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六章 瑰丽的夜 (第1/2页)
方宏翘着脚在藤上:“纳什·沃比安德曾经说过,在雨林里睡觉,你要注意的不是猛兽,而是洪水。” “等一等,枪哥,这位是谁,很出名吗?” “那是我编得?这个名字有创意。” “这明显真的就是枪哥编的。” “我去,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啊,枪哥怕是因为上次被水淹了,所以现在入林后都不愿意睡地上了吧。” 方宏挥了挥手:“拜拜啊!” 菰箪:“等一下!” “嗯?咋了?” “容我打个广告,饕餮之冒险王Q群,550888792,拐骗萌妹子。” “干,滚蛋。” 清早,直播再度开启。 率先切入的不是方宏的大脸,而是幽静的河面。 黄昏之下,阳光从河上两道密林之间切入一丝缝隙,光将河面一分为二。 “嗡嗡嗡……”画面变得慢了起来,水面偶有的波纹如同被凝固了一样。 镜头放大,固定在了一朵花前。 一只小鸟在花前悬浮,长喙吸着蜜汁。 小鸟的翅膀在如此慢速度的运动镜头下,都显得快捷无比,根本看不清楚,只见得到是翅膀在抖动。 “蜂鸟,世界上最小的鸟类,仅仅存在于美洲。它翅膀的速度足够让它悬停在空中。” “在我们中华,有一种类似但是其实不同的鸟,叫做蜂鸟。在全球,美洲有蜂鸟只在厄瓜多尔有翠鸟,而全球其他大洲,只有翠鸟没有蜂鸟。似乎小心鸟类这个领域,两者并不相容。” 或者说,在大陆分开之前,它们是同一种物种,在逐渐的演化中,区别越来越大,直到完全不同。 “进化途中,蜂鸟选择了更快的震翅速度,每秒震翅速度超过我国交流电的每秒循环交互速度,所以它们能够悬浮在花朵前采蜂蜜,这也是鸟类之中唯一能做到这一点的。而翠鸟在进化途中选择了飞行速度,当翠鸟划过水面捕鱼时,速度高达六十公里每小时,足够在浮出水面的鱼做出任何反应之前叼起鱼。” “下次有机会可以带大家看看翠鸟。” 运动镜头加快,直到正常速度,蜂鸟在花朵前停留了三秒,然后震翅消失在画面之中。 河水上的阳光分割线从西向东慢慢消失。 夜幕降临。 河岸上,一只蜥蜴谨慎的出现在一颗树下,随后猛然冲出,冲上河面。 它并没入水游动,而是展开后腿,不停在水上奔跑。 “耶稣蜥蜴,轻功水上漂。这众蜥蜴又叫做蛇怪蜥蜴,在它的脚掌上,长有鳞片,可以在水上形成气泡,借用宽大的脚掌和气泡的力道踏水。” 运动镜头下,耶稣蜥蜴提腿落下,双角是往两侧蹬的:“这种跑法就是它们能够直立在水上的缘由,借由想着两侧且斜向下的推力,将整个撑起并前冲。” “在亚马逊,速度为王,特别是夜间动物,一个比一个更快,就连鸟类和爬行类也是通向了小型化且快速化的进化路线。” 从生物学的角度讲,鸟类和爬行类速度是有先天缺陷的。 鸟类需要强大的胸肌才能挥动翅膀,飞行远比在地上奔跑更费力,所以大部分鸟类从恐龙进化而来却都选择了小型化,因为没有那么多食物提供胸肌需要的巨大能量。 而爬行类的肌rou强度骨骼强度天生就不如哺乳动物,能够进化到这一步来,已经非常罕见了。 它们大多选择了小型化,以追求速度。 “自然界神奇而瑰丽,每一种物种,在遭遇天敌后,都会有两种进化路线,一种是迎头而上,体型越来越大,直到能够对抗天敌。比如苍龙,曾经被鲨鱼捕食,于是开始朝着大型化进化,最后反而成为了捕猎鲨鱼的顶级海中霸主。另一种就是小型化,速度为王。” “不过自然界是公平的,不是说体型大了,就永远能存在下去,一旦遇到气候变化,对它们的打击就是摧毁性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