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六章 团聚 (第1/2页)
第二百五十六章团聚 小冉也陪着他坐在地上:“既然选择了。。。既然都已经做完了,还有什么后悔的呢?” 金铭庆看着她,就好像看着自己的meimei:“你不知道,钓鱼乡还算好些,至少我一直在这里,我坚持下来了。有的小学,根本就没有老师,有些志愿者呆了一段时间就坚持不住。那些孩子要不就辍学,要不就每天走十几里路去上学,我真的怕有一天这些孩子也变成这样子。” 他终于‘抽’完了烟,在旁边的青石上磕了磕:“这些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我不想让他们将来因为没有老师的原因,重新回到家里,重新上山。” & 小冉陪着他想了半天,终于苦笑着叹气:“以后的事情,你控制不住的。” “不,我控制的住。”金铭庆地嘴抿的紧紧地,他的眼神明亮而坚定,“只要我一直在这里,我就控制得住。” 小冉霍的站了起来,她瞠目结舌地看着他。她张大了嘴,她‘欲’言又止。在焦急地转了半天圈子之后,小冉终于沉默地又坐了下来,轻声低语:“你疯了。” 金铭庆没有焦距地眼神看着小冉刚才走的凌‘乱’的脚步,呢喃:“连你都觉得我疯了,我的父母该怎么想?” “金铭庆。”小冉一字一顿地说道,“你要想好了,这可不是两年的事情,在这里你可能一辈子就这样了。你的同学可能十几年后有的变成百万富翁,有的变成领导,有的变成著名的主持人或者策划人,而你,还是这样子。你得到的比你付出的要少得多。” 小冉边说着,边想起了自己前世的母亲,到最后不要说公办老师,就连基本的保障都没有,轻飘飘的一句话‘你不适合学校的工作’就打发了,好像打发一个乞丐,这就是老一辈的民办教师。在整个教育史上,他们是最勤劳最努力也是最悲惨最卑微的一群人。 而援助西北这个活动,到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谁也不清楚。志愿者们最后会是走运的一批人还是被牺牲的一批人,也没有人能预测的到。小冉看着金铭庆挣扎的样子,不由地叹了口气:“我给你讲讲我妈**故事吧。” 等到整个故事讲完之后,小冉也长长地出了口气,心里变得轻松不少。看着金铭庆若有所思地样子,她说道:“我不是阻止你。不想让你呆一辈子。将这个故事只是想告诉你,你要是最后到了我mama这个地步,也无怨无悔的话,那我支持你。” 两个人的谈话到此就告一段落,但是小冉还是能敏锐地察觉到不同,以前的金铭庆虽然是老师,但是在村里家吃饭的时候,还是有着一丝腼腆。但是最近这些日子,他却是放开了,好像在自己家一样自在。 虽然他没说,小冉也从他这些细微地动作中知道了他的决定。她除了感叹就是感叹,金铭庆,我佩服你。即便是萧老爷子,小冉也没有这么佩服过他。但是在金铭庆的身上,小冉终于知道了传承中国千年的灵魂是什么了。 是成千上万的小人物,是成千上万舍己为人的小人物。小冉的眼眶有些湿润了,她暗自擦了擦眼泪,金铭庆,你这个口口声声说自己自‘私’的人,你让我只能仰望你。 小冉想了又想,最终还是在几天之后。把自己的想法和金铭庆和盘托出。 “你是说,你想要办个助学基金?”金铭庆听完了小冉的打算之后,依然很镇定,甚至连面部表情都没有变化。 小冉点头:“是的,是专‘门’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准备的基金,可能我的钱少了些,但是能帮点是点。这个基金我应该不会有太多的时间去管理,所以……”小冉的话没有说完,但是他相信金铭庆知道她的意思。 “你想让我帮你管理?”金铭庆终于皱眉了,“是件好事,可是我大学是学的师范专业,管理方面没有经验。” “这个不是问题,毕竟我还要带一名管理人员和财务过来帮你,我想来想去,还是觉得你很合适。你对这边情况了解、也有能力,唯一欠缺的就是管理方面的经验,经验多锻炼下就有了。我觉得这样比你呆在这个山村里更有前途。”小冉也是想了很久才下了决心。 “那这些孩子们怎么办?”金铭庆还是有些犹豫。 “我们的基金就从钓鱼乡开始吧,先统计出数量,然后再做份策划书递上来。”小冉也有些无奈,“我的能力不大,也就只能做到这步了。” 金铭庆摇头:“小冉,你做的已经很好了。是我见过最有良心的一个人。” 小冉失笑:“那是你感觉错误,我从来都没有良心。我只是觉得赚的钱需要回归社会一部分而已,和你比起来,我是实实在在的小人。” “真小人也比伪君子要好。”金铭庆突然冒出这句话来。 小冉不想再就人‘性’问题讨论下去,她看着金铭庆:“你怎么想的?我当初来这里,其实也有考察的意味,只不过没想到比我现象中的还要贫困许多。我觉得对于助学基金来说,你会是个很好的掌舵人。” 金铭庆又‘抽’了袋烟:“既然你这么相信我。那我就试一下。如果没有大局观的话,你就直说,我不会介意的。” “你会很合适的,相信自己。”小冉肯定地说着。 金铭庆终于最后吐‘露’了真言:“小冉,我只是担心有一天,面对那么多钱会不会把持不住?就算能保持得住,心态会不会变?” 小冉笑了:“金铭庆,这是你的问题。如果你是真的为孩子们好,你就努力让自己把这份基金做的更大更完整更成体系。要是你怕自己心态发生变化,那你就‘抽’出时间来在山区呆上些时间就好了。” 这番话说出来,有些不负责任。但是金铭庆倒是一本正经地点头:“好主意。” 就在这两个人儿戏般的调侃中,后来覆盖大半个L省的‘清音’助学基金成立了。而后来被赞誉为‘十大杰出青年’的金铭庆,此刻还是个担心自己会被****的半大青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