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波逐流之神龙传奇_第七章 入骨相思(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 入骨相思(三) (第2/2页)

这却是大家的共识,

    会相信杨宁会如此牺牲,要知道闯入石头城那个黑衣已经负重伤,如果不是石头城的守军被他的凶猛吓破了胆,再加上那个无影无踪的杀手的存在,说不定那人就葬送在石头城了,魔帝不是贪生怕死的人,可是似乎也不是急公好义的人,所以大家都怀疑这个黑衣人可能是某方势力派出的高手,这样一来,各方势力难免心怀鬼胎,都有些疑邻偷斧的味道。

    数艘船只静静地停泊在新亭西面的渡口里,等待着将要远行的客人,新亭山上,觞筹交错,依依相别,若非主客都是心存鬼胎,倒也是其乐融融。前来送行的正是越国公世子唐伯山,这两来他屡遭挫折,但是神气上半分也没有显露出疲色,反而是言笑晏晏,令人觉得如沐风,只是座上的客人都知道唐伯山的心机深不可测,就连说话都小心了几分,唯恐中了圈,被这位想必早已经怒火中烧的世子害上一害。

    豫王杨钧容色和悦,丝毫没有被臣子逐客的懊恼之色,酒过三巡,他便举起酒觞朗声道:“唐世子当真有心,当本王南来金陵,世子到新林浦远迎本王,可算是殷勤周到,只是和今新亭相送比起来,却不过是礼数罢了。昔东晋南渡诸公,每至美,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自晋代以下,新亭送别更是频有佳话,世子选在此地相送,本王深感盛。”

    座上众人,虽然并非个个文采飞扬,却都不是莽夫,哪里不明白杨钧的言外之意,别人也还罢了,吴澄却是一声冷哼,漠然道:“衣冠南渡,新亭对泣,说得好听,却不过是朝廷**,丢掉了中原大好河山,若是天子恪守信义,礼待臣下,政治清明,海晏河清,纵然分封诸王,也不会有八王之乱,永嘉之变,胡人南侵,这也是朝廷自折股胘,不自量力的报应,今唐世子在新亭相送,豫王下已经深感盛,却不知道若是有朝一,中原板dàng),洛阳失陷,豫王下携百官南渡之时,会不会更感盛呢?”

    杨钧脸色微变,虽然他是有心挑起话端,意在谴责幽冀的厉兵秣马,不臣之心,却想不到吴澄竟然毫无顾忌,公然指责朝廷,即使以他的城府,也觉得怒火上升,但是他心知肚明,现在还不是翻脸的时候,不由暗自沉吟,想着如何措辞才能敷衍过去这个僵局。

    见杨钧受窘,包括唐伯山在内,都是心中暗自好笑,都想着看好戏,却无人出面转,毕竟他们所属的势力,不管是明里还是暗里,都算得上是割据一方的霸主,自然对杨钧指责他们称王称霸的暗示心中不满。这其中却有一人心中不忍,出言道:“吴先生这句话可说得不妥,衣冠南渡,固然是朝廷昏庸,却也是因为边关不守,五胡南侵,不得不尔,若无衣冠南渡,焉能保存中原汉统,如今天下太平,西疆、北疆均是稳如泰山,这其中燕王下居功甚伟,怎会让胡人南下牧马,再破洛阳,以致衣冠南渡呢?”这人语声嫩,犹带几分稚气,言语间带着单纯挚诚的意味,虽然吴澄心知肚明,这人不是误会,就是故意扭曲了自己的意思,却也不愿反驳,只是微微一笑,举觞向杨钧遥敬一杯,缓缓饮下,隐表歉意,那双黯淡的眸子更是想着说话这人“望”去,唇边露出一偻笑意。

    此人却是小郡主李芊芊,这次被下了逐客令的自然也有这位汉王的女,汉王的正式使者李溯份不够,所以坐了上席的乃是李芊芊,只是她的份虽然尊贵,若论年纪权势,比起其它诸人却是相差甚远,所以并没有她插话的余地,更何况她心中还有疑忌,这一次李还玉突然放了她出来,命她立刻返回益州,却在她上下了制,更让李溯牵制她,让她觉得心中分外不安,只因她深知自己这个jiejie的子,若非时十分的把握,是万万不会轻易纵放她这个麻烦的,明明知道有谋,却不知道谋到底是什么,想要向魔帝通风报信,却又不能脱,所以她心中郁郁,更不愿说话。虽然如此,她的子毕竟善良,见杨钧难堪,虽然不解两人言外之意,却也凭着过去从母妃口中听到的片言只语,帮着杨钧解了围。章节内容正在努力恢复中,请稍后再访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