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5章 地球是圆的 (第2/2页)
由于有了龙身的支持,火龙出水可以在水面上飞行五千米。 火龙出水已经运用了两级火箭的理论,朱由检从来没听说过同时期欧洲有这种火箭,他估计,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从战舰上发射的大型远程火箭,很可能就是反舰导弹的祖先。 朱由检没有时间从事具体的工作,他只是提供一些别人不知道的思路,表示一下对先进科技的支持。 具体的工作自有别人去做,火器局负责研发、生产,兵部负责部署到北海舰队,而北海舰队负责训练士兵的使用。 八月八日,朱由检利用不上朝会的时间,兑现了自己的诺言亲自给大明科学院的学生授课。 第一节,朱由检给地理班的学生授课。 听说朱由检亲自授课,不仅地理班的学生爆满,没有一个请假,还有很多其他班级的学生也是挤到地理班,甚至很多教师也是挤到学生的座位上,班级后排临时增加了许多课桌,还是不够用。 看到教室有这么多人挤在一起,侍卫长付小剑非常紧张,从头至尾,他就像模特似的,站在讲台上,朱由检的侧后方,随时防范有刺客藏在人群中。 朱由检准备了一张大大的地图,还有十个订制的地球仪。 “同学们,现在我不是大明的皇帝,而是你们的老师,如果有什么问题,你们尽管可以提问。”朱由检将地图挂到黑板上,他发现学生太安静,都是大学生了,怎么还像小学生似的,难道因为自己是大明的皇帝 下面依然很安静,朱由检想到自己的学生时代,老师要想活跃课堂气氛,必须为学生创造动手、动脑的机会。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认识大明,认识世界,你们谁能从这幅地图上找到大明的位置吗” 地图很大,又是用毛笔做了标注,至少前排的学生看得很清楚。 前排终于有一名学生站起来回答了:“陛下,我找到了” 朱由检微笑着摆摆手:“叫老师。” 下面的学生开始窃窃私语,朱由检也不阻止:“这位同学,你说说,大明在什么地方” “在地图是中心,那一片大海的边缘。” “对,你说得很好,这儿的确是大明所在的位置。”朱由检用教鞭在大明的边界上画了一个圈。 “啊这就是大明” “怎么这么小” “我们是住在海边吗” 发现朱由检不反对他们在下面议论,学生仗着人多,胆子渐渐大起来。 “我听见了你们的议论,不过,我希望你们说话的声音大一点让全班的人都能听到,现在我解答你们的疑问。” “刚才有谁说,大明这么小,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觉得大明太大了。那就要看你们跟谁比,大明是一个领土非常广阔的国家,但在整个世界上,大明所占的土地还是很小,你们看,这整张地图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而大明,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老师,除了大明,世界上还有别的国家吗” “当然有,所有的大块陆地上,都有人类居住,”朱由检在地图依次指点:“这儿,是大明的藩属国,朝#鲜;这儿是东瀛,他们现在的国名叫日本;这儿是南洋,有很多汉人在这儿谋生。” “朝#鲜这么小,难怪要依靠大明。” “日本人全部居住在岛上。” “南洋和我们隔着大海,汉人是怎么过去的” “当然坐船过去的,难道他们会飞吗你们看过西游记吗”说道飞,朱由检马上想到西游记,西游记已经成书多年,朱由检估计,这些学生大都看过。 “看过,看过。”学生们显得相当骄傲。 “那你们能说说唐僧取经的路线吗” “” “西游记上说,唐僧去西天取经,当然往西走。”朱由检在地图上找出西安,也就是唐朝时的国都长安,然后一路向西指引,学生们以为朱由检会一直指引下去,但朱由检的教鞭却向南一转,又缓缓指向东方,“最后是天竺的大雷音寺。” “这不是向南吗怎么叫西天取经”一名学生鼓起勇气,向朱由检发问。 “对,天竺的确是在大明的南方他们现在叫莫卧儿王朝,但是它和大明之间隔着喜马拉雅山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中间无路可通,所以唐僧才借道西方,经过无数的小国,最后才千辛万苦到达天竺。” 朱由检又将汉唐时代的“丝绸之路”和成祖年间郑三宝下西洋的路线在地图上画出来,这两条线路的终点交汇在一起,“这就是欧洲,我们通常叫西夷,他们有很多传教士到达大明大明科学院就有来自欧洲的老师,他们能来大明,但大明的人却去不了欧洲。” “这是为什么既然他们能来大明,说明欧洲和大明之间有路可通。” “你说的很对,的确有路,但大明找不到,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生活的地球是圆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