2/2页)
刘涣为会元,有两点原因。 一是觉得他刘涣的第一篇文章当中,显得过于激进,把“战”字挂于嘴边,有怂恿官家北伐的嫌疑。不冷静,不稳重,不客观,不像个文人作为,倒是个粗鄙武夫的表现。甚么叫做“战争的成本”鬼话连篇,还不是在说教帝王,想握兵权呢,其心必有可诛之处 二是觉得他那第三篇策论“你幸福么”更是大逆不道,哪有寒士子这般策论的,敢向朝廷疑问,敢向天下疑问关键是他这文章写得过于深邃,诸多论点和逻辑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其想法,其辞藻,其用意,其目的,只有疯子才能做得出来 就算他刘涣才华横溢,曾作出“三字经”那等伟言不假,可要知道,当年商鞅变法,也是以身作则,不得好死的。 史浩是既恨之,又爱之。恨他激进疯狂,“玩弄天下”;爱他才华横溢,思维敏捷,不拘一格 赵汝愚不好讲话,只因刘涣是他的弟子,怕有嫌疑。 可当朝也有好多官员赞赏刘涣,推举他为会元的。不说甚么,就单单论及那通篇规整大气,浑然天成的书法而言,已是当世难寻的 赵昚见得大家发言完毕,忽然朝赵惇问道:“太子如何看法” 赵惇被他老子问及,开口道:“儿臣同意史相公的观点,推举黄定为本次会元” 赵昚也不问他原因,再问赵恺:“你呢你怎么看” 赵恺犹豫片刻,却尴尬道:“儿臣以为,太子和诸位臣公讲得都有道理,无论选了谁为会元,都是我大宋之福,天下之福。儿臣恭喜父皇喜得人才,社稷康泰,大宋前途无量至于至于推举谁为会元、殿试过后谁为状元,全凭父皇定夺” 他这话说得马屁连天,搪塞敷衍,当朝众人心中不懈,暗道怪不得陛下当时不立你为太子呢。 赵昚听后,勃然大怒,骂道:“没用的东西说这些模棱两可的鬼话,你是诓骗朕么哼身为皇子,半点独到没有,罚你一年俸禄若不思悔改,不见进步,轻则重罚,重则迁贬” 赵恺听后一个脸红,答道:“儿臣知错,儿臣领罚” 可他不晓得的是,他老子此刻心中波澜万丈,尽对他感兴趣起来,暗道“孺子可教,真正的大智慧,当如愚蠢一般,只不晓得老二是故意而为,还是本来如此” 太子见得二哥被骂,心中很得意 呵,恰如刘涣所讲,这太子赵惇是个草包,心胸狭窄得很。按理而言,这等科举大事,赵昚一般不会叫自家的儿子到场参与,今年却是头一次,其老爹用心良苦,偏非他不明白 争来吵去,皇帝赵昚大袖一挥,正色道:“传朕旨意,本次省试会元便推黄定其人,至于众爱卿举荐上来的名册,全赐进士。等再召殿试,而后赐官殿试选在初五日,具体考法,由朕定夺” 百官道:“遵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话表两头,各开一枝。 举子们终于听到官家动静,临安府几大城门之中,禁卫军开道站岗,张贴榜单,当是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全城沸腾 刘涣挤入人群,听到好多人在嚎叫:“我中了我中了,我中进士了” 他也不理睬,细细观察,从头看到尾,终于看到自己的名字,不知为什么,尽排在倒数第二位,倒数第一位是一个名叫黄定的人 涣哥儿怕自己看错了,又在一笔一划地看个清楚,确信无疑,他果然是排在倒数第二个。 其一声叹息,暗道:“赵昚老儿不喜欢老子的文章么可且排了第二位,又为何被选取参与殿试,甚么意思” 他当下不懂,心中郁闷,去找刘三喝酒去了,只想一醉方休,等着殿试开考 “涣哥儿,你也不必忧心,榜上有名已然出类拔萃再说了,你晓得那黄定是何人么”刘三见得涣哥儿郁闷,便出言安慰。 刘涣道:“黄定是何人” 刘三道:“这黄定,字泰之”当下把他晓得的黄定其人一一说了个大概 刘涣闻言一惊,暗道,“原来那泰之兄就是黄定,恩,看来有戏” 涣哥儿是夜大醉酩酊,在郁郁寡欢,忧愁之中度日如年,终于等到殿试开考。 他心中叹道:“呵要见皇帝了么赵昚啊赵昚,给我一支队伍罢,实在不行,给我一个大官当罢,把我丢得远远的,天不管,地不收” 他这“心声”,真是个疯子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