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八章 邀请  (第1/2页)
    自从那次琦玉见过琦莹之后,琦莹倒是振作了很多,身体也很快恢复了。柳氏看着女儿的这一变化,非常欣慰,对琦玉也是心存感激,在吃穿用度上对琦玉更加无微不至的照顾。    王氏那日从娘家回来,知道了琦莹生病的缘故,便也不再提,只装作不知道。这段日子,府里难得的宁静。只有柳氏忙碌异常,因为年关将近,一面要准备自家过年,备年货,置新衣,另一方面要准备送往各家的年礼,时常累的腰酸背疼。这一日晚上,张赞回到房中,看见小丫鬟正给柳氏捏着肩,柳氏一见张赞连忙站起身来,    “老爷今儿怎么回的这样早?”    “今天事情少,就回来得早些。莹儿最近怎么样?”    “倒是好了不少,多亏玉姐儿回来,常在一处宽慰她。”张赞与张厚不同,他因为子嗣不旺,因此对这一双儿女非常上心,不愿意让儿女成为家族利益的牺牲品。因此上次寿王的事儿一出来,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拒绝。尽管他心里不看好寿王,但是为了女儿他不得不站在寿王一边。    “玉姐儿倒是个好的。”    “是呀,莹儿也就跟玉姐儿说得来。可是莹儿这亲事?”    “这事儿不能急,现在这个风口上谁都不好说。你前面说的那几家,不是都不行?”    “可是莹儿已经过了及笄之年,这亲事还没个着落。我心里急呀。”柳氏说着掉下泪来。张赞搬过柳氏的肩膀说道:    “莫要着急,我最近看着能不能求求寿王,让莹儿进宫见见宸妃,有宸妃说上一两句话,别人家应该就不会有什么顾忌了。”柳氏一听,紧紧抓着张赞的袖子,    “那老爷为何不赶快去说?”    “这一则我刚刚随了寿王,马上就提此事不好,二来这寿王很难说。”    “什么很难说?”    “寿王为人心胸狭窄,睚眦必报,我看他不是成大事的人。别看他现在势力不小,可是也就是圣上一句话的事儿,就什么都没有了。”    “老爷的意思,圣上未必中意寿王。”    “不错,所以我也才想等等看。”    “可莹儿?”    “这种时候一个不慎就是全家遭殃,对于莹儿我们只能尽人事,听天命吧。”柳氏看这张赞满脸的疲惫,也不忍再说什么,服侍张赞安歇不提。    这一天,张府的众人正聚在老夫人的屋子里,商量过年的事儿。忽见王氏房里的小丫鬟来禀报,说是齐国公府有人送帖子来,然后将帖子呈给王氏。王氏一看之下才知道原来是连氏邀请自己带着琦娇过府。一旁的老夫人沈氏看着王氏面露喜色,问道:    “这齐国公府与我们素无往来,这又是唱得哪一出?”    “母亲有所不知,齐国公夫人与媳妇是闺中旧交,媳妇去了山东后渐无往来。可巧儿,这次因为其母平阳侯老夫人不在了,她特去奔丧,在媳妇回来的途中一起盘恒了数日,后又结伴回京。夫人当时见了琦娇很喜欢,这次就是邀请我带着琦娇过府去。”    “原来如此。”    “齐国公府可是宫里淑妃娘娘的娘家。”柳氏问道。    “正是。”王氏答道。柳氏点点头,便没有再说话。琦娇听说李夫人只邀请她一人,心花怒放,不由得意洋洋地瞥了琦玉一眼,可是却看到琦玉一脸的平静,不由大为失望。这时候就听见老夫人说道:    “琦娇,去了以后可要谨言慎行,不能丢了我们张家的脸。”    “祖母,孙女知道了。”琦娇嘴上应着,心里却不以为然,埋怨祖母怎么对自己就这么不放心。王氏说要回去准备明儿出门的东西,遂起身向老夫人告辞,沈氏同意后于是带着琦娇和琦芸先下去了。柳氏自去忙家事,留下琦莹和琦玉陪着老夫人。她们一边一个搀扶着老太太回到后面房中,老太太觉得身上有些疲乏,就躺在榻上,琦莹和琦玉姐妹坐在窗前的小炕上,拿了活计各自绣着。    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